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篇:解決孩子的任性,人人都在用的五個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的任性離不開父母的功勞,由於家長的教育方法不當,對孩子過分寬容的嬌縱的結果。

幼兒,自制力差,情緒不穩定,易衝動,父母用訓斥、打罵等粗暴方法壓制孩子的正當需要和意見或對待孩子的缺點.其實這不僅無益於問題的解決,還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進一步用任性的行為來與父母抗爭,以執拗來抗粗暴,發泄不滿。

當孩子不聽話,父母的要求和願望難以實現,父母感到無奈,束手無策,於是對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導致任性的形成。

聰明的父母採取轉移、冷處理、適當懲罰等方法把難題巧妙化解。

(1)轉移注意

孩子易為新鮮的事物所吸引,要把他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孩子注意力被轉移後,很快會忘記剛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如在玩具商場裡,孩子一定要買一個上百元的奧特曼,而家裡已有不少類似的玩具,這時不要直接回答買還是不買,可以引導孩子:「前面還有喜羊羊和灰太狼,我們趕緊去看看。

」孩子一般會相信商店裡還有更好的東西,這樣家長可以帶著孩子邊走邊看邊講解,孩子很容易會將剛才的事情忘掉。

(2)明確要求,預防在先。

平時對孩子的行為提出明確的要求,制定一些簡單、明確的規則,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康康任性的發作。

規則一旦制定,就要堅決執行,以此來規範孩子的行為,如待人接物的禮貌要求,作息時間的安排等。

這些規則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並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應該受到一定的約束。

如:每次帶孩子上街,經過小商店總是哭鬧著要買雪糕吃,應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說好:「今天上街經過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帶你出去。

(3)採用「負強化」的方法,對孩子任性進行冷處理

由於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任性發脾氣或打滾撒潑時,不要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

可採取不勸說、不解釋、不爭吵的方法,對待孩子的任性,暫時不予理睬,給孩子造成一個無人相助的環境,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作出讓步。

事後,當康康鬧夠了,從地上爬起來時,父母要簡單而認真地說明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父母可以說:「我們知道你不開心,但你現在不鬧了,真是一個好孩子。

」並表示出高興、滿意和關心,跟他講道理,分析他剛才的行為對不對。

(4)激將法

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激發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如:康康在每餐吃東西後都習慣不擦嘴巴,還任性地說:「我不喜歡擦。

」父母可以說:「你不是說你喜羊羊的嗎?我看喜羊羊就比你乾淨。

(5)適當懲罰

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

如任性不吃早飯,既不要責罵,也不要威脅,只需飯後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來。

孩子餓時,告訴他肚子餓是早晨不吃飯的結果,孩子嘗到餓的滋味以後就會按時吃飯了。

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更多交流關注

微信公眾號:txgs12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有混世小魔王,如何讓他乖乖聽話?

劉文娟唐山市第二幼兒園家裡有個混世小魔王,簡直太恐怖了!一言不合就撒潑打滾,這可如何是好?身邊任性寶寶太多啦 一天早晨,旭旭媽媽在送孩子來幼兒園時和我聊起了旭旭。她說:「旭旭1歲時還是挺乖的,可是從

怎麼教育被家長寵壞的熊孩子

經常聽家長們在一起抱怨家裡的熊孩子被寵壞了,不但不聽話有時候還無理取鬧,面對這樣的熊孩子家長們束手無策,如果有教育得當的話,熊孩子就不熊了,但是要把這些被寵壞的熊孩子教育好還真有一定的難度,唯有...

1歲半寶寶脾氣大咋辦,有這些妙招就別愁

1歲半的寶寶已經會走路了,能聽懂大人的很多話,只是自己語言表達上還欠缺。和嬰兒最大的區別就是:1歲半的寶寶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了,不再是以前那個坐著讓媽媽乖乖餵飯的寶寶。想幹什麼...

寶寶淘氣、不聽話如何處理

轉移注意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於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物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轉移後,會很快忘記剛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任性毀寶寶一生,好媽媽面對任性寶寶幾招搞定

案例天天(化名)三歲了,別看孩子年齡不大,可脾氣大得很,稍有不稱心的事就會大哭大鬧。而媽媽呢,只要一看到孩子哭鬧,就會想各種辦法哄孩子。有時候哄也不管用!天天媽媽:我家寶寶太任性了!發起脾氣撒潑...

精品薦讀︱如何糾正孩子的任性行為

汝州寶媽聯盟4月16日與您一起品讀好文章孩子王,孩子就是王。熊孩子往往仗著長輩對他的寵愛肆意妄為還不自知,任性胡鬧還不用容易哄,所以怎麼hold住熊孩子已經是人類共同革命目標了!小編也加入陣營啦...

這樣教出來的孩子肯定優秀,家長們可以看看

責任心是一個人對其所屬的群體的共同活動、行為規範以及他所承擔的任務的自覺態度,它不僅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響到兒童的學習與智力開發,同時,它是一個人日後能夠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家...

幼兒進入「反抗期」,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回顧多年的家教諮詢實踐,被孩子的「任性」、「不聽話」所困擾,不知道如何採取有效的對策恐怕是大多數幼兒家長面臨的頭號難題。這種困擾相信生活中不少家長都遇到過。「任性」可以說是大多數孩子的通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