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促進寶寶的語言發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半歲後的寶寶會咿呀學語,發出幾個沒有詞義的音節,大人要利用一切機會跟他談話,要引導他觀察說話時的口形,要觀察成人的面部表情,懂得喜、怒、哀、樂。
談話要簡單、準確,要有充足的時間,使之成為愉快的享受。
嬰兒開始用動作表示意思通常為7~8個月,如說「再見」,一邊說一邊讓寶寶擺手,大人也邊說「再見」邊向他擺手,使孩子把擺手的動作與再見聯繫起來,逐漸懂得這個詞的意思。
還有拍手表示「歡迎」,點頭表示「謝謝」等,訓練他按照家長的話做出相應動作,加深對語言的理解。
當然,讓嬰兒學習用動作表示語言的前提是他能聽懂大人的話。
9個月的寶寶能把一些詞和常用的物體聯繫起來。
問他「電燈在那兒」,他會將頭轉向電燈方向,或用手指著電燈,這雖然不是語言,但對寶寶的發音器官是一個很好的鍛鍊,為模仿說話打下基礎。
10~11個月的嬰兒,已經能夠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學會一些表示詞義的動作。
如問「你幾歲了」,他會豎起食指向你表示自己1歲。
還能把語言和表情結合在一起,如他不想要的東西,他會一邊搖頭一邊說「不」。
要鼓勵寶寶表示意見,對寶寶每一個小小的成績,都要隨時給予表揚,表揚的結果又促進寶寶言語動作及智力的發展,今後寶寶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就更方便了。
讀懂一歲寶寶的「動作語言」,你做對了嗎?
寶寶在開口說話前,主要靠動作表達需求和情感,這些比劃出來的身體信號,你能get到多少呢?作者:若游我家寶寶從10個月開始,進入一個新動作「解鎖」的爆發期,每隔幾天,就有不一樣的動作習慣冒出來,從...
做媽媽的要知道,出生的孩子多大可以聽懂大人說話
對於剛出生的孩子很多做媽媽的都以為他們聽不懂大人說話,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就是連剛出生的嬰兒其實也可以聽懂我們的語言,首先孩子聽懂與大人的聽懂是不一樣,我們大人都是直接用語言來溝通,嬰兒其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