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讓孩子去海里淹死的媽媽,心裡到底有多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月初的時候,帶兒子女兒去海邊玩,玩水挖沙子玩得很嗨。

但期間旁觀了一家三口的互動,心裡一直覺得不舒服,於是寫成了一段文字發在微頭條。

內容是這樣的:

大家可以看看下方數據,僅僅一天,這一條的瀏覽量就高達109萬,點讚數一千多,五花八門的留言四百多條。

可見對這個事情大家的關注度是多麼高。

其實當時媽媽的話還有很多,他們在沙灘上,我們在水裡玩我只能聽到她歇斯底里的吼叫,分辨不出具體內容。

替孩子心疼,因為他顯然成了媽媽的出氣筒;也替媽媽心疼,因為這樣的她一定是心裡苦到了極點,並且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毫無掌控力。

我認真地翻看了所有的留言,發現對我這條動態的留言大致上分為四類:

第一種是謾罵質疑,接受不了這種事實的,或者覺得我編造謊話吸引眼球,或者猜測這是後媽。

第二種是分析教育方式,認為這種打罵式教育不好,太粗暴,孩子去海邊就是玩的,髒了也無所謂,這樣打罵恐嚇對孩子是極大的傷害;

第三種是分析媽媽心理,認為媽媽內心缺愛,生活悲苦,或者原生家庭的相處模式就是粗暴的,導致她無法克制自己,把負面情緒釋放到孩子身上。

第四種是堅定地認為這種方式不存在問題,打罵出來的孩子一樣成功。

第五種,也許是看到有人不反對這種做法,所以又出現一種留言,就是有過被打罵經歷或者自己曾經打罵過孩子經歷的人,這些比較複雜,甚至有些人留有一定的心理遺留問題。

第六種,承認自己有過打罵行為,有的是後悔自責,有的表示自己在育兒中沒有其他辦法,只能訴諸這樣的方式。

這六種回答,代表了不同的人在面對類似的事情時不同的處理方式。

總體來看第一種留言比較情緒化,不做太多分析。

第二三種比較客觀理性,在教育孩子中比較懂得方法。

個人覺得第五、第六種值得我們留意反思。

先截取一部分與大家分享。

平時看娃很忙,比較少與陌生讀者互動,但是我發現很多讀者的留言不太合理的地方,立刻就有人跳出來指出,比如那個提倡棍棒教育的家長,至少有十幾個人@他並且告訴他堅定原則和打罵式教育的區別。

這些留言中,我覺得最中肯的是這一句:管教可以,你不能讓孩子覺得你不愛他,讓他沒有安全感。

這關係到我們日常教育的一個大原則,教育是否有效,是否產生良好的效果,不單單是我們做了什麼,更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了什麼,孩子從我們的教育中獲得了什麼認知。

像這件事情當中,我們設想自己是那個男孩,由於家長的行為過火,孩子可能會發現自己的一件衣服是否乾淨要比自己是否愉快玩耍要重要得多,並且自己的一點小錯,在家長眼裡嚴重到了恨不得讓自己去死的程度。

有這樣的認知,孩子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呢?藍色性格的小孩,也許再也不想來海邊玩,黃色性格的小孩可能會去更激烈地反抗家長,更加頑劣,綠色性格的小孩會更加懦弱自卑,貶低自己,紅色性格的小孩也許很快就忘記,但如果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他也會懷疑父母是不是真的愛自己。

也許對於不同性格的孩子,傷害程度不一樣,但確確實實,是有傷害,並且嚴重破壞親子關係,在孩子最該感受愛和善意的年紀,他感受到的是陰暗與冷酷。

還有個家長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管孩子有時候需要家長的堅定,但絕對不是做出一副打心眼裡討厭孩子的腔調。

我們不能自以為是地把恐嚇、詛咒、情緒發泄,當作教育,然後反過頭來再說自家孩子只適合這種方法。

確實有的孩子受自身性格和遺傳基因的影響,比較頑皮,或者在特定時期呈現出一種不配合大人的樣子,如何管教是需要我們解讀他們的行為和心理密碼,有時採取強硬的姿態是必然,甚至吼兩句,但絕對不是情緒發泄式的責罵與厭惡。


任何人都是有脾氣的,如果任由自己的情緒發泄,也許我比任何一個人的脾氣都大。

但實際上,在和孩子相處中我極少感到累或者煩。

在情緒管理這方面,自我感覺還算有經驗,畢竟這麼多年和孩子相處沒被氣死,並不單單是命大,簡單分享幾點吧。

一是自己要有足夠的能量,身體上、工作上、感情上種種事情要理順,別累積不滿,累積多了就容易爆發。

所以感覺有不開心的事情時趕緊找人聊天,老公也好閨蜜也好,吐槽完了就元氣滿滿。

二是自己要堅信,處理問題的方法很多,情緒失控絕不是良策。

這也是我們需要用行動告訴孩子的。

也許小時候有幾年家裡人在困難時期發脾氣,那些或暴跳如雷或咬牙切齒的樣子,除了彼此傷害,並沒有產生過實際作用,到頭來還都默默調整自己選擇互相體諒。

三是要注意脾氣一旦失控,想收回來就難了。

記得以前在文章中寫過一次,兒子哭鬧時我一著急上火,腦中浮現的就是爸爸揍弟弟的樣子,竟控制不住也想發脾氣,只好默默去另一間屋子冷靜。

我以為這種經歷只有我自己有,看到那些留言時發現有好幾個媽媽說,有過這種打罵經歷的人,內心會一直有陰影,時不時地竄出來,如果不能好好覺察自己的情緒,就會被暴脾氣帶走我們的理智,造成更大的傷害。

四是有足夠的知識儲備。

發火發脾氣的人,除了情緒管理能力差或者壓力太大之外,那就是思想上的不重視。

總覺得自己也是被打罵長大的,也很好啊,其實被打罵長大的孩子,最該反省的是,我們有沒有在延續上一代的打罵?之所以無意識地延續打罵式教育,難道不正是打罵造成了我們低下的情緒管理能力嗎?


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孩子也不需要完美的父母。

孩子需要的,是看到不完美的父母是如何接納自己,讓自己更好,並營造出幸福的生活。

而不是父母連自己的生活都過不好,還把情緒發泄到自己身上。

我們的孩子終究會成為他們自己,丈夫,妻子,朋友,學生,某個團隊的一員。

不管是哪個角色,我都希望他們值得信賴,值得依靠,值得尊重,值得愛,而我們是他們見到的第一個模板。


文/董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為什麼總是對父母發脾氣,家長要看看!

經常在公園超市看到孩子對著父母大吼大叫,發脾氣表達不滿,父母這邊則有的是一臉怒氣沖沖的樣子,大聲訓斥孩子甚至打罵;有的則是一臉無助的樣子。這樣的父母有著同樣的疑惑:這孩子咋這麼臭脾氣?管不了了咋...

警惕孩子總對父母發脾氣的5個原因

經常在公園超市看到孩子對著父母大吼大叫,發脾氣表達不滿,父母這邊則有的是一臉怒氣沖沖的樣子,大聲訓斥孩子甚至打罵;有的則是一臉無助的樣子。這樣的父母有著同樣的疑惑:這孩子咋這麼臭脾氣?管不了了咋...

既然愛孩子,你為何還老發怒?

經常有父母跟我抱怨:「我家的孩子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行為:愛吃手、尿床或尿褲子、愛打人、拿他人玩具,我都煩死了,好的教育方法我不會,只能對他又打又罵,希望能制止他的問題行為,可是不管用啊。你說...

警惕孩子總對父母發脾氣的5個原因

經常在公園超市看到孩子對著父母大吼大叫,發脾氣表達不滿,父母這邊則有的是一臉怒氣沖沖的樣子,大聲訓斥孩子甚至打罵;有的則是一臉無助的樣子。這樣的父母有著同樣的疑惑:這孩子咋這麼臭脾氣?管不了了咋...

孩子脾氣暴躁 媽媽應對有十招

養生導讀:孩子脾氣暴躁,家長很煩心,甚至不少家長「以暴制暴」,用發脾氣對發脾氣,這是不正確的做法。那麼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呢?下面為您介紹十招應對孩子脾氣暴躁,輕輕鬆鬆搞定孩子的壞情緒!孩子脾氣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