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驚醒奶爸:情感交流,不是忙忙忙,而是這一個動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什麼是最好的溝通方式?記者奶爸經驗談:不要用育兒瑣事上的勤奮,代替親子溝通上的懶惰,增進情感,只需要一個動作。

作者:若游

「你過來,趕快把床鈴裝上。

」房間裡傳來孩子媽媽的聲音。

又來了,總是被這些事情打斷,我強壓著煩躁的情緒,「等會兒不行嗎,我正忙著呢。

「寶寶快要睡了,需要玩一會兒,都跟你說了兩天了,也沒裝上,你天天忙什麼呢?」

我無語了,並非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是忽然意識到,現在的生活中竟有這麼多事要做,也從沒想過忙的到底有沒有價值,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裝好了床鈴,我回到電腦前,陷入思考。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被一大堆的瑣事纏住了。

光是孩子就讓我應接不暇,如果不是有了寶寶,我永遠不知道養育一個孩子要了解這麼多知識。

從確認懷孕的那一刻起,巨大的信息量就撲面而來,如今這些信息量都轉化成了具體的事情,到了某個時候就一定要落地。

比如,寶寶濕疹了怎麼辦?不愛喝水怎麼辦?要不要補鈣補鐵?紙尿褲什麼時候換尺碼?滿月照要不要拍?社保怎麼辦理?去醫院複查有什麼體檢項目?要不要去私立醫院打疫苗?空氣凈化器怎麼選?早教音樂聽什麼歌?感覺統合怎麼訓練?……

一件事情就是一道謎題,都要經歷相似的解答步驟——這件事是怎麼回事?有幾種解決方案?各有什麼利弊?如何做決策?找誰溝通諮詢?需要準備什麼東西?

這麼多問題,這麼多問號,都需要有人出面處理。

雖然很多是孩子爸媽共同決策,但具體的行動執行還是落在孩子爸爸頭上的。

我又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每件事都要求自己拿出最合適的方案來,於是深深陷入這些事情當中。

這還沒有包括家務事、工作、自我成長,當然,還有微信里的N個群聊……

有好幾次,我正在電腦螢幕前奮戰,房間裡傳來孩子媽媽和月嫂的笑聲,我知道寶寶正衝著她們展示難得一見的舞蹈和笑臉,等到我終於放下手上的事跑過去,寶寶早就換了模樣。

「算了吧!」我對自己說,以後有的是時間,我總會再看到那舞蹈和笑臉。

可是後來,我發現每隔幾天,寶寶的樣子就和之前完全不同了。

一個多月大的孩子,每天都有新變化,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諷刺的是,我為了記錄寶寶成長時刻,花很多時間選好的相機,在孩子出生後並沒有用幾次,孩子媽媽和月嫂津津樂道的時刻,相機上都找不到。

「我也是為了孩子在付出啊,工作之外的時間都花在她身上了。

」我進一步安慰自己,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就可以了,父親的責任就是做好寶寶和家庭的保障,解決各種問題,沒有太多時間陪她也是難免吧。

可是,我不能安慰自己的是,為什麼感受不到太多當爸爸的滋味,為什麼別人問我做父親的感覺時,我的答案一直都是「也沒太大的感覺」。

直到有一天,我聽到房間裡傳來的一首兒歌:

爸爸總是對我說

爸爸媽媽最愛我

我卻總是搞不懂

愛是什麼

愛我你就陪陪我

愛我你就親親我

愛我你就誇誇我

愛我你就抱抱我

我才終於發現問題所在,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是直接而感性的,最簡單的一個抱抱,就已經是最好的溝通。

放下電腦,放下手機,放下沒做完的那一大堆瑣事,我走進房間,抱一會兒寶寶,給她拍拍嗝,換個紙尿褲,看她吃喝拉撒笑叫哭鬧。

嗯,做父親的感覺好多了!

在新生兒階段,爸爸應該充當怎樣的角色?如何做好親子溝通?我的理解是——

首先,照顧好孩子媽媽。

孩子出生後,大家自然都會圍著孩子轉,這時候媽媽更需要爸爸的理解和陪伴,對媽媽做好身體上的護理,心理上的關愛,承擔更多家務,讓媽媽保證充分睡眠,保持快樂平和的情緒,這些直接影響到母乳和家庭和諧,爸爸做好這方面的工作,維護好媽媽和寶寶的親密關係,也是間接做好了親子溝通。

其次,發揮區別於孩子媽媽的優勢。

爸爸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缺乏天然的連接優勢,孩子懷念子宮的感覺,聞到媽媽的氣味有安全感,母乳帶來的需求滿足和安慰,這些都是爸爸給不了的。

但是爸爸也有自己的優勢:雄渾的聲音寶寶特別喜歡,有力的臂膀可以讓寶寶享受不一樣的抱姿;爸爸和孩子在一起,也能更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第三,做好家庭分工,找准自己角色。

在國內,普遍的現實是一個團隊帶一個孩子,爸爸要在團隊中找准自己的角色。

新生兒階段,家裡人很多,孩子身邊可能圍繞著媽媽、月嫂、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通常最少也有兩個人看著,爸爸再擠過去可能反而添亂。

爸爸要有點眼力價,知道什麼時候該消失,什麼時候要出現。

本文提到的育兒問題,需要爸爸更多貢獻力量,此外,協調好工作和家庭的關係,協調好家庭內部的矛盾,協調好家庭與外界的連接和交流,也是爸爸的重要責任。

這麼多事情,需要爸爸做好時間管理,提高效率。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缺席與孩子的溝通。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親的參與,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留下爸爸的印記,對於孩子和家庭都至關重要。

只有父母兩方的力量平衡起來,才能養育健康活潑的寶寶。

同時,爸爸也需要和孩子建立連接,更多體驗為人父的感覺,為以後的育兒道路打牢基礎。

愛的表達,方式很重要。

不要用育兒瑣事上的勤奮,代替親子溝通上的懶惰。

「親子溝通如何說」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

有愛更要有方法,希望與同名微信公眾號一起,讓我們與孩子的溝通變成彼此美好的經驗。


(作者若游,做過五年記者,如今是一個0歲女兒的父親,嘗試用敏銳的觀察力理解這個世界,與女兒一同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特色「喪偶式育兒」?爸爸到底去哪兒了?

之前在文章中提到過「喪偶式育兒」這個詞,評論里媽媽們紛紛覺得描述十分到位,可能我們乍一看會覺得有點可怕,這麼說是不是嚴重了點?但對比一下就能發現:周圍的爸爸們回家能主動帶孩子的實在是太少了,基本...

帶娃累慘了?幾招教你破解爸爸的「隱形」神功

當我們帶孩子出去玩耍的時候,可以發現陪伴的家長大部分是奶奶、姥姥或者是媽媽,爺爺或者姥爺是少數,爸爸更是少之又少。其實這是我們普遍面臨的一個育兒現狀——「隱形爸爸」,父子關係成為了親子關係中容易...

帶娃累慘了?幾招教你破解爸爸的「隱形」神功

當我們帶孩子出去玩耍的時候,可以發現陪伴的家長大部分是奶奶、姥姥或者是媽媽,爺爺或者姥爺是少數,爸爸更是少之又少。其實這是我們普遍面臨的一個育兒現狀——「隱形爸爸」,父子關係成為了親子關係中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