這樣教出來的孩子肯定優秀,家長們可以看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責任心是一個人對其所屬的群體的共同活動、行為規範以及他所承擔的任務的自覺態度,它不僅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響到兒童的學習與智力開發,同時,它是一個人日後能夠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的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也是讓孩子變優秀的最關鍵的一個能力!

在我們的日常教育活動中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在桌面活動中,當老師提出收拾玩具時有些孩子在認真地將玩具收回,可另一部分孩子卻在教室里來回走動或玩耍,似乎收拾玩具並不關自己的事;有時放學前教師發放圖書,到了接孩子時總會有幾個孩子找不到自己的書等等。

這些都是孩子責任心缺失的表現。

那孩子缺乏責任心,是有哪幾種原因造成的呢?

1、包辦性父母教養方式的父母過分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的一切包括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部由父母代勞。

這些家長低估孩子的能力,總認為孩子太小,做這個也不行,干那個也干不好。

或者對孩子過於溺愛,百依百順,造成了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依賴心理。

久而久之,有的家長甚至與孩子心有靈犀,孩子的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就知道需要什麼。

父母親教養態度為順從過度時,這種教養方式容易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孩子的個性中更多地表現出無責任心,不利於責任心的發展,尤其是集體責任心的發展。

2、放任性父母教養方式的父母對孩子冷淡,給予孩子絕對性的自由,雖有交流和溝通,但對孩子沒有具體的規定和要求,很少獎勵或懲罰。

這一教養方式下的孩子極易對學校、家庭和社會中的規則熟視無睹。

因為孩子每次對這些規則的違反都被父母所放任。

如此下去,父母在無形中為孩子提供了違反規則的便利條件,使得孩子不自覺地形成了不良行為,失去了責任心發展的良好環境。

因此,這种放任型教養方式下,兒童缺乏責任感,極其不利於孩子責任心的培養,也可以說它是影響孩子責任心發展主要的消極因素。

3、專制性父母教養方式的父母把孩子作為附庸品,壓制其獨立性、創造性,與放任性相對的是,這種父母過分干預孩子的行為,過分壓制使孩子服從,孩子沒有發言權,要求孩子言聽計從,稍有違背就會加以訓斥和懲罰,這些父母始終在以一種挑剔的目光審視著孩子。

他們往往忽視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很少考慮孩子自身的願望和要求,苛刻地要求孩子無條件遵循各項規則,但又缺少對規則的解釋。

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大多愛撒謊、沒有勇氣去承擔責任,以免遭到懲罰,缺乏社會責任感。

那要怎麼樣去解決孩子缺乏責任心呢?

1、言傳身教

孩子的責任心需要父母言傳身教從小培養。

訂立責任合同,讓孩子明白該做什麼、怎樣做,否則將會受到哪些懲罰。

孩子做事往往是憑興趣的,要讓孩子對某件事負責到底,必須清楚告訴他做事的要求,並且與處罰聯繫在一起。

如把洗青菜的家務活承包給孩子,要是沒做好,便不能吃所有的菜。

這樣,孩子才知道一個人是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

2、讓孩子處理自己的事情

父母的包辦行為會使孩子失去責任心,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父母就要在孩子的學習、生活中糾正他的不良習慣,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庭中要有明確的分工,父母應該分配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當然在剛開始的時候需要父母對孩子進行檢查和監督。

特別是要明確地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

讓孩子處理自己的事情,目的就是要讓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去處理自己應做的事。

3、讓孩子懂得自己行為的後果

只有讓孩子懂得自己的行為將會產生什麼後果,他才會對自己的行為去負責任。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要試著把孩子生活中的每一項責任都放到他自己的身上,讓孩子自己承擔。

比如,當孩子遇到麻煩的時候,你應該說:「這是你自己選擇的,你想想為什麼會這樣?」而不要對孩子說:「你已經努力了,是爸爸沒有幫助你。

」雖然只是一句話,卻反映出了觀念的不同。

如果你無意中幫助孩子推卸了責任,孩子將會認為自己無須承擔責任,這對他以後的人生道路是很不利的。

4、積極鼓勵孩子

當孩子通過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時,家長要給予積極肯定,因為任何成績都是在克服困難的基礎上取得的。

家長的表揚與肯定會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增強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應該做很多事並且能做得很好。

結束語:

一個有責任心很強的孩子,意味著他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因為不管在任何場合責任心都是至關重要的!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承擔責任成長快,人人喜歡大家愛

小學裡有些孩子一放學就趕緊回家——寫作業,因為他們覺得作業是自己的事情,有責任、有義務地儘快完成,做完作業之後再玩,有趣的是,這些孩子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外,往往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