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為什麼會越來越疏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出生時,寶寶是爸媽的全部;隨著寶寶越來越大,煩心事就越來越多,愛不變,但是寶爸寶媽開始不耐煩了,寶寶上學了,寶爸寶媽們的脾氣一下就釋放了,愛不變,但是親子關係從一個極端到了另一個極端,為什麼會這樣呢?

幾米(現代作家)說,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家,不僅是愛與溫暖的傳遞通道,往往也是恨與傷害的傳遞通道。

01

有媽媽給我說:有孩子以後,我再也做不到心平氣和,想想自己之前,真的是一個很溫柔的人,現在特別像潑婦。

說起自己的日常,真的一把辛酸,一把淚。

尤其是有孩子以後,沒有一天是省心的。

總覺得孩子時時無理取鬧,天天惹是生非。

她自己也非常鬱悶:孩子,怎麼越長大越差勁!越來越不聽話了。

暑假,爺爺奶奶說想孩子,自己也圖省心,把孩子送到鄉下。

一年級的暑假回來,孩子迷上了電視;二年級的暑假回來,孩子迷上了網遊。

目前孩子三年級,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玩王者榮耀,氣不過的她,拔掉了網線,這一舉措並沒有把孩子從網絡里救出來;而是刺激著孩子,用更隱蔽的方式玩手機。

有一次,半夜去兒子房間,發現孩子根本沒睡,遊戲玩得不亦樂乎。

想著每天早上怎麼都叫不起床,心裡窩火,直接摔了手機。

氣急敗壞的她,拉起孩子就一頓狂揍,以為孩子會長點記性。

結果,孩子一和她說話,就得把她氣死。

比如:

看著她做出要揍他的舉動,孩子直接說:你使勁打吧,最好把我打死,免得讓你心煩。

讓他認真做作業,孩子回她:是我讀書,還是你讀書?要是我讀書,成績差管你什麼事!

要是她在苦心婆口的勸一下,孩子直接來一句:我不讀了,你要優秀,你自己去讀。

02

她無奈的問我:是不是時代進步了,孩子的青春期也提前了?

在蓮子還小的時候,對「青春期」這個敏感詞,我也這麼理解——叛逆,不聽勸,愛和父母反著來。

可是,蓮子和她孩子差不多大,在她身上,這些特徵都不具備。

按理說,女孩的青春期應該來的更早啊!

問她,平時有和孩子溝通嗎?

她說:有溝通啊,就是說不到幾句,就開始吵。

我吼他,他聲音比我還大!常常和我賭氣,動不動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有時候不得不這麼想,沒生過他就好了。

我問:就當沒生過他,這樣的話,你和孩子說過嗎?

她回:氣不過的時候,會說,平時不會。

不懂得好好說話,才是毀掉親子關係的關鍵啊!

表達心情不好,媽媽說:「我今天有點累,不是很開心,可能沒辦法跟你一起愉快地玩耍。

和媽媽說:「我這麼不開心了你怎麼還來惹我?快給我滾!」

孩子得到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樣的,第一種表達方式,更能收穫到安全的、親密的親子關係;而第二種表達方式,只會把孩子和自己的關係越弄越僵。

03

收穫一段不友善的親子關係,無非是孩子感覺到自己成長時,父母有缺席,愛有缺席,陪伴有缺席,耐心也有缺席。

粗暴無情的語言,把關係進一步惡化。

蓮子上幼兒園之前,我並不是全職媽媽。

白天要上班,剛開始,每一天早上都要上演一場生死別離。

只有一歲多的她,短短几分鐘,哭得撕心裂肺,眼睛都腫了,心裡實在是覺得對不起她,開始學習如何育兒。

看了很多育兒書,好好說話真的是改變孩子的關鍵。

晚上和她聊天:寶寶,下次媽媽去上班,你可以不要哭。

媽媽要去掙錢,給你買玩具,買你最喜歡吃的水果,還有帶你出去玩。

你哭的話,媽媽就不能安心的上班,會覺得難過,會擔心你。

我不覺得她能聽懂,但是她真的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第二天,她看著我走,並沒有大哭大鬧,拚命的忍住眼淚,和我說再見。

然後我擁抱一下她,告訴她我回來的時間。

幾天後,她學會了好好和我說再見。

有孩子的這些年,我越來越領悟到:語言是帶情緒的,你所說的每一個字串聯起來,有可能給人帶去溫暖,但也可能帶來傷害。

每每聽見媽媽對孩子說:

你看誰誰誰多懂事啊,你呢,有人家十分之一我就燒香了!

就你還想幹嘛?算了吧。

我看你就是三分鐘熱度。

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做不好,你還有什麼用,簡直比豬還蠢。

心裡就會覺得堵得慌,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

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傷人六月寒!父母只是在不好好說話,而孩子卻是被罵得想自殺!

04

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一遇到孩子做出過激行為,就會失控的對孩子大喊大叫,管不住自己的嘴,說出一些「絕情」的話來。

比如孩子把自己不聲不響的關在房間裡,或是生氣摔門而出,或是沉迷於網絡電腦遊戲。

遇到這樣的情況,那份深沉而厚重的愛,就被拋之腦後,取而代之的是,氣憤、煩躁、不安、恐懼、甚至想去掌控孩子。

沖孩子大喊大叫,語無倫次,可能是無計可施,也可能是遺傳了自己父母那一輩的教育習慣。

不管怎樣,要改變和孩子的關係,就得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

扎克伯克在FACEBOOK上分享了一組關於親子教育的圖片,列舉了「壞父母」的11種表現,其中有8種都是不好好說話造成的,例如: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堅持自我,那是因為他們小時候你總是在公共場合批評教育他們;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氣,那是因為你給他們的讚揚不夠,他們只有行為不當的時候才能得到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那是因為你總是命令他們,不在意他們的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神神秘秘的,什麼都不告訴你,那是因為你總是愛打擊他們;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行為粗魯沒有禮貌,那其實是從父母或者一個屋檐下的人那裡學來的;

好好和孩子說,才是打開親子關係的正確方式。

那怎麼和孩子說話?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為人處事的20中說話技巧,推薦給父母們

急事,慢慢的說;

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的說;

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

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這不但適用於成人社交,也適用於成人與孩子溝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10個生活小細節,讓你的三口之家更加親密幸福

關於幸福是什麼,我聽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天,一隻小貓咪拚命地追逐著自己的尾巴,一圈兩圈,轉著圈兒追的自己都都暈了。貓媽媽看到了,問:「親愛的孩子,你在做什麼呢?」小貓咪回答:「媽媽,我聽到大...

父親參與到家庭育兒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一個幸福家庭的表現是:爸爸愛媽媽,父母愛孩子!如何讓寶爸參與到育兒中去,這真是一個大問題,從換尿布、給寶寶餵奶、關心寶貝媽媽的身體和心理……的確是一個考驗爸爸責任心的事情。從吃喝拉撒,出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