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愛與傾聽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語:孩子期望我們傾聽他們的話語,傾聽他們的心聲,這樣他們才感覺到自己是存在的,是有價值的。

他們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尊重,這樣他們才感覺到自己是被接納的,是有安全感的,是被深深的、無條件的愛著的。

當孩子降生到每一個家庭的時候,每一位父母都是無比珍貴的,而孩子對生活充滿著熱情,對周遭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和興趣。

孩子期待父母的愛、關心和傾聽。

一個孩子真實的內心感受

我12歲的兒子寫了一段話,為了尊重他的智慧財產權,我為下面這一小段話支付了100元。

他說:當我被傾聽的時候,我感覺被尊重,有人能夠理解我內心的感受,我有存在感。

當我不被傾聽的時候,感覺很煩躁,我很困惑別人為什麼不聽我講話。

我開始揣摩他們為什麼不聽,心裡越揣摩越難受,我感覺自己好像空氣一樣,不被別人看見。

這是一個孩子真實的內心感受。

孩子期望我們傾聽他們的話語,傾聽他們的心聲,這樣他們才感覺到自己是存在的,是有價值的。

他們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尊重,這樣他們才感覺到自己是被接納的,是有安全感的,是被深深的、無條件的愛著的。

大部份的人都覺得自己不夠好,想要被他人認可、看見。

但不幸的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傾聽,你去關注一下任何兩個成年人說話,很多時候他們都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在用隱秘的方式表達我做的好。

比如:會用指責另一個人、評判另一個人的方式,其實他是想說,我比他好。

這就是大多數人的溝通方式,充滿了比較、指責、表現自己。

因為幾乎所有的人都覺得自己不夠好,想要被他人認可、看見。

我們內在有憤怒的種子

我們經常會因為孩子的一句話或一個行為而被激怒,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我們不允許孩子犯錯。

有問題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自己,因為我們內在有憤怒的種子。

是孩子懷著愛,幫助我們去看到自身的問題;是孩子懷著愛,犧牲自己讓我們有釋放憤怒的途徑。

如果孩子的行為出現了偏差,那麼其實是他不斷地在和父母訴說:爸爸、媽媽,你現在的情緒出了問題,請你好好地看看自己。

父母傾聽孩子的能力是需要進行訓練和練習的,因為我們不會,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也從來沒有人可以讓我們學習。

當我們開始真正地能夠傾聽孩子,我們會發現孩子越來越懂事、有禮貌;越來越自信,懂得尊重別人;學習越來越專注,充滿了創造力。

假如身為父母的我們能夠傾聽孩子,以正面積極的方式和孩子說話,我們的孩子也會向我們學習。

假如我們的一言一行帶有暴力,照樣地,我們的小孩也將學會暴力。

我們必須以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僅是我們所說的話,用一些道理來教育我們的孩子。

假如你不知道如何處理你自身的情緒和憤怒,想要正確教育你的孩子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幫助到你的小孩。

當你被孩子激怒時,你就已經失去了可以幫助他或者教導他的境地。

在這種時刻,你必須克制自己不要說出或做出任何事,請你找一個單獨的空間,去釋放掉你的憤怒,為自己的憤怒負起責任,而不是遷怒你的孩子。

當你恢復平靜時,你將不會採取責備或處罰的方式,而是以理解和愛來處理那個狀況。

以前我總以為我是兒子的母親,我有教育他的資格,後來我發現其實我沒有權利去教育他。

因為他比我智慧,比我充滿愛。

他總是能看出事情的本質,一語道破,總是能感受到事件背後他人正面的動機。

後來,我去觀察親戚的孩子,其它的孩子,我發現他們都是一樣的。

孩子是活在當下的,他們是用心、用感受在生活的。

父母則不是,父母活在過去,活在未來,活在擔心和焦慮中。

沒有任何人有權利不學習愛的語言和傾聽。

為了要真正幫助和支持到孩子的成長,我們首先就有責任先去轉化我們自身的痛苦。

唯有愛與傾聽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負面情緒,比如生氣、憤怒、悲傷、難過是不好的,感受是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各種權威主張的正確思想、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從小我們就開始被要求對權威服從而非傾聽自己,這些權威包括我們的父母、學校的老師、單位的領導。

漸漸地,我們習慣於考慮:「父母、老師、他人期待我怎麼做?」、「我要怎麼說、怎麼做別人才會認可我?」、「我要怎樣去滿足別人的需要。

?」社會的文化並不鼓勵我們,包括孩子去表達個人感受和需要。

說出孩子的感受能夠讓孩子感覺他是被理解的,但是父母通常不會這樣做,我們總是想馬上停止孩子的負面情緒,原因是一方面,在我們的認知里,負面情緒是不好的,我們是不可以哭,不可以發脾氣的。

另一方面,是因為孩子的情緒觸發了我們的開關,挑起了我們的情緒,我們無法保持平靜,更不想去觸碰自己一直積壓著的情緒。

所以,壓抑孩子的情緒,不讓他們表達感受成了唯一的選擇。

我們越是想讓孩子擺脫不好的感受,不管我們的態度多好,孩子只會越傷心、越難過,因為他們不被理解。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被傾聽、被理解,他需要被聽到,需要被看到,對於一個孩子而言,這才是真正的愛與尊重。

如果我們能說出孩子的感受和希望,比如:哦,他讓你很生氣;老師這樣說,你覺得很委屈。

當孩子聽到這些話時,心裡會感到安慰,會感覺到有人能理解他們內心的感受。

給孩子建議看上去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其實我們剝奪了他們自己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傾聽,以及說出孩子的感受和希望,對成人來說是很難的一件事情,需要我們去練習,孩子更容易和一個接納他們感受的成人溝通!

一個人終其一生想要的其實只有兩樣東西,「被愛」和「去愛」,只有在一個人童年時百分百的被父母雙方愛與接納,他才能夠有「去愛」的能力!

孩子的到來,不是讓我們去犧牲自己的,是為了讓我們重新學習如何愛。

陪伴孩子長大,帶給我們快樂與喜悅,這是一個生命在教另外兩個生命如何回歸生命的簡單和純真。

孩子讓我們學會愛,因為他對我們的愛是無條件的,無論父母是什麼樣,他都完全地接納並且愛著我們。

孩子是我們的燈塔,指引我們成長的方向。

對我來說,兒子就是我最好的老師,讓我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斷地改變自己。

每一個孩子都是完美的,需要改變的是父母自己,我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完成了自己生命的蛻變,也用10年的時間去驗證了,唯有愛與傾聽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