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身上普遍有的潛能是這個!家長真該早點看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越來越多的家長關注孩子的興趣培養了,相信你也不例外。

我們一直提倡素質教育,而藝術教育則是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孩子身上普遍都有的潛能是什麼?-------是繪畫。

研究表明,並非少數孩子才獨有繪畫天賦,兒童大都有繪畫的潛能,作為老師或家長,重點不是教他們怎麼畫,而是引導他們學會如何自己畫。

對此,老師起了很關鍵的作用,老師在孩子學習過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主導作用,老師自身如有高水平的藝術修養,就能在藝術的高起點上去啟發孩子,用健康的審美觀念去豐富孩子的情感,優秀的老師善於發現每個孩子的個性、愛好、興趣和性格,然後會去引導孩子。

所以如果家長們想讓孩子發揮自己的藝術潛能,選擇一個合適的老師便是相當重要的了。

從小培養孩子學畫畫是為了培養出小畫家?---------不,這不是主要目的!

學畫畫不只是為了成為畫家,繪畫可以帶給孩子很多東西。

比如:繪畫能使孩子獲得內心平衡,安穩情緒;繪畫有助於視力和動作的發展,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繪畫能幫助孩子培養韌性。

換句話來說,我們讓孩子學畫畫或讓孩子自己畫,不是為了讓孩子以後能成為畫家,而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個性、智力和悟性。

當然,在繪畫上有天賦並且本身就熱愛畫畫的孩子,在經過科學的引導方式後,有一部分能成為藝術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成功案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楊景芝女士,現任首都師範大學兒童文學藝術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兒童美術藝委會秘書長、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少兒造型藝術學會副會長。

她的女兒已經是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的博士生了,她是怎麼培養自己的女兒的?

楊女士表示:在女兒5歲時,我就鼓勵她依靠知覺寫生,鍛鍊她的觀察力和視覺造型語言表達能力,對她的繪畫啟蒙比較早。

我覺得如果兒童能長久保持繪畫興趣,就一定能成才。

我女兒從幼兒起一直把繪畫當遊戲,並沒有當做志向去刻意追求,直到她讀初中三年級時,才決定報考美術專業學校,僅用不到一年的部分業餘時間進行專業練習,就順利通過了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的考試。

別只看孩子畫得像不像,兒童繪畫想像力才是精髓!

經常聽到家長說,自己孩子畫的蘋果不像個蘋果,杯子不像個杯子,但其實,像與不像並不是評判兒童畫的標準。

孩子的畫是否精彩主要是看畫面是否生動,是否運用了孩子自身的想像力,是否夾帶了孩子自己的創意,是否表達了孩子的情感,而不是像不像實物。

孩子會有自己獨特的造型語言,這種造型能力其實是非常可貴的,你認為呢?

經常看到美術課是老師在黑板上畫,孩子跟著臨摹,這種教育方式是否適合孩子?

美術教育被作為一門技能課,長期以來大家都認為只有教,才會畫。

於是卡通畫、簡筆畫成了孩子學畫的教材,慢慢地孩子習慣了臨摹式的教育,漸漸會喪失繪畫的自信。

其實在面對孩子無助的眼神,對著老師說他們「不會」時,作為老師是要意識到自己的責任的。

其實並不是孩子不會,而是老師不相信他會。

所以我們認為,如何去引導孩子移除自己的恐懼心理,產生自信心,要遠比給他們示範重要得多。

我始終相信,讓孩子自由表現,自由探索,自己去想去畫,讓他們在自己的探索中收穫自信和成功,才是科學的方法!

===========

===========

小編正努力提高自己中,需要你的關注~!

如果你關心青少年的學習、成績,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加我們的微信:jiyifa18(←長按可複製),或關注微信公眾平台:chaojiqsn。

這裡有免費網絡公益課,有一些關於學習的小妙招~也可以和專家一對一溝通,我們能助你找到適合青少年學習的方法,增強記憶力輕鬆提高成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