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偷偷讓爺爺奶奶買零食玩具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想要的玩具零食,在父母處得不到滿足,就跑去找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偷偷買給他,這幾乎是現代家庭無法避開的問題,正所謂隔輩親,當老人還是父母時他們可以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但是一旦有了孫子孫女,只要孩子開口,老人很難忍心去拒絕。

在我家孩子對玩具的要求到是並不多,而且每次生日、六一、聖誕節我都會送給孩子很多禮物,基本都是平時他們提出的想要的玩具,只不過當時不會立刻買給他們,而是給他們提出一些要求,或者答應到特殊日子再送他們,因此他們很少會找老人要玩具。

偶爾一兩次,買了就買了,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想想我自己小時候也是被奶奶寵大的,重點還是看父母的教育和引導。


我家現在的問題更多的集中在零食上,主要在於現在零食種類太多,食品檢測又不嚴謹,添加劑過多,安全問題頻出,所以我擔心的是孩子亂吃零食,或者吃太多零食對牙齒不好,尤其是攝入添加劑太多容易引發兒童糖尿病、心臟病甚至是造成性早熟……

雖然道理擺在那裡,但是無奈擋不住老人的一個理由,就是隔輩親,老人對孩子的愛完全的沒有原則。


我家小女兒是個小吃貨,尤其愛吃糖,但是2歲前因為擔心她刷牙刷不好長齲齒,所以一般都不給她買糖,可是2歲多以後,小丫頭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只要想吃就去找家裡最好說話的姥爺或者奶奶。

有一次我因為孩子姥爺給她偷偷買糖吃,不高興的埋怨,結果我爸特無奈地說:「我也知道不該給她買,可是小丫頭忽閃著大眼睛看著我可憐兮兮地說『姥爺最疼我了,我最愛姥爺,姥爺給我買袋糖吧,求求您了!』你說我能受得了?」

想想也是,對於孩子的甜言蜜語、軟磨硬泡,別說老人了,就是父母自己但凡心軟一點有時都抵擋不住,何況本來就愛孫心切的老人。

後來有幾次孩子跟著老人出去玩,回來都跟我炫耀,奶奶給我買糖了,或者姥爺又給買好吃的了,這時候老人就會站出來笑著說孩子:「唉,小傢伙你怎麼又出賣我?你不是說不告訴媽媽嗎?」

雖然是在鬧著玩,老人也不見得真的怕我知道,但是卻給我敲起警鐘。

如果每次老人給孩子買零食買玩具我都計較,都站在反對的立場上,時間一長不但會和老人產生矛盾,還可能真的會把孩子有一天逼到什麼都不告訴我的路上,那時候我才是想管都沒法管了。

重點是我再反對也擋不住老人對孩子的寵愛,用孩子爺爺的話說,「我一個月才看見一次孫子,我也就只能用這種方式疼他們了。

」確實如此,我怎麼忍心去阻攔一位老人那顆疼愛孫子的心意呢?

所以後來想了想,既然擋不住那就乾脆不擋了,但是並不等於放任不管,而是放寬限制,與其為了不知道老人又偷偷給孩子買了什麼吃而擔心,不如把孩子吃零食的種類和量限制在一定範圍內,尤其是當下社會對孩子完全禁止零食也不太現實,索性和老人約定好哪些零食可以吃哪些不可以。

比如酸奶、果丹皮、巧克力、奶酪棒、糖果……這些還是可以吃的,只是每天要有節制,還要注意時間,飯前一小時不能吃零食,而果凍、各種派、果味奶、碳酸飲料……都是絕對不能買給孩子的,並且告訴老人這些零食如果吃多了會帶來什麼後果。

老人們其實都是很通情達理的,也都是真心愛孩子,所以不會明知道吃了對身體不好還要買給孩子,他們以前只是不知道哪些可以給孩子吃所以才隨便亂買,而現在有了比較明確的食品種類甚至品牌清單,等於是給他們打開了對孫輩表達愛心的通道,讓他們有處花錢,老人自然也就不會亂買了。

同時和孩子也要有所約定,不能因為有了零食,就隨便放開了吃,比如糖果每天最多吃2個,吃完以後要漱口或者多喝水;酸奶、養樂多要飯後1小時再吃,不能飯前吃,夏天冰棍要氣溫30度以上才可以吃,每天最多1根……

我覺得在家庭育兒中,最大的問題莫過於兩代人對育兒觀念上的差異,雖然老人在有些方面的確與現代育兒觀念相違背,但是父母們只要冷靜思考,其實萬事都可以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平衡方法。

而孩子都很聰明,他們似乎天生就懂得趨利避害,當在父母這裡得不到滿足時自然就會找到更好說話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而這種聯繫方式也是祖孫兩代人間特有的情感表達方式。

因此,父母大可不必過於緊張,更不要從中阻攔或是與老人發生衝突,只要一方面約束好孩子,讓孩子自己知道吃多零食的壞處,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偶爾吃些零食並不會真的吃壞身體;另一方面要注意正確引導孩子的消費觀和對老人的感恩之情,告訴孩子爺爺奶奶買給他們是因為對他們的疼愛,但是爺爺奶奶年歲大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錢,不能都用來給他們買零食玩具,而且家裡就算再有錢也不能見什麼買什麼,我們也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有計劃的花錢。

家長只要引導得當,老人就是給孩子買再多零食玩具也不怕慣壞孩子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