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聰明的中國娃兒 早早學會用筷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為中國人,我們習慣用筷子吃飯,這也算是中國飲食特色之一。
教育部頒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寫道:中班的孩子(4-5歲)應該學會用筷子吃飯;大班的孩子(5-6歲)應該能熟練使用筷子。
而央視網上也出了條新聞,說是北京的幼兒園,基本上在中班不再提供勺子吃飯。
其實,對孩子來說,學習使用筷子不僅僅是繼承傳統的問題,而且事關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發育。
國內曾有學者調查過50個不同層次家庭72名子女,讓家長們回憶其子女用筷子進餐開始時間的早晚。
統計發現,使用筷子進餐時間越早的孩子,其智商和動手能力均優於其他的孩子。
在日本,學習使用筷子很早就成為了一種幼教措施,而且還規定每年8月4日為「筷子節」。
科學家研究表明,用筷子夾食物,牽涉到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30多個大小關節和50多條肌肉的運動。
科學家研究證實,人的大腦皮質和手指相關連的神經所占面積最廣泛,大拇指運動區相當於大腿運動區的10倍,可見手和大腦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手指頭上」。
有位對手腦關係作過多年研究的學者指出,要培養聰明伶俐、才智過人的兒童。
就必須讓他們鍛鍊手指的活動能力。
因手指活動能刺激大腦皮質運動區,促使某些特殊、積極而富於創造性的區域更加活躍。
進一步增強大腦的思維能力,手腦並用的結果,必然使兒童心靈手巧。
如何教孩子用筷子?
1.氛圍要濃厚
教寶寶用筷子吃飯,一定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小傢伙在耳濡目染中,學著使用筷子。
飯桌上,儘可能讓寶寶看到大家都在用筷子吃飯,可以在他面前做出比較誇張的動作,比如慢動作把食物送入嘴中,滿意地吃著,讓寶寶覺得這樣吃飯很有趣。
不要給寶寶其他的餐具,讓寶寶慢慢習慣只用筷子來進餐,往往沒有選擇的時候,進步更快。
2.鼓勵最重要
新技能的學習過程中,除了興趣之外,寶寶也是有付出的,也會碰到一些困難,你的鼓勵無形中會給他強大的動力。
在他因為夾不起菜而堵氣摔東西時,因為手指不靈活弄得滿地都是飯菜時,不要責備,用你最善意的言語去安慰、鼓勵他,讓他知道,你一直都在他身邊支持他。
3.強迫要不得
學習新技能之前,寶寶都會表現出一定的渴望,比如搶你手裡的筷子,盯著別人吃飯的動作,喜歡拿著筷子玩等等。
所以你的任務就是抓住他的興趣細節,而不是因為到了應該學的年齡,而強迫他去學習,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順其自然最好!
4.巧用小遊戲
(1)筷子撿積木:
撿幾枝比較直的、粗細適合寶寶小手的樹枝當「筷子」,現在在你的幫助示範下,要將散在外面的積木撿回筐里。
一手拿一根樹枝,然後雙手配合慢慢地把積木夾起,放入筐中;待熟練之後,可以給寶寶示範,像拿筷子一樣,把積木送回家。
(2)我餵媽媽吃蛋糕:
寶寶和媽媽面對面坐在一起,每人面前一碗蛋糕,一雙筷子;首先媽媽用筷子夾起蛋糕餵寶寶,動作要慢,以便讓寶寶看到整個過程;然後讓寶寶模仿媽媽的樣子,用自己的筷子(最好挑選適合寶寶使用的筷子)夾蛋糕餵媽媽;要有耐心,注意寶寶的表情,在他失去耐心之前,握著他的手,夾起食物吃在嘴裡,及時表揚他,讓他時刻保持興趣。
孩子什麼時候用筷子好呢?心急的爸爸媽媽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很快掌握很多生活技能,早日表現出不同尋常的聰明能幹。
現在有很多父母認為,幼兒應從小養成使用筷子的習慣,而且越早越好,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
有些媽媽爸爸發出這樣的疑問:孩子2歲了還不會用筷子,是不是太笨了?但是事實上,太小的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不適合用筷子,而且過早過激的教育會挫傷孩子吃飯的積極性。
一般說來,孩子使用筷子從3歲左右開始,循序漸進。
對年齡太小的孩子,不妨為他準備一套包含湯匙、叉子、筷子的餐具,讓他在平常的時候,隨時都可以用他想用的餐具來練習進餐。
剛開始時,孩子使用任何一種餐具,用哪種方法都無所謂。
但從三歲之後,在每次進餐時,父母就要留意讓他以正確的方法拿餐具。
如果吃到一半而換手或變成抓筷子的情形,無須特意提醒他,只要每天反覆不斷地教導他正確的拿法,慢慢地等他記清楚以後,就可以拿得很好了。
寶寶到底多大應該會用筷子?當媽的真知道嗎?
文/良子筷子文化淵源流長,看似平淡無奇的筷子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中國人歷來有討口采的習俗,筷子就有快生貴子,快快樂樂,五子登科,等等好意頭。十雙筷子在一起呢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中國人的祖先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