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教育誤區,不要讓教育誤區毀掉孩子的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是溫暖人心的地方,人們常說家是避風港,沒錯,無論在外面受到委屈或者是挫折第一個想到就是家,家裡的燈是光亮的,有父母的陪伴,就有希望和夢想。

當今社會,家庭教育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經常感到疲憊不堪,無論怎樣用心去引導、溝通,孩子就是不理解、不聽話。

那麼是什麼把我們引入了這樣的困境?教育孩子有哪種誤區呢?一起來看看!

網絡圖片

1.不要把「笨」總掛嘴邊,會讓孩子失去信心,失去動力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個字,經常被我們家長掛在嘴邊。

我們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又聰明又智慧,常常會從嘴裡說出「別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用你的「無心」時不時去說孩子「笨」,這樣會極大的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嚴重會導致孩子一天比一天消極,失去自信,凡事都失去動力。

2.不要做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放縱孩子,為所欲為

很多有著高學歷的媽媽覺得自己智商高、情商高,肯定會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

往往越是這樣自信滿滿越容易疏忽對孩子的教育問題。

如果媽媽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不謙虛、不禮貌、甚至不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無論他擁有多高的學術水平,仍然無法去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3.不要把父母的世界全部塞滿孩子,你也可以有私人空間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給予孩子的都是最好的。

你可以把孩子作為你的中心,但是不是全部。

父母也要有私人的空間。

如果你的世界全圍繞孩子轉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題,這樣的你就是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

有時侯,並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4.不要孩子一哭就立馬哄抱,讓孩子抓住你的弱點

有的孩子一哭鬧父母就趕緊抱起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利用父母的這個弱點經常糾纏你,當孩子向你提出一點無理的要求時,得不到滿足,孩子就會哭鬧。

如果是在外面不能滿足孩子,孩子就會哭鬧的更厲害,有的父母就會礙於面子,會把孩子抱起來哄哄或者是滿足意願。

其實你應該對孩子無理的要求說:NO!

5.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歲而立」。

前篇文章有說過,孩子「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三歲前後,就必須學會自食其力,培養好習慣和引導正確的價值觀。

凡是自己能夠做的,必須自己做,凡是自己應該做的,當盡力去做。

父母不要凡事都替孩子包辦,這不是在幫他!

6.夫妻要相互尊重,陰陽平衡

夫妻關係很能影響到孩子的性格。

首先爸爸要尊重媽媽,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哦!如果爸爸對媽媽說話不尊重、甚至家暴。

這樣潛移默化的就會影響孩子的心裡。

其次,媽媽也要尊重爸爸,很多家庭有事業型媽媽,氣場會比較強大,會對爸爸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也會影響孩子的心裡。

有個和睦的家庭,對孩子不管是生理還是心裡上的發育都是健康,積極向上的。

7.教育孩子要從小事做起,父母做個好榜樣

想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就要從點滴小事做起。

首先父母就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正面教材。

從守時、排隊、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尊老愛幼、孝敬父母、語氣溫和、不輕易發怒、不亂丟垃圾等。

這些看著無關緊要的事情,都是教育孩子的開始。

8.要尊重孩子的隱私,不要打著愛的旗號「越權」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就會有秘密。

秘密是人成長、成熟的標誌。

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訴你,那麼,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說出來。

更不要去越權偷看孩子的隱私。

有的媽媽會覺得,他是我的孩子,我看他的秘密沒有關係,我是為了他好,就是這種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做一些媽媽不該做的時。

越是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強烈,媽媽要學會與孩子溝通,讓自己心甘情願的訴說。

9.父母最好的愛,是常陪伴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這點無可厚非。

總是要把最好的給孩子,這個「最好」很多父母定義不一樣,有的父母則會拚命的掙錢,讓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上最好的學校、用最貴的東西,覺得已經給孩子最好的了。

可是你問過孩子的想法嗎?你多久沒有陪伴孩子了呢?其實孩子要的很簡單,只是簡單的陪伴,能一起吃飯,一起看書,一起做遊戲。

10.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

父母會經常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學會一些道理。

其實你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寫故事講給你聽,讓孩子從聽故事到講故事的轉化過程中,學會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

不管是閱讀圖書還是自己寫故事,孩子的印象都及其深刻的。

網絡圖片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最幸福,人們最嚮往的地方,我們叫做家。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最小的地方,惦記在內心最深處,我們也叫做家。

家是我們生命的搖籃,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便是家,而父母則是孩子第一位老師。

所以影響孩子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不要讓教育誤區毀掉孩子的一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不乖麼,看看這裡培養聽話寶寶

孩子的自我意識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強烈,但孩子在心智方面的發展依舊不成熟。當孩子的需求不被滿足或得不到注視時,孩子會開始吵鬧,反抗來發泄並且試圖引起重視,相信許多父母都經常遇到此類問題,暴力也好...

熊孩子愛耍賴,你該怎麼治

昨天給孩子們講了《巧取豪奪》的成語故事,故事中的米芾在豪奪名人字畫時可算是用盡了渾身解數,最終通過耍賴的方式成功的換取了自己想得到的東西。看到這種耍賴,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會有類似的體驗,身為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