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孩子到底能不能打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

——美國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

最近有朋友問我,小時候嚴厲教育與現在的成就相關嗎?打孩子有用嗎?應該怎麼懲罰孩子才會比較有效?

對於孩子該不該打,能不能打?一直是家庭教育中最受爭議的問題。

有的專家覺得孩子不能打,打並不能讓孩子不犯錯,而且會給孩子造成一輩子的心理創傷。

而有的專家覺得打孩子並不是不行,但是要講究方式方法。

打孩子並不等於家庭暴力,並不等於家長專政的教育。


那究竟不打孩子又該怎麼讓孩子建立規則?而打孩子之後,又該如何撫平孩子心中的傷痛呢?

教育中要有痛苦的成分

光靠鼓勵是不能完成教育的,

教育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

不打不罵不懲罰,

培養不出優秀孩子。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

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打罵孩子時,雖然孩子表面上誠惶誠恐,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根本沒有反省,更不會去思考該如何修正自己的錯誤行為,甚至有些極端的孩子會想辦法趕快逃離家庭,逃離父母的管束。

從心理健康方面來說,父母粗魯暴躁的行為是導致孩子人格畸形化的直接原因。

尤其是處在叛逆期的孩子,性格本來就比較叛逆,父母若用暴力來教育孩子,孩子很容易產生恐懼和焦慮,形成牴觸心理,不敢再相信父母,最終形成孤僻或分裂等心理疾病。

雖然體罰孩子有許多負面的影響,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也有不得不打的時候,有時候,一時氣不過打了不聽話的孩子,也是許多父母經常會出現的情形。

那麼,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如何更好的處理「打」孩子這個問題呢?

愛孩子和懲罰孩子這兩件事並不衝突

很多嚴父,只注重了嚴格

卻缺少了人情中的溫暖與愛的表達

多少母親只表達了自己的要求

卻忘記了表達自己的疼愛

一,儘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是一個理想的狀態,但是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家長很難做到。

尤其是在孩子犯錯誤又拒不認錯的時候,家長更加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犯錯是一種常態,犯錯是孩子與世界相處時,在了解世界和他人時,不可缺少的一個過程。

我們不可能阻止孩子犯錯,但是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懂得社會的邊界,與他人相處的邊界,規則與制度。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於打孩子,因為衝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

比如,告訴孩子:

「你剛才的行為,讓我感到很生氣!」

「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的行為!」

「你的行為很讓我感到傷心!」

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說這些話的時候要注意你的語氣,要非常的堅定,通過嚴肅的表情,讓孩子感受到你的不愉快。

這樣孩子會通過你的情緒表情,感受到他的行為讓你產生了情緒。


在事情過後,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採用探討的方式,詢問孩子為什麼要做那樣的事情,初衷是什麼?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用意,再和孩子探討怎麼做更為合適,教會孩子更好的處理類似的問題。

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比讓孩子一味恐懼,卻不知道要怎麼做才好,更加重要。

二,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

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後果。

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


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

同時,孩子還需要自己來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起床晚了,昨天商量好要去的地方,就不能如約去了。

等等。

讓孩子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孩子會自己在成長的路上,吃一塹長一智的。

而家長的過度干預,反而會讓孩子缺乏邊界感,過度依賴父母。

覺得自己所有的錯誤一句對不起,就可以重來。

一切的後果,大不了就的父母的一頓打罵而已。

有時候社會的教育,比家庭中的教育,對孩子更具有現實的意義。

三,用間接的方式懲罰孩子

如果孩子的過錯不大,家長可以對孩子已經發生的錯誤不過分追究,而是通過給孩子使個眼色、對他的行動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歡的東西、限制他娛樂的時間等間接懲罰的手段與方式,讓孩子記住這次教訓。

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動畫片的時間。


當然,父母最好還要對孩子以後的行為提出明確的要求,孩子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或標準,表明對孩子下次行為的期望。

比如,每次主動把玩具收拾好,可以按時看動畫片,否則就不允許看動畫片,只有收拾好玩具,才能看。


原則與規矩要適合孩子的年齡,家長切不可對孩子提出超過孩子年齡範圍的要求。

提出的規矩要按照規矩來執行,而不是家長自己說了算,今天這樣,明天那樣。

家長自己定的規則,自己無視,最終的結果就是,孩子也不會把規矩當回事。


對給孩子的規矩是堅定的

給孩子的愛也要是堅定的

教育孩子是一度的問題

太寬鬆孩子也會有問題

太嚴厲孩子還會出問題

只有張弛有度才是最好的教育

四,打孩子時不要情緒化

如果出現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況,比如,在多次勸告無效的情況下,孩子依然不停鬧騰而影響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圍人和周圍的環境時,父母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冷靜面對孩子的問題。

因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打孩子,不僅不能指出孩子的錯誤,還會讓孩子感到難堪,從而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這時候的孩子,因為著眼點在父母激烈的情緒上,往往不會認為自己有錯了,只會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父母不愛自己。

在多次警告無果的情況下,如果在人前,就將孩子帶到單獨相處的場合,告訴孩子因為什麼你很生氣,因為這個事情,你現在要打他。

打過孩子之後,告訴孩子,這件事情到此結束。

一會兒不可以再做同樣的事情。

適度並保護好孩子的尊嚴的同時,再去懲罰孩子。

不要讓孩子在朋友面前,陌生人面前丟臉,這是對孩子心靈上的保護。

五,告訴孩子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時候,父母要把打孩子當成一種教育的儀式,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他為什麼會挨打,這次要打幾下,下次再犯錯誤要如何處理等。

打的時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來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後,一定要安慰孩子,讓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媽媽也很傷心。

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即使他錯了,爸爸媽媽還是愛他的。

打他只是為了讓他記住,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總結

2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成熟,缺乏規則意識是正常的。

打孩子對於孩子來說,沒有警示作用,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會讓孩子內在恐懼,沒有安全感,缺乏愛的體驗。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完善,自尊感也越來越強。

6歲後的孩子就已經是懂道理的年齡了。

這時,父母更需要用情感溝通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避免辱罵孩子,而在孩子心裡產生負面影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歲內和6歲後的娃不能打 正確懲罰BB

面對淘氣的孩子,我們總是會有忍無可忍的時候,自認脾氣好的媽媽也難免會打孩子。我們的教育傳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在美國打孩子是犯法的。那麼究竟能不能體罰?怎麼教育孩子是好?不打孩子應該是一個理...

用「自然後果」懲罰犯錯的孩子

相信不少寶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實在太皮太野了,以至於在氣頭上不得不打他一頓,但過後又痛悔萬分。專家支招說,用「自然後果」來懲罰犯錯的孩子,比打要管用得多。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更有果效所謂用「...

如何管教孩子

一位媽媽說:「孩子經常無理取鬧,到超市就要買這買那,不給買就坐在地上哭鬧。到別人家去就亂翻亂動,還會到人家沙發上亂蹦,無論你怎麼說,孩子都不聽話。每次我都會氣不打一處來,回到家就痛打一頓,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