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靜說養育|寶寶愛打人,家長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打人」是很多孩子發展的必經之路.如果我們父母引導得當,孩子的行為會控制,而且還會教會孩子如何和人友好,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其實,處理這個情況本身也是父母的情緒修煉.

01

教會寶寶表達友好

有時候他們的這個行為沒有惡意,恰恰是他喜歡對方的表現,所以不要輕易給他定性為」打人」,而要給他定性為」友好」的不得法.因此,每次遇到類似問題,都要溫和平靜的從正面鼓勵他,暗示他:」你喜歡XXX,那就跟他握握手把.」

02

父母永遠要起表率作用 

永遠不要小看榜樣的力量,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我們平時遇到情況也是出現情緒失控,會大叫,會動手,那這其實就是在告訴孩子,過激反應其實是可以接受的.永遠記住教育孩子如何控制情緒,第一步其實是我們自己要學會控制情緒.

03

明確地表達自己的立場

很多寶寶打了家庭成員,有時候父母和長輩會順勢和孩子繼續打鬧」呀,你敢打媽媽,小壞蛋!」通常都是帶著開玩笑的語氣,這是很不正確的,因為我們這樣的表現,會讓孩子錯誤地以為自己」打人」的行為原來是可以得到關注的.那以後他出門,看到自己喜歡的孩子,想要得到關注就會用同樣的方式.

另一種家長會是另外一種極端,一看到孩子打人就會覺得特彆氣憤,於是也會打他,或者教訓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懲罰讓孩子記住不可以打人.但對於三歲之前的孩子,這樣的行為有點高估了他們的理解能力.對於他們來說,他們還不能明白」懲罰」的意思,相反,我們父母的行為本身在給他們進行一個錯誤的示範,讓孩子學會不「就是可以打人的,因為爸爸媽媽也是這樣做的.」

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馬上把寶寶移到一旁,用平靜並且堅定的語言,看著孩子的眼睛和他說:「不打人,打人會讓他受傷」來進行制止。

孩子天生愛嘗試並重複那些能產生有趣,刺激後果,引起成人注意的行為.正確的做法就是讓行為後果變得毫無意義,他自然就放棄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對孩子暴力

儘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不打孩子應該是一種理想狀態。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於打孩子,因為衝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比...

請不要忽視對孩子的情感引導!

(一)什麼是情感引導?情感引導就是向孩子傳授情感規則,讓孩子們知道如何辨認情感並且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通過引導,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來幫助他們認知情感和表達自我。它的核心就是由父母來幫助孩...

寶寶愛「暴力」?其實是父母出了問題

前幾天我和一個80後媽媽聊天,我們談到孩子教育問題的時候她對我說了一個很多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寶寶喜歡打人。這位媽媽的孩子今年剛剛1歲,有時候孩子想拿一些大人的東西時她都會制止孩子,可往往這個...

寶寶打人,你管的不對是大問題

我家女兒剛剛還好好的,突然就抓我一下,然後就下手了;我家兒子每次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只要不順他的心,就打人;這種情景大家估計都不陌生吧。小D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是在她矯正13個月,我邀請了法國...

三歲內寶寶打人 父母如何正確引導

不止一位媽媽告訴小境,自己的寶寶聰明伶俐,非常健康,曾經每次出門都可以成為焦點,招人喜愛,但是現在自己不敢再把他/她帶出門了,因為每次有人打招呼,他/她揚手就打......寶寶打人的原因3歲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