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志亮:家庭教育中的陰陽平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爸爸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該是各有分工的,東方文化特彆強調陰陽平衡。

家庭里,爸爸就好比是天,媽媽好比是地;父親是陽、母親是陰。

天和陽,是陽剛、剛強、樂觀、博大、寬廣的;地和陰是包容、接納、柔順和謙卑。

完整的父愛和母愛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和支撐,父愛和母愛相互融合、互為補充,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父親扮演兩個重要的角色: 智慧的啟迪

大量的研究告訴我們,人的智力是遺傳的,而智慧是可以後天習得的。

如果智力是指注意力、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話,那麼人的智慧源自智力,高於智力。

它是指看問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思路、分析問題的策略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個孩子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時間越長,遊戲玩得越多,將來大智慧的幾率越高。

生活當中智商高智慧卻低的人大有人在。

很多學者的研究證明:一個女孩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將來讀書,尤其是初中之後的後勁越大。

一個學業成功的女孩背後一定有一個了不起的男人,這個人可能是爸爸或者哥哥、爺爺、姥爺、舅舅。

成長過程中,她的思維已經近乎男性化了,所以到了初中開始,學習的內容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時候,這個女孩依舊有她的強勢,依舊能做得很好,有後勁。

人格和做人的引導

爸爸帶出來的孩子,往往人格健康的幾率要比媽媽帶出來的高的多。

尤其是兒子,父親往往是榜樣,他的特徵一般是獨立、自主、自信、果敢、堅毅、與人合作的、富於進取心的。

經常跟父親在一起的孩子在與他不斷的交往和溝通當中,不斷地模仿父親、向父親學習。

受到父親良好影響的孩子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會更加自信、做事更加果斷、思想更加活躍、抗挫折能力更強、人際關係更好、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歡迎,所以父愛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不可或缺。

一個普通的父親不在於有多少文化、知識和本事,而在於用自己的榜樣和影響教會孩子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走好自己的路。

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由於缺乏父親對他的規訓而最終出問題,尤其是男孩。

沒有紀律教育和監督,缺乏怎樣去成為男人的教育的機會。

父親在幫孩子控制自己的情感方面起到關鍵的作用,如果沒有父親的帶領和指導,男孩子遭受的挫折通常會通過各種暴力行為或者反社會行為表現出來。

有研究表明:70%的少年犯來自於單親家庭,60%的強姦犯沒有父親,72%的少年兇殺犯沒有父親,監獄裡面的長期服役犯70%來自於無父家庭,在戒毒中心裡,沒父親的孩子是有父親孩子的三倍,無家可歸和離家出走的孩子沒父親的是有父親的九倍。

難怪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

母親扮演兩個重要的角色: 生活習慣的培養

一個孩子,從趴在媽媽的懷裡吃奶開始,媽媽的一言一行以及她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都被他看在眼裡,越來越多地模仿,上學後,這些所謂的生活習慣將來一定會向學習習慣遷移。

研究發現,生活習慣不好的孩子學習習慣一般也不會好,而學習習慣好的孩子生活習慣也不會差。

習慣陪伴孩子一生,好習慣是一生都受之不盡的財富,壞習慣是一輩子也還不完的債。

難怪泰戈爾當年深情地寫到「播種習慣,收穫人生」,李嘉誠先生說「播種習慣,成就事業」。

情商的培養

情商就是一個孩子會不會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不同年齡、不同輩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種族等)。

即便是同一個人,不同場合之打交道也不同。

如今的社會都是高智商的人在給高情商的人打工,中關村裡那麼多的高新企業里,碩士、博士學位的老總沒幾個,但是哪個老總手下都不乏碩士和博士,這就是一個最典型的驗證。

一個孩子將來在社會上能有多大的發展空間,智商僅僅是個基礎,情商更為重要。

因此父愛和母愛是不同的:父親主張外放,母親主張內侵;父親鼓勵孩子去獨立,母親講究孩子要依戀;父親強調變化、創新和挑戰,抓大放小,而母親更多強調的是穩定、抑制、安全,對孩子事事都關心。

有個詞叫「婆婆媽媽」不叫「婆婆爸爸」,就是因為媽媽事事都要去關心,正是這種點點滴滴的關心教孩子怎麼做、怎麼動,慢慢地就把孩子的情商和習慣給養成了。

父親教育孩子往往是動態的、富有創造性的;而媽媽往往是靜態的、穩妥的。

父親傳遞給孩子的往往是果斷、勇敢、堅強等陽剛之氣,而媽媽傳遞給孩子更多的是寬容、細膩、呵護、溫柔、同情心。

所以父愛和母愛不能替代,一個孩子健康人格的養成必須由爸爸媽媽兩個人一起來完成,天地合在一起,陰陽平衡才會培養出一個好孩子。

孩子的精神需求只能靠父母

人的基本需求之中包括兩個,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物質需求主要就是衣食住行用等外在需要,而精神需求是對情緒、情感的內在的心理需要。

在家裡,孩子的一些物質需求父母之外的人也可以替代,給予滿足,但是精神需求,尤其是爸爸媽媽的陪伴和影響是別人無法替代的。

我們經常會看到窮苦人家的孩子發奮學習、積極向上、英才輩出。

爸爸媽媽雖然跟孩子吃得不是特別好,穿得也不是很高級,但是待在一起其樂融融,這孩子成才幾率更大。

而在富裕人家,爸爸一會去加班了,媽媽又去做其他事情了,把孩子送到寄宿制的幼兒園、小學去上學。

而我們會發現這些孩子很多好逸惡勞、遊手好閒、難成大器。

這就告訴我們,在孩子的成長中精神比物質更重要。

我們今天的很多社會現象也暴露了現在家庭教育里的一些缺失,而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等到後來再來彌補是很難的一件事。

例如啃老族,如今很多人大學或是研究生畢業後不工作,在家裡待著啃爸爸媽媽,釀成這個大錯的背後是這些年輕人的爸爸媽媽當年對孩子缺乏教育、缺乏引導,沒有培養他的個人責任感、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作為一個家庭成員在家裡就得做很多事情,從上幼兒園開始,在家裡面擦桌子、拿碗筷,上小學、初中了就掃地、拖地、扔垃圾、刷碗、收拾碗筷,這是孩子應該做的,這是一種責任的傳遞。

如果沒有給傳遞給他這些責任,他當然會偷懶,會不想上班,即便上班也只想干那種活少、錢多的。

所以很多人最終就成為了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人。

人如果不去盡最大的努力獲取本該屬於你的生存空間、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話,你就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

此外,現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容易在角色扮演這一塊出一些問題。

舉個例子,70後的父母在生活的當中往往會表現得比較強勢,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多的就是對孩子要求「你要聽話,你必須要做什麼」,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的反抗、逆反,孩子要麼就懦弱、要麼就沒有上進心。

而80後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往往成了配角,因為80後一般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爸爸媽媽是50後、60後,大多都還年富力強,毫不猶豫地成為帶孩子的主角。

孩子只有要吃奶的時候找媽媽,其他的所有時間都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包了,而這些老人在帶孩子的過程當中往往會隔輩親,這就導致了對孩子沒有原則的愛,所以80後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面臨最頭疼的問題就是老人對孩子的破壞性的教育,這是我們一定要處理好的。

爸爸媽媽在孩子成長當中有的時候更多要一致,要對,兩個人都對;要錯,兩個人都錯;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插圖:在在

本文系「錢志亮工作室」原創,未經授權,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爸爸們,醒醒吧,有你的教育才完美!

文/晨心前兩天和一個同樣做家庭教育的前輩,進行了近兩個小時的電話溝通,他的孩子上高一,學習成績優異,性格陽光健康,最近才結束了一場英語的演講比賽,並獲得了第一名可喜的成績。當然,在溝通中除了聊工...

爸爸、媽媽為什麼不陪陪我?

第二章 孩子對父母的十大疑問——《親子關係好壞決定教育成敗》第十六回十大疑問:;1.爸爸、媽媽為什麼不給我自由?(參見5月1日每天讀點)2.爸爸、媽媽為什麼總逼我考前10名?(參見5月2日每天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