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批評教育孩子,挑這三個場合很不合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棍棒底子出孝子」一直是中國傳統的育兒方式,而且在育兒時可以不分任何場合也是中國教育的一大特點,不得不說對於教育來說,中國父母的有些方法確實有很多的弊端。

孩子犯錯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不是一再的強調孩子的錯誤,而是教孩子如何去改正這種錯誤,批評是一種簡單又常見的教育方式,可以幫助孩子明確行為的界限,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可以不分時間場合批評孩子。

▼吃飯的時候

中國的電視劇中,有個十分典型的場景:一家人吃飯,父母總愛說孩子幾句,孩子匆匆扒幾口,氣呼呼地放下碗筷:「我吃飽了!」接著就是摔門聲.....

其實在吃飯的時候批評孩子,不僅達不到教育目的,還會適得其反。

一影響孩子食慾,二破壞親子關係,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厭倦家裡的吃飯氣氛了。

一家人圍著桌子吃飯,是家庭交流感情特別好的機會,爸爸媽媽千萬別把餐桌當講桌。

▼人多的時候

生活中中國媽媽在人特別多的情況下教育自己的孩子是常有的事,這就是中國的「人前教子」,意思是父母教育孩子沒有人前人後的概念,從不會避諱場合。

一旦孩子犯了錯,不管是大街上,餐廳里,還是親戚朋友面前,拉過孩子就是一頓批,有的父母甚至覺得這種方式更讓孩子感到難受,更能記住教訓。

別看孩子小,他們有自尊心、羞恥心。

一個成年人,當眾被人批評指責,心裡都會非常的難受,無地自容,更何況是一個小孩子,教訓不一定會被記住,但是叛逆的心理也許會更強。

▼父母情緒不佳的時候

看到孩子犯錯,父母難免心煩意亂,加上工作上的怨氣、人際關係的摩擦,可能一時氣急,對孩子大發脾氣。

當面對大吼大叫的父母,孩子內心害怕,精神也高度緊張。

「狂風暴雨」之後,家長最後來一句:「知道錯了麼?以後還敢嗎?」孩子不自覺地點點頭:「知道了!」

其實孩子哪裡知道自己錯在哪、要怎麼改,因為父母歇斯底里的時候,他們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想著如何逃,他只是鬆了口氣:「好了,終於罵完了!」

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在批評之前,父母一定要讓自己平靜下來。

只有在冷靜之後,才能客觀公正地批評孩子,孩子才能明白你想表達的道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