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意接受批評的孩子成年後會走向極端,你的批評方式正確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文原創,歡迎個人分享轉發,媒體轉載請聯繫作者
作者丨鴿子醫生 ID:air863
懂得如何和孩子進行交流的媽媽一定是育兒界的典範,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犯這樣那樣的錯,這些錯誤有些是可以彌補有的是無法彌補的,當孩子犯下錯誤時,寶媽們該如何教育才能讓孩子樂於接受,事實證明,置之不理的放養式教育和大吼大叫的震撼性教育都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好處,但其中的前提,就是必須懂得孩子的內心是在想些什麼。
怎樣的批評,才是孩子樂於接受的呢?
一、客觀具體的批評
什麼是客觀?其實就是就事論事,寶媽不要因為孩子犯錯而導致自己體內的洪荒之力不受控制,進而大發脾氣,單純因為生氣而大吼大叫本身就已經偏離的教育的初衷,只是把孩子單純的當做出氣筒是肯定不正確的。
要在理智的情況下用平靜的語言堅定的告訴孩子這件事情做錯了,批評他不是毫無道理的,表情可以嚴肅、聲音可以稍大,但是萬萬不可失去控制,大吼大叫只會讓孩子覺得你在拿他出氣,而忽略了自己做錯事情的本身,起不到任何教育的作用。
二、不要當著眾人的面
孩子也要面子,而且越是小的孩子自尊心越是強烈,當著眾人的面大批特批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挫敗感,孩子失去了面子,後果還是比較嚴重的。
尤其是自尊心嚴重受挫的孩子,在面對媽媽的批評時,小孩子不管不顧的心態會被完完全全的開發出來,輕則死不認錯,重則和父母頂撞,甚至對父母會產生仇恨。
三、不要在飯桌上批評
飯桌是吃飯的地方,本來開開心心的吃飯的時候被父母一頓數落,孩子吃飯的心情會全部沒有,為了避免父母繼續批評,很多孩子會選擇不吃飯做出抗議,很容易因為批評而連帶著對食物產生抗拒的心態,讓孩子產生厭食的症狀。
四、大棒與甜棗雙管齊下
怎樣做呢?最好是同時做!如果在孩子已經認識到錯誤的情況下,家長在教育的同時不妨用摟抱等親密接觸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樣可以在增加孩子安全感的同時對孩子灌輸正確的思想,讓他注意力集中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而不是因為父母的批評情緒跑偏,把犯錯本身的沮喪轉變為失去尋求安全感上。
五、允許孩子做出解釋
即使是犯了罪的犯人在面對審判時還有權利做出申辯呢,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給予孩子解釋的權利,這樣更容易明白孩子的心理究竟是在想什麼,從而更容易找出有效的方案對孩子進行教育。
一味的批評永遠不是最好的方法,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對症下藥,這點很重要。
批評教育要講究智慧,而不是一味的發脾氣,那樣的話不只是孩子,家長也要進行教育了,把握尺度,平復情緒,弄清根源,才是讓孩子樂於接受批評的重要前提。
你是「吼媽」還是「美媽」?
今天寶媽們都吼了嗎?...大吼大叫,以暴制暴。「再哭,就給我試試看!」「不聽話就把你趕出門,不要你了,不愛你了」之類的嚴懲、恐嚇和威脅話語,不但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採取自我破壞和被動...
要批評教育孩子,挑這三個場合很不合適!
棍棒底子出孝子」一直是中國傳統的育兒方式,而且在育兒時可以不分任何場合也是中國教育的一大特點,不得不說對於教育來說,中國父母的有些方法確實有很多的弊端。孩子犯錯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不是一再的強調...
品德教育:孩子犯錯誤家長該怎麼辦?
有時候工作一天下班回家看到家裡氣氛不對,一問,家裡熊孩子又闖禍了。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總是頭疼不已,孩子還小不懂事。有時候工作在外一整天了實在是很累了,難免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有時候實在是沒有太多...
教育專家告訴你孩子需要批評,但必須注意這些方式和技巧!
「不發火」指的是不任由自己無理智不講道理的大聲吼叫、教訓孩子。但並不是說,無論孩子做了什麼,都可以裝作沒看見,對他置之不理。不發脾氣絕不等於嬌慣孩子,而是一種不吼不叫積極的正面管教方式。孩子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