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注意了!0-3歲寶寶應該這樣教育,很多很實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0~3個月嬰兒早教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覺訓練:嬰兒仰臥位,在小兒胸部上方20~30cm 用玩具,最好是紅顏色或黑白對比鮮明的玩具吸引小兒注意,並訓練小兒視線隨物體作上下、左右、圓圈、遠近、斜線等方向運動,來刺激視覺發育,發展眼球運動的靈活性及協調性。
2、聽覺訓練:家長可在小兒周圍不同方向,用說話聲或玩具聲訓練小兒轉頭尋找聲源。
母親的聲音是嬰兒最喜愛聽的聲音之一。
母親用愉快、親切、溫柔的語調,面對面地和嬰兒說話,可吸引小兒注意成人說話的聲音、表情、口形等,誘發嬰兒良好、積極的情緒和發音的慾望。
可選擇不同旋律、速度、響度、曲調或不同樂器奏出的音樂或發聲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體敲擊聲如鐘錶聲、敲碗聲等,或改變對嬰兒說話的聲調來訓練小兒分辨各種聲音。
當然,不要突然使用過大的聲音,以免嬰兒受驚嚇。
3、觸覺訓練:嬰兒面頰、口唇、眉弓、手指頭或腳趾頭等處對觸壓覺很敏感。
可利用手或各種形狀、質地的物體進行觸覺練習。
光滑的絲綢圍巾、粗糙的麻布 、柔軟的羽毛、棉花、頭梳齒、粗細不同的毛巾或海綿、幾何形狀的玩具均可讓小兒產生不同的觸覺感,有助於發展小兒的觸覺識別能力。
4、味、嗅、溫度等感知覺訓練:利用日常生活,發展嬰兒各種感覺。
如吃飯時,用筷子蘸萊汁給嬰兒嘗嘗;吃蘋果時讓嬰兒聞聞蘋果香味、嘗嘗蘋果味道;洗澡時,讓小兒聞聞肥皂香味,用奶瓶餵奶時,讓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溫度等等,均有助於嬰兒感知覺的發展。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抬頭練習
(1)俯臥抬頭:使小兒俯臥,兩臂屈肘於胸前,成人在小兒頭側引逗小兒抬頭,開始訓練每次30秒鐘,以後可根據小兒訓練情況逐漸延長至3分鐘左右。
(2)坐位豎頭:將嬰兒抱坐在成人一隻前臂上,嬰兒的頭背部貼在成人前胸,成人一隻手抱住嬰兒的胸部,使小兒面前呈現廣闊的空間,能注視到周圍更多新奇的東西,這可激發小兒興趣,使小兒主動練習豎頭。
也可讓嬰兒胸部貼在成人的胸前和肩部,使嬰兒的頭位於成人肩部以上,用另一隻手托住嬰兒的頭、頸、背,以防止小兒頭後仰。
2、側翻訓練
(1)轉側練習: 用小兒感興趣的發聲玩具,在小兒頭部左右側逗引小兒,使小兒頭部側轉注意玩具。
每次訓練2~3分鐘,每日數次。
這可促進頸肌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為側翻身作準備。
(2)側翻練習:小兒滿月後,可開始訓練側翻動作。
先用一個發聲玩具,吸引小兒轉頭注視,然後,成人一手握住小兒一隻手,另一隻手將小兒同側腿搭在另一條腿上,輔助小兒向對側側翻注視,左右輪流側翻練習,以幫助小兒感覺體位的變化,學習側翻動作。
每日2次,每次側翻2~3次。
3、手部動作訓練
(1)手部感知練習:除了前面所述訓練小兒手部觸覺的方法外,尚可在嬰兒手腕部系上鈴鐺或紅色手帕、鮮艷的手鐲,來吸引小兒對手部的感知,幫助他感知手的存在、體驗手的動作。
可隔一段時間變更一種系法,看看嬰兒注意到這些變化沒有。
脫下手鐲、紅綢帶讓嬰兒瞧瞧、摸摸,讓他感覺一下這些東西與手部動作的關係。
還可讓小兒仰臥,將一塊布或手絹蓋在他的臉上,也可只蓋住小兒一隻眼睛,開始時可抓住小兒的上臂引導他幫他試著用手移開布,逐漸減少幫助,使他自己將布從臉上移開。
(2)抓握練習: 握著小兒的手,幫助其觸碰、抓握面前懸吊的玩具,吸引他抓握,可促進眼手的協調和視知覺的形成。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培養清潔衛生的習慣:小兒每次哺餵完,都幫他擦擦嘴。
早晨起床後為他洗臉、洗手、入睡前再給他洗臉、洗手、洗腳、洗臀部,在固定時間洗澡等等,均可培養小兒愛清潔的良好習慣。
2、獨立能力的培養:應儘量多和孩子交流,但整天陪在小兒身邊也是完全不必要的。
孩子醒來時,可讓他獨自躺在床上活動一下四肢、四處看看,睡眠時,成人也不必要陪同躺下。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滿足嬰兒逐漸形成的各種生理需求和認識要求,是嬰兒積極情緒產生的主要條件,也是嬰兒學會與人交往的基礎。
藉助以下方法,可促進嬰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1、善於辨別嬰兒哭聲,並作出應答:哭聲是嬰兒表示不滿的主要手段。
嬰兒啼哭時,閉著眼晴,嘴左右覓食或吮吸手指,雙腳緊蹬、嚎叫不停,說明小兒是飢餓或口渴,應給嬰兒餵奶或餵水。
持續不斷悲悲切切地嗯叫流淚,可能為尿布濕、衣著太緊或身體不舒服,成人可給嬰兒寬衣帶、更換尿布。
如小兒是因為生病或身體不適啼哭,可抱抱嬰兒,輕拍嬰兒,和嬰兒說說話,安慰他。
哭而無淚或注視著成人,臉僅有哭的表情"哼哼"直叫,是想成人抱,可抱抱嬰兒,但不要讓嬰兒養成非抱不可的習慣,可坐在嬰兒床邊逗逗小兒或在嬰兒床頭掛些色彩鮮艷的玩具,讓他自己玩玩。
夜間煩躁啼哭,夜驚多汗則常見於佝僂病的早期表現,大聲陣發性尖叫常為腹部疼痛,均應儘早到醫院就診治療。
2、培養小兒對語音的感知:利用小兒清醒時間,讓他看看周圍環境,並告訴他周圍他注意到的東西的名稱及行為。
3、引逗發聲:和藹微笑著和嬰兒說話,引逗嬰兒發出"哦哦""嗯嗯"聲。
也可模仿嬰兒發出的聲音,鼓勵嬰兒積極發音,對成人微笑,這可促進嬰兒喜悅情緒的產生,激勵嬰兒與人交往。
4~6個月嬰兒早教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覺訓練
(1)訓練小兒追尋物體。
用玩具聲,吸引小兒轉頭尋找發聲玩具,每日訓練2~3次,每次3~5分鐘,以拓寬小兒視覺廣度。
(2)顏色感知練習。
讓孩子多看各種顏色的圖畫、玩具及物品,並告訴孩子物體的名稱和顏色,可使嬰兒對顏色認知發展過程大大提前。
(3)嬰兒視力迅速發展的時期主要在半歲以前。
可選擇一些大小不一玩具或物體,從大到小,讓小兒用手抓握注視,然後放在桌上吸引小兒注視。
還可訓練小兒注視遠近距離不等的物體,以促進視力發展。
2、聽覺訓練
(1)方位聽覺練習:吸引孩子尋找前後左右不同方位、不同距離的發聲源,以刺激小兒方位覺能力的發展。
(2)區分語調訓練:根據不同情景,用不同語調、表情,使孩子逐漸能夠感受到語言中不同的感情成分,逐漸提高對語言的區別能力。
(3)讓孩子從周圍環境中直接接觸各種聲音,可提高對不同頻率、強度、音色聲音的識別能力。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俯臥支撐練習:使小兒俯臥,兩臂屈肘於胸前,鼓勵、誘導孩子將頭、前胸抬高,直至能用一隻手支撐身體抬起頭、胸。
左右手輪流支撐訓練,每日數次,每次數分種。
2、翻身練習:訓練小兒從仰臥位翻身至俯臥位。
嬰兒仰臥位,成人左手將嬰兒右手向頭部方向輕輕拉直,右手輕握小兒右膝蓋內側。
讓他左腿彎曲,並利用右手腕背力量使小兒右腿貼於床墊或地板上,然後輕輕提起小兒左邊腿部,順勢讓他右滾,翻成俯臥位。
用同樣步驟輔助小兒從左側翻滾至俯臥位。
每日訓練2~3次,左右翻身各l~2次。
逐漸訓練孩子不需要幫助成功翻身。
聲明:中國嬰幼兒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來源: http://www.baby-edu.com/
3、練習坐
(1)拉坐練習:
4個月時可開始訓練小兒拉坐。
嬰兒仰臥位,成人雙手的大拇指插入嬰兒手中,讓他握著,其他手指則輕輕抓著嬰兒的手腕,使小兒雙手伸直前舉,手掌向內相對,兩手距同肩寬,然後輕輕向前拉起嬰兒雙手,使小兒頭、肩膀離開床面抬起。
此時嬰兒會試圖屈肘用力坐起來,保持此姿勢5~6秒,再輕輕讓小兒躺下,再重複2~3次。
應注意:拉坐練習是讓小兒藉助家長的輕輕幫助自己用力坐起。
如果小兒被成人拉坐起來時,手無力屈肘,頭部低垂,表示還不宜做這個動作,必須先進行俯臥練習,強化頸背肌肉及上肢肌肉力量,過些的時候再進行練習。
(2)靠坐練習:5個月左右訓練小兒靠坐。
將小兒放在有扶手的沙發上或有靠背的小椅子上或在小兒身後放些枕頭、棉被讓練習靠坐,以後逐漸減少小兒靠墊的東西,每日1~2次,每次2~3分鐘。
4、手部動作訓練
(1)伸手夠物:通過伸手夠物來延伸小兒的視覺活動範圍,使小兒感覺距離、理解距離,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2)訓練抓握:選擇大小不一的玩具,來訓練小兒抓握,促進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發展玩法:通過遊戲,教小兒玩不同玩法的玩具,如搖晃、捏、觸碰、敲打、掀、推、扔、取等,使他從遊戲中學到手的各種技能。
5、蹬腿練習
小兒4個月時,就可以有目的地訓練小兒腿的支撐。
成人採取坐位,雙手從小兒腋下扶抱小兒,使小兒的腿支撐身體保持直立的姿勢,成人扶抱著小兒做蹬腿動作。
開始成人可將小兒抱起,再落下讓小兒腳踏在成人腿上時,又再將小兒抱舉起,再落下,來訓練小兒蹬跳。
蹬腿練習可促進雙下肢骨骼和肌肉的充分發育。
需注意的是,舉落的動作應輕柔緩慢,力度不宜過大,時間也不應太長,一般每日2次,每次1~3分鐘左右。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應從小培養小兒有規律地作息。
4個月後可將小兒白天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1次,即白天睡眠3~4次,每次1.5~2小時。
夜間如小兒不醒,儘量不要驚動他。
如果小兒醒了,尿布濕了可更換尿布,或給他把尿,孩子若需要吮奶、喝水可喂喂他,但儘量不要和他說話,不要逗引他,讓他儘快轉入睡眠。
要注意孩子睡覺的姿勢,經常讓小兒更換頭位,以防小兒把頭睡偏。
2、飲食:有規律地進食,可使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等協調工作,並建立起對進食時間的條件反射,如,在接近餵奶的時間,胃腸就開始預先分泌消化液,並產生飢餓感,這有助於增加食慾,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4個月後,每日餵養次數可減為6次,白天哺餵4~5次,間隔3~4小時。
夜間視小兒需要情況進行哺喂,一般1次即可,若小兒夜間不醒或不願進食,可不哺餵。
可開始逐漸訓練讓小兒學會用勺吞咽食物,為以後斷奶用勺進食做準備。
開始可先用勺餵開水,若不出現嗆,可逐漸開始用勺餵果汁、菜汁、稀糊、蛋黃糊、果泥等。
方法:將小兒斜臥位抱置於胸前,用小勺將食物輕緩置入小兒口中,當小兒吞咽後,再餵第二口。
開始不必太多,1~2勺即可,以後逐新增多,可以於餵奶前訓練,以防小兒吐奶。
每次餵食時,告訴小兒所進食輔食的名稱及味道等。
3、衛生習慣的培養:當小兒將有危險或不乾淨的東西放人嘴裡,成人應立即制止,用嚴肅口氣對孩子說:"不行"。
並將放入口的物品取走。
小兒會從成人的行為、表情和語調中,逐漸理解什麼可進食,什麼不可以放入口中。
4、獨立能力的培養:可在小兒身邊放些玩具,讓他自己單獨玩一會兒,在孩子有困難時,成人可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指導,支持鼓勵孩子施展自己的能力。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認識自我:將小兒抱坐在鏡子前,對鏡中的小兒說話,引小兒注視鏡中的自己和家長及相應的動作,可促進小兒自我意識的形成。
2、應隨時隨地教小兒周圍東西的名稱:多聽多練,孩子的言語能力很快就會發生驚人的變化。
和小兒說話,不僅有意識地給予不同的語調,還應結合不同的面部表情,如笑、怒、淡漠等,訓練小兒分辨面部表情,使他對成人不同語調,不同表情有不同的反應,並逐漸學會正確表露自己的感受。
3、發音訓練:和孩子說話時,應坐在孩子正對面的位置,使小兒能夠清楚看到您的口形、表情,說話速度要慢、而明確。
4、躲躲藏藏遊戲:既鍛練了小兒感知覺的能力,培養小兒的注意力和反應的靈活性,還促進了小兒與成人間的交往,激發小兒愉快的情緒。
聲明:中國嬰幼兒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來源: http://www.baby-edu.com/
7~9個月嬰兒早教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覺訓練
(1)不斷更新視覺刺激、擴大小兒的視野。
教小兒認識、觀看周圍生活用品、自然景現。
可激發小兒的好奇心,發展小兒的觀察力。
(2)利用圖片、玩具培養小兒觀察力。
教小兒認識、觀看周圍生活用品、自然景現,並與實物進行比較。
2、聽覺訓練
(1)辨別聲響。
將同一物體放入不同製品的盒中,讓孩子聽聽聲響有何不同,以發展小兒聽覺的靈活性。
(2)發展對音樂的感知。
仍以輕柔、節奏鮮明的輕音樂為主,節奏要有快有慢,有強有弱。
讓小兒聽不同旋律、音色、音調、節奏的音樂,提高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家長可握著小兒的兩手教小兒合著音樂學習拍手,也可邊唱歌邊教孩子舞動手臂。
這些活動即可培養小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孩子動作,還可激發小兒積極歡快的情緒,促進親子交流。
(3)敲敲打打。
讓小兒敲打一些不易敲碎的物體,引導小兒注意分辨不同物體敲打發出的不同聲響以提高小兒對聲音的識別,發展對物體的認識能力。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獨坐練習:當小兒能穩定的獨坐後可著重訓練小兒的平衡能力。
讓小兒獨坐在床上或地鋪上,訓練小兒坐著轉頭轉身尋找。
還可準備一張適中的小凳子,孩子坐上去時,雙腳剛好可觸及地面,而且腳掌與小腿、小腿與大腿、大腿與軀幹的角度均成直角。
家長用手扶住孩子大腿,不要扶他的背,讓他自己尋找平衡點。
待孩於坐直後,成人可試著鬆開一隻手,只用一手扶住孩子的一側大腿,另一手以玩具吸引小兒轉頭轉身尋找玩具。
左右交替誘使小兒左右側轉,在學習轉側中尋找平衡點,並且練習用腳來支撐身體。
2、爬行練習:爬行使嬰兒能夠主動地移動身體、去探索周圍的事物,大大地提高嬰兒的認知範圍。
爬行動作是依靠頸背部及四肢肌肉的力量和協調動作完成的。
在小兒7個月時,已具備翻身、坐等一系列能力,說明其頸背部及四肢肌肉已較有力量並具備一定的協調性,這時就可以訓練爬行。
(1)爬行預備的動作。
家長用一手抱著嬰兒的膝部,另一手環抱在他胸前,讓嬰兒雙手放在桌上或地上來支撐身體。
然後家長可慢慢放鬆放在小兒胸前的手,鼓勵小兒直立支撐自己,每日練習1~2次,視小兒耐受情況,決定練習時間,一般每次3~5分鐘。
(2)學習爬行動作。
方法:①使小兒趴著,兩腿伸直,手肘彎曲支撐上半身。
家長以右手抓住小兒雙腳掌。
②家長抓住小兒雙腳往前畫個半弧,使膝蓋儘量彎曲,腳跟碰到屁股,如此反覆畫弧,做屈伸運動3~5次。
③最後一次伸腿運動做完後,家長兩手分別握住小兒兩大腿後側,使雙腿輪流彎向腋部,做屈伸動作3~5次。
④在小兒前方放個玩具,引誘他爬過去取玩具,成人扶住小兒的小腿,或用手托住小兒腳掌,左右交替地彎曲其膝關節,助其向前爬行,重複2~3遍,每日1~2次。
3、站立訓練:訓練小兒站立時,可將其雙腿略為分開,以降低重心,使之站得更穩些。
每次扶站時間不宜過久。
(1)可扶著小兒腋下讓他練習站立。
(2)讓小兒扶著小車、床、欄杆及椅背等練習站立。
4、手部動作訓練。
(1)學習拇食指準確捏取,以加強嬰兒手指動作的靈活性和視覺-觸覺活動的協調。
選擇一些小的、可食用物品如米花、小餅乾等,讓小兒捏取。
教的時候家長可給予示範,如用拇食指捏取餅乾放入口中,讓小兒模仿練習。
(2)雙手協調動作。
①雙手玩玩具:在小兒準確抓握的基礎上可給小兒多個玩具,訓練他抓住一個玩具後再抓另一個玩具,或向小兒同一隻手上送玩具兩次,教小兒學會將玩具從一手換到另一隻手上後再取第二個玩具。
②雙手對擊運動:當小兒兩手均有玩具時,可教小兒兩手對擊玩具。
還可讓小兒兩手持細柄玩具如搖鈴或湯匙,模仿敲鼓動作,雙手輪迴敲打面前的小桶或空奶粉罐。
③教小兒雙手協調的撕紙。
(3)訓練小兒遵循指令有意識的拿起、放下玩具。
投擲遊戲可增強小兒上肢的運動能力與手的控制技巧、提高視覺定位能力,激發小兒積極愉快的情緒。
準備一個容器(如紙盒或小桶)和一些彩色塑料小球,先給小兒做示範說:"我們來比賽扔球",將小球一個個扔進容器里,然後讓小兒模仿。
開始時,可將容器和球放在接近孩子身體的地方,隨著小兒能力的提高,可逐漸將紙盒前移。
遊戲可增進親子交往,激發小兒積極愉快的情緒。
聲明:中國嬰幼兒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來源: http://www.baby-edu.com/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7~9個月的嬰兒不僅具有一定活動能力,而且容易接受任何環境,是培養小兒獨自入睡習慣的良好時期。
小兒半夜驚醒時,家長可去看看,安撫小兒,但不要將小兒抱回自己床,否則一旦養成習慣,孩子會要求大人陪伴,這會給家長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尤其對睡覺時間較晚或有夜間工作習慣的家長來說更是如此。
此年齡小兒白天睡眠次數,一般仍為2~3次,每次2~2.5小時。
2、飲食:此階段,每日給小兒餵養的次數可減為每日5次,間隔4小時左右,夜間停餵一次。
可開始訓練小兒用杯喝水、用手拿東西吃,這既可發展小兒手眼動作的協調,還可為其今後的獨立吃東西做準備。
3、大小便:7個月後,小兒已能較穩當地獨坐,而且由於輔食增加,大便次數也相應減少,每日約1~2次,大便性狀也逐漸接近成人,可根據嬰兒排便規律安排小兒坐便盆的時間。
一般在飯後10~15分鐘或睡醒後立即坐盆,但最好安排在晨間起床時。
便盆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每次用完洗凈。
嬰兒坐盆要有專人照顧,每次坐盆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一日次數也不宜過多。
坐盆時不能給小兒吃食物或讓小兒玩耍。
若小兒不願,不要強迫其坐盆,以免對坐盆產生牴觸情緒。
4、獨自玩耍習慣的培養:成人不必始終陪伴在小兒身邊,小兒已有一定活動能力了,能翻身、獨坐、並逐漸學會爬行,只要注意玩耍環境的安全,就可讓小兒獨立玩玩。
如果孩子醒很早,家長還想多睡一會兒,家長可讓鬧鐘在小兒通常醒來的時間五分鐘以後再響,兩天以後再推遲五分鐘,以此類推,等鬧鐘響後,家長再起床。
這樣,小兒醒來,可能又會重新入睡,或自己獨立玩一會兒,等大人起床。
如果小兒哭醒,大人也不必急於去照料他,因為他很可能會自己安靜下來。
家長應該抽出時間陪孩子玩,但不要在孩子每次哭鬧後才陪孩子玩,以免小兒養成用哭鬧要求家長陪伴的習慣。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培養小兒懂禮貌、樂於與人交往。
這時期小兒對人的分辨能力已較好,可以認出自己家裡的人,出現認生現象,但和不認識的小朋友交往卻沒有這種情況,他們能與同伴交住中獲得樂趣。
因此,家長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嬰兒多與小夥伴們接觸、交往,從而促進其社會性發展。
對成人的認生也不是不好的現象,而是小兒發育的一個階段,如果小兒特別認生,可暫避生人,先訓練小兒多與熟人交往,慢慢地小兒對生人也能接受。
10 ~12個月嬰兒早教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覺訓練:除了在日常生活,不斷引導小兒觀察事物,擴大小兒的視野外,可培養小兒對圖片、文字的注意、興趣,培養小兒對書籍的愛好。
教小兒認識實物,圖片,把幾種東西或幾張圖片放在一起讓小兒挑選、指認,同時教小兒模仿說出名稱來。
也可以在嬰兒經常接觸的東西上標些文字,當嬰兒接觸到這些東西時,就引導他注意上面的字,增加他對文字的注意力和接觸機會。
外出時,可經常提醒他注意遇到的字如廣告招牌、街道名稱等。
應儘早讓嬰兒接觸書本,培養小兒對文字的注意力。
教小兒識字應在快樂的遊戲氣氛中自然而然地進行,而不應該給孩子施加壓力,硬性規定必須每日記多少字,以免造成孩子牴觸心理。
2、聽覺訓練:積極為嬰兒創造語言環境,可促進嬰兒更多聽到語言,熟悉語言和漸漸理解語言。
用語言逗引嬰兒活動和玩玩具,聽磁帶,觀看周圍的人物交談,唱兒歌、唱歌曲給嬰兒聽。
和小兒咿呀對話。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站立練習。
站立練習時,要注意保護好小兒,循序漸進,逐漸延長站立時間。
(1)兩手扶站。
當小兒兩手扶站較穩時,可訓練一手扶站,可讓小兒一手扶站,另一隻手去取玩具 。
(2)練習獨站。
成人可雙手扶著嬰兒的腋下,讓嬰兒背和臀部靠牆,兩足跟稍離牆,雙下肢稍分開站穩,然後慢慢放手,並拍手鼓勵小兒獨站。
2、起立練習。
教嬰兒從俯臥位雙手撐起身體,再雙腿跪起來,呈爬姿,抓住欄杆站起來。
(1)從站位至坐下。
嬰兒扶站位,用玩具引導小兒慢慢坐下,教小兒從站位扶著欄杆慢慢坐下,而不是一下子摔坐下。
(2)站穩練習。
①讓小兒先觀察一下不倒翁玩具,推一下、站起來的樣於,然後對小兒說:"你也像不倒翁一樣,把你推一推,你就站起來。
"成人讓嬰兒站好,用一隻手在嬰兒軀幹一側輕輕推一下,使他失去平衡,另一隻手擋住嬰兒另一側身體,並幫助小兒恢復到站位,成人應在輕快地遊戲氣氛中和嬰兒進行練習,鼓勵表揚嬰兒,以訓練小兒平衡感。
②將嬰兒扶站好,並把嬰兒感興趣的玩具置於嬰兒身體一側,鼓勵他儘可能彎曲身體去拾取玩具,左右側交替練習,可增強嬰兒腰部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
聲明:中國嬰幼兒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來源: http://www.baby-edu.com/
3、行走練習:
循序漸進。
剛開始練習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防止小兒跌倒,減少他的恐懼心理,使他樂於行走。
在學走期間儘量不要靠"學步車"一類工具幫助,以免小孩形成不正確的行走姿勢。
可拉著小兒的雙手訓練其邁步,或讓小兒扶著欄杆或床邊邁步走,還可用較長的圍巾從嬰兒前胸、腋下圍過,成人在孩子後方,拉緊圍巾,讓孩子練習獨立走步。
孩子會獨走數步後,可在小兒的前方放一個他喜歡的玩具,訓練他邁步向前取,或讓嬰兒靠牆獨站穩後,成人後退幾步,手中拿玩具,用語言鼓勵嬰兒朝成人方向走去,小兒快走到成人身邊時,成人再後退幾步,直到嬰兒走不穩時把嬰兒抱起來,誇獎他走得好並給他玩具。
4、手部動作訓練。
(1)訓練小兒手的控制能力。
在小兒能夠有意識地將物品放下後,訓練小兒將手中的物品投入到一些小的容器中。
讓小兒將小木塊放到一個小盒子中,將小粒的東西拾起來放進小瓶中。
還可給小兒選擇一些帶孔洞的玩具,讓小兒將一些東西從孔洞中投入。
(2)訓練小兒用手的能力。
可通過遊戲,成人示範,教小兒學會手的多種用途。
比如把木塊搭起來,打開或蓋上盒蓋、瓶蓋,拉電燈開關線,用筆畫線條,用手翻書,按按鈕、扔皮球,拾東西,模仿用手推玩具火車,拿勺子在碗中攪拌,用勺吃飯,用手挖摳東西等等。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白天睡眠次數可逐漸減至每日2次,每次睡眠時間2小時。
每天應定時讓小兒上床睡覺,睡眠前不要引導小兒過分地興奮,此時小兒能理解成人部分語言,可預先告訴小兒您的安排,如母親與孩子遊戲,說:"我們把玩具收起來,要睡眠了。
"然後收拾玩具,抱小兒上床睡覺。
2、飲食:隨著小兒年齡增長,餵養次數每日可逐漸減到4~5次。
定時進餐,有助於消化系統有節律地工作,進餐時要有固定的坐位,訓練進食自理的能力,如讓小兒自己用手拿餅乾吃,獨自抱奶瓶吃奶、用杯喝水,試著拿湯匙舀東西吃。
3、大小便:教小兒在大小便前有所表示,如在大小便前發出"嗯嗯"聲音。
4、穿衣服:教小兒配合成人穿衣、戴帽、穿襪、穿鞋等,這不僅能培養小兒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能強化左右的方位意識。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與人交往:此時,嬰兒已經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對周圍世界有了更廣泛的興趣,有與人交往的社會需求和強烈的好奇心。
因此,家長每天也應當抽出一定時間和小兒一起遊戲,進行情感交流。
一個樂觀向上,充滿愛心的家庭氣氛,會使小兒幸福開朗,樂於與人交往。
家長還應經常帶小兒外出活動,讓小兒多接觸豐富多彩的大自然,接觸社會,從中觀察學習與人的交往經驗,在小兒與人交往過程中,應繼續培養文明禮貌的舉止、言語。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小兒主動發音和模仿發音,積極為嬰兒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學習用 "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稱呼周圍熟悉的人。
如成人問"這是什麼?"讓小兒回答。
鼓勵小兒模仿父母的表情和聲音,當模仿成功時,親親他,井做出十分高興的表情鼓勵他。
1~1歲半幼兒早教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感覺知覺活動,是發展智力的主要途徑。
兒童觀察事物是通過各個感覺器官來進行的,因此,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應從發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覺能力入手,從他們感興趣的、注意到的事物開始,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去觀察事物。
(1) 觀察事物的特性
①識別大小。
教小兒比較物體的大小,開始可選擇形狀類似,大小差別顯著的物體來練習,如大娃娃與小娃娃,大杯子與小杯子等。
②識別形狀。
教小兒識別物體的各種形狀,對發展觀察能力十分有好處。
先教小兒識別簡單的幾何形狀,如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用同種顏色的紙板如紅色、黃色,剪成兩套形狀不同的圖形如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讓小兒和家長分別拿一套,教小兒把他手中的圓圈重疊到家長的圓圈上,指給他看,這兩個圓圈的形狀是一樣的"都是圓的。
"再讓他把圓圈與其它形狀的紙板比較,告訴他是不一樣的。
③識別顏色。
先從基本的顏色紅、黃、藍、綠進行識別。
小兒這時可能說不出顏色的名稱,家長也不必在這個階段要求幼兒說出顏色的名稱,但應讓幼兒明白"顏色"這個詞的意思,懂得"這種顏色"、"那種顏色"的意思,使他意識到顏色也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發展觀察力。
可用一些大小相同、形狀一樣、顏色不同的積木方塊進行練習,如成人手中拿一塊紅方塊,要小兒從幾個方塊中挑選一個和成人手中一樣顏色的方塊。
小兒學畫時,讓孩於注意到小草是綠色的,西紅柿是紅顏色的,讓小兒拿綠色畫筆畫小草,紅色的畫筆畫西紅柿。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小兒注意周圍物品的顏色,如媽媽的圍巾是藍色的,小兒的帽子也是藍色的,這時便可告訴這兩件東西的顏色是一樣的。
(2)發展幼兒注意力。
①注意力的穩定性。
幼兒注意力短暫,不穩定,成人應幫助小兒更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於一個物體上或一種遊戲中。
如小兒玩皮球一會兒就扔掉,正要開始做其他的事情,母親可拿起皮球,教他一些新的玩法,如教小兒用手使皮球在地面上旋轉,或對著牆壁滾動皮球,使皮球碰向牆壁自動滾回來,或用球投籃等。
②擴大注意的範圍。
教注意物體之間的聯繫,發展注意力的穩定性和注意的分配能力。
在培養小兒觀察力時,應多帶小兒接觸大自然,注意引導孩子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參與觀察活動,可教小兒看日出日落,風吹草動,聽鳥語、聞花香等等。
2、記憶力的培養:小兒的記憶是由感覺器官獲得的信息積累而成的。
有了記憶,小兒才能呈現出日新月異的進步。
(1)實物記憶練習。
讓小兒根據記憶尋找所需要的玩具,如先讓小兒看一個小球,然後把它收起來再讓孩子在其他的玩具中找這種小球。
(2)強化記憶練習。
父母可以選擇一些形象直觀,與嬰兒本人關係較為密切的東西和他感興趣的事物來訓練他的記憶。
可教小兒認識爸爸、媽媽,自己的名字、五官和身體的主要部位,間隔一段時間,情景再重複。
3、思維能力的培養:小兒的思維活動是以周圍的實物和具體的活動為基礎的。
因此,在促進嬰幼兒思維能力發展的諸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給小兒創造一個有利於動手動腦的環境。
(1)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用語言指點並鞏固孩子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所取得成果,幫助他用動詞如"伸出"、"倒轉"、"挪動"等來表達他找到的解決辦法。
詞可以幫助孩子自己選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擴大在解決類似問題時使用這種方法的可能性。
(2)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教小兒用同種玩具進行不同的玩法並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小兒注意觀察一種物體的多種用途,以發展小兒解決問題的技巧。
如教小兒用鑰匙可以開鎖,也可以撬開奶粉罐上的鐵蓋,捅開飲料瓶口的紙封,還可以當筆在泥地上畫畫等等。
筷子是用來吃飯的,但偶爾也可用它攪拌漿糊、藥液,甚至當燈籠的提手等。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1)辨別音響。
給孩子聽不同的聲響,讓孩子判斷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
(2)手影表演。
成人可利用燈光或陽光下的投影用手做成小鳥飛等動作,引導小孩子觀看、想像。
(3)看圖片。
通過看圖片,認識圖片中的人物、物品,說出"是誰?","在做什麼?","是什麼東西?","做什麼用?"。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繼續訓練小兒獨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穩定性,以促進運動的協調性和軀體的平衡能力。
可和小兒一起拖拉玩具車,教小兒拉著小車向前走、側著走、倒退走等。
準備一個較大的皮球,成人將球滾到小孩子腳邊,教他抬腳踢球。
2、發展小兒走、蹲、彎腰動作。
將玩具散放在各處,要求小兒收撿玩具交給成人或放在固定的地方。
3、訓練小兒手的靈活性和準確性。
如教小兒學習畫畫、搭積木、用塑料繩將有孔玩具串起來。
4、訓練小兒下床。
當小兒爬到或走到距床沿約30厘米處,就訓練他調轉身體,頭朝里腳向床邊方向,然後讓他們倒退著向床邊爬行,直至腳踩地。
開始成人應在小兒背後保護一下,防止小兒動作不穩仰倒在地。
可用同樣方法教小兒從坐在沙床上或椅上轉身下地。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睡眠:除夜間睡眠外,白天可睡眠2次,每次1.5~2小時。
不要用威脅、恐嚇等手段,逼小兒睡眠,也不要給小兒講述恐怖的故事,以免小兒害怕而拒絕一個人入睡。
臨睡前清洗臉、手、腳、臀部,排好尿,換上寬鬆保暖的睡衣,會使小兒感到舒適,易於入睡,這不但有助於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便於孩子建立睡眠條件放射。
2、飲食:斷奶後,每日餵養的次數約4~5次,可安排在早、中、晚餐時間和白天睡眠醒來的時間。
養成定時進食,定位進餐的習慣,鼓勵小兒自己動手吃東西。
培養飯前便後洗手習慣。
3、訓練小兒在日常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培養小兒獨立的能力:教導小兒試著脫鞋、脫襪子,排完大小便試著提褲子,外出時自己戴帽、脫帽,爸爸媽媽下班進門可讓孩子幫助拿拖鞋給爸媽換鞋,給孩子洗手時,教小兒主動將手伸到水裡,玩完玩具後幫忙收拾起來等等。
聲明:中國嬰幼兒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來源: http://www.baby-edu.com/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教育孩子禮貌待人。
家裡來客人要教小兒打招呼,問好,接受別人的東西說謝謝,客人走時揮手說再見。
鼓勵小兒取糖果、水果招待客人,把玩具分給到家裡來的小朋友玩等等。
表演操也是教育幼兒的好方法。
(2)利用各種機會豐富孩子的語言詞彙,並簡單說明物體的用途與關係,擴大小兒的認識範圍,促進語言的理解與表達。
給小兒看圖片、幼兒書籍、帶小兒到外面玩,教小兒認識物體的名稱,對著圖片或實物,詢問小兒圖片或實物的名稱及用途"這是什麼?""幹什麼用的?"引導小兒回答,小兒回答正確時親親他,以示鼓勵。
此時,小兒已開始喜歡聽大人講故事了,父母給孩子講故事時,開始要講得慢而簡短,發音清晰,富於表情,可根據故事的情節伴以動作,來增加小兒的注意力和興趣。
孩子愛聽講過的故事,成人可多重複幾次,還可將小兒目睹或經歷的事情,編成故事。
也可根據孩子的特點編故事,用它來加強行為規範和思想品德教育。
1歲半~2歲小兒早教訓練方案
一、小兒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
(1)培養上下、里外、前後方位意識。
如遊戲時說:"球在箱子裡。
","小車在箱子外面。
"等等。
(2)辨別多少。
如分糖果給家人,看看分的是否一樣多,放桌上比比看誰多誰少。
也可以用專門的圖畫,訓練孩子認識多少。
(3)比較高矮。
讓小兒看爸爸比媽媽高,孩子比媽媽矮。
用玩具比比看,哪種動物高,哪種動物矮,或直接帶小兒到動物園實地比較一下,也可看動物的畫片,如小烏龜和小兔子,小猴子和長頸鹿,誰高誰矮?若小猴子爬到高高的大樹上,是不是比長頸鹿更高了?
(4)指導小兒觀察事物的特徵,有助於隨意注意的形成和發展。
帶小兒觀察動物、自然景物,如"小貓在吃什麼?","它怎麼叫?","小鳥在哪裡?",自然:"紅色的花在哪裡?""聞聞看什麼東西香香的?"。
2、記憶力的培養。
(1)詞彙記憶。
成人在講述孩子較熟悉的故事,或教小兒念他熟悉的兒歌,或唱他熟悉的歌時,有意識地停頓下來讓孩子補充,由簡到難,開始讓孩子續上單字,以後可逐漸讓孩子續上一個詞、一句話這既可促進記憶力的提高,還可發展小兒的語言能力。
(2)實物記憶。
讓小兒回憶起不在眼前的實物,可給孩子一件玩具,讓他注視您將玩具放到盒中,蓋上蓋子,讓他說出盒中玩具的名稱。
3、1歲半以後應在孩子的遊戲中增加一些較為複雜的內容,促進小兒思維發展。
(1)比較大小。
用套蛋、套塔、或大小不同的紙盒等玩具,教小兒依尺寸的大小,將小尺寸的套入大尺寸的玩具中,讓孩子在遊戲中進行比較、概括、並做簡單的分析。
(2)按顏色特徵將物體歸類。
在遊戲中,成人可讓孩子他在各種顏色的物體中,將指認顏色的物體找出來。
在遊戲中,還可以讓孩子按顏色分別放置物體。
例如,將紅色的木製小球放到紅色盒子中,而將藍色的小球放到藍色盒子中去等等。
(3)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教小兒用小錘子將小木板釘進潮濕的沙土中,用木棍將手拿不到的環拉到跟前等。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1)模仿遊戲。
遊戲能促進孩子創造性想像的發展。
成人可指導幼兒模仿日常生活情節的遊戲,開始可由成人設想遊戲的內容指導幼兒遊戲。
(2)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孩子繪畫,不僅可以發展孩子認識事物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發展手部小肌肉活動的能力,也有利於對孩子進行審美教育。
進而可以逐步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感受藝術美、自然美和社會生活美的能力。
繪畫還可培養幼兒獨立活動和專心作事的好習慣,促進智力的發展。
(3)培養聽音樂和欣賞音樂的能力。
音樂可以給人以美的感受,擴展幼兒對周圍環境中各種不同事物的想像力,促進幼兒情感和智力的發育。
小兒出生後的第一年是其音樂能力發展的起點,可通過培養孩子區分音的高低、音的長短、力度、音色、節奏、旋律等能力,來培養孩子的音樂感受力。
熟悉的歌曲、有趣和有節奏的樂曲能發展幼兒的音樂想像力。
聲明:中國嬰幼兒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來源: http://www.baby-edu.com/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扶欄上、下樓梯。
訓練小兒學習上、下樓梯。
訓練上下樓梯時,開始選擇的樓梯不要太多層,以便於孩子能夠較順利地上完樓梯,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2、跑步練習。
家長可通過遊戲來訓練小兒跑步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如靈活的向前跑,轉彎跑。
3、通過遊戲、手工、鼓勵小兒做力所能及的事,促進手動作的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1、白天睡眠的次數逐漸減為1~2次,可根據作息制度,將小兒白天的睡眠安排在午飯後,睡眠時間為1.5~2小時。
孩子改用新的作息制度需要有一個過程,家長可根據自己孩子的身心特點,逐漸使小兒的作息時間向新的制度過渡。
2、可安排孩子每日早、中、晚三餐主食,在早中餐及中晚餐之間各排一次點心。
培養孩子進餐的正確姿勢,教會幼兒正確使用餐具,不要邊玩邊吃,不要在飯桌上引逗孩子大笑,以防嗆咳窒息,飯後不要讓孩子做劇烈活動,可讓孩子輕微安靜地活動半小時,避免嘔吐。
3、培養幼兒愛護玩具的習慣。
4、教小兒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對於幼兒來說,學會任何一種新的本領都是一件複雜的事。
成人要幫助孩子減輕掌握這些新技能的困難。
成人要有耐心,使孩子能順利地掌握構成技能的一個個動作。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與人交往。
此時期的小兒已有了語言,可以較多的和人交往,要教育小兒初步懂得與人交往中一些簡單的是非概念。
2、幼兒在1歲半後,言語發展會突飛猛進,他們不僅重複成人說的言語,而且想要自己說出周圍東西的名稱。
語言來源於生活,家長應常帶小兒到戶外、公園去玩,鼓勵他與人交往,並引導小兒仔細觀察遇到的事物,告訴小兒他遇到事物的名稱和特點。
回家後,要他回憶在外面接觸的人,看到的東西,並儘量幫他用較完整的話敘述出來。
這樣,不但豐富了他的語言詞彙,而且鞏固了記憶,增長了知識。
2~2歲半小兒早教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
(1)觀察事物的特性。
①比較形狀。
用一些不同形狀的積木,也可用硬紙板剪成不同形狀的紙卡,教小兒學會認識圖形,如圓形、方形、三角形等,懂得選擇同樣的圖形進行匹配。
②比較遠近。
培養孩子遠近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可用含遠近的詞引導孩子行為,加強對遠近概念的意識,如"和媽媽靠近點"。
還可在遊戲中,教小兒領會遠近的意思。
③培養孩子觀察的更全面,這樣孩子可擴大觀察的範圍,促進思維的發展。
帶孩子到戶外觀察,教小兒學會先觀察周圍總體概況,再集中觀察某一特定的事物。
(2)發展幼兒注意力
要注意培養幼兒注意的持久性,集中性。
2、記憶力的培養。
(1)複述話語。
隨著小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可讓孩子複述成人的話語。
可從簡單的短句開始,然後教長一點的句子如背誦歌詞、兒歌、古詩等,以促進小兒記憶能力的提高。
(2)數字記憶。
雖然此時小兒對數的概念還不清楚,但機械記憶能力強,通過數字記憶練習,可強化小兒機械記憶能力,如可教小兒記門牌號、電話號碼、歷史年代等各種數字材料。
3、思維能力的培養
(1)培養幼兒對因果關係的認識。
讓孩子看看吹風能使小風車旋轉,還能使臉盒裡的水出現波紋,將肥皂水吹出五顏六色的肥皂泡。
這可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其學習探究的熱情,促進認知發育。
(2)歸類練習。
可教小兒根據事物的某些性質練習分類。
可按聲音分類,將能發出聲音和不能發出聲音的東西歸類,還可按顏色、形狀、大小、用途分類等等,以提高小兒歸納、概括的能力。
(3)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意造成一些明顯的錯誤,讓孩子去發現,並鼓勵他說出錯誤所在及解決辦法,以培養小兒分辨問題的能力。
聲明:中國嬰幼兒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來源: http://www.baby-edu.com/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1)表演遊戲。
可根據故事或童話的情節和內容,讓孩子表演,在表演遊戲中,小兒可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繪畫。
通過繪畫可以提高小兒手眼動作的協調性。
引導小兒根據自己對周圍世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認識,仔細觀察自己所畫圖畫的構圖,看看由這些粗細不同的線條搭配成的圖像輪廓是否像要畫的事物。
(3)音樂。
幼兒兩歲時就具有聽成人有表情唱歌的能力,聽歌曲可大大豐富幼兒的音樂聽覺感受性。
教幼兒留心聽歌曲旋律的同時,還要教他留心聽歌詞。
引導小兒注意樂器發出的聲音表現的意思,讓孩子根據歌詞、旋律,構思與樂曲相符合的音樂形象。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獨自上、下樓梯練習。
用玩具在上逗引或鼓勵小兒上樓,使其能不依靠家長或欄杆自己上、下樓梯。
可選擇無扶手、只有3~4層的階梯練習。
2、雙足跳練習。
成人可牽著小兒兩隻手,教小兒蹦跳,逐漸訓練小兒不要扶持,雙足能同時抬起跳離地面。
但是,不應當讓孩子過分迷戀於跳躍(特別是從高處跳下),因為幼兒在這個年齡段還沒有形成腳弓,過多的跳躍有可能形成平足。
3、兩歲後可讓幼兒學做主動操。
4、繼續讓孩子多做動手遊戲,發展手部動作。
可用積木搭樓房,和孩子玩比賽拾物的遊戲,比賽用繩子串珠的數目,學習用筷子來取東西,摺紙等等,發展手部動作。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繼續鼓勵小兒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良好的睡眠、飲食、衛生等習慣和愛勞動,關心別人的品德。
教小兒自己解開扣子,脫掉衣服,大小便後自己幫忙提褲子,洗手後用毛巾擦乾手並將毛巾放回原處,自己用勺進食,遊戲結束後將玩具收拾放回原處等。
還應鼓勵小兒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這對將來智能發展和學習關係有較大促進作用。
如小兒搭積木不成功,要求成人幫助,成人應鼓勵小兒再試一試,而不要馬上伸手相助,當孩子重複多次嘗試成功時,應鼓勵表揚孩子。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與人交往:訓練小兒和別人一起玩合作遊戲,使小兒在遊戲中懂得遵守一定規則,相互合作,團結友愛。
多帶小兒接觸社會,教會小兒有禮貌地稱呼周圍的人。
2、利用各種機會擴大幼兒的詞彙量:如帶小兒上公園時,給他講他所看到的花草樹木的名稱,等等。
教小兒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意思,可經常讓小兒看圖片,給他講簡短故事,教他說歌謠。
隨著幼兒理解能力的加強,在適當的時候,可教孩子掌握一些比較抽象的時間名詞、方位名詞的用法,如"今天不去姥姥家,明天才去。
","剛才你吃了一塊糖,現在別吃了。
","你在前邊走,爸爸在後面跟著你"等。
並經常在話語中使用常用代詞"我、你、他(它)、我們、你們、他們、自己、咱們",使孩子逐漸理解各個代詞的指代關係。
教小兒使用表達動作的詞,如"你拿著"、"扶著我","我領你走"、"抓住我的手"、"他們在踢球"、"上醫院扎針"、"用手拍球"。
還可以通過說"不能一邊吃,一邊玩","我有手和腳",等等,讓孩子掌握"一邊……一邊、也、以及、和、同、跟"等連詞的用法,使孩子能準確、完整、連貫地表達意思,這對於提高小兒的交流能力起了很大作用。
3、培養小兒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情感:此階段小兒已形成了最基本的道德情緒,對成人的讚許會出現滿意的情感,對成人的譴責會產生羞恥的情感。
開始能辨別簡單的是非行為。
家長在進行道德教育時,除了以身作則外,還要激發兒童對符合社會道德的行為產生愉快、自豪、羨慕、嚮往的情緒體驗,而對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表示厭惡、羞恥、蔑視。
及時表揚孩子好的行為批評糾正孩子不良行為習慣。
教育孩子愛護玩具,有禮貌、不亂扔果皮、主動收拾玩具、公園的花不能摘、不隨地大小便,等等。
要從小發展幼兒的美感,使他們學會看到美的東西會感到愉快,審美能力。
2歲半~3歲小兒早教訓練方案
一、認知能力的培養
1、觀察能力的培養。
(1)觀察事物的特性
①比較長短。
也可在紙上劃線段,教小兒比較長短。
還可比較長褲和短褲,長袖衫和短袖衫,長鉛筆和短鉛筆,長凳子和小方凳等。
②比較厚薄。
讓孩子拿一本小畫書,你拿一本更厚一點的書,同孩子比較,說"我的書比你的書厚"。
"你的書比我的書薄"。
然後,鼓勵孩子尋找一本更厚的書,孩子就可以說上邊的話,其後你再找一本更厚的,依此類推。
以後可以倒過來玩,"我的書比你的薄。
""你的書比我的厚。
"這種遊戲也可以用於比較被子、衣服等其他物品。
③綜合比較。
引導孩子善於發現近似事物中的不同點和不同事物中的相似點,來培養小兒觀察比較的能力。
(2)發展幼兒注意力。
教小兒按成人的指示、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或一種遊戲。
成人提示任務越具體,就越容易引起幼兒集中注意,明確注意的目的,在兒童完成作業時成人可不斷給予幫助,讚許,鼓勵幼兒正確的行為,表揚孩子的成績。
可利用比賽的形式,激發幼兒積極性,鼓勵他集中精力。
聲明:中國嬰幼兒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來源: http://www.baby-edu.com/
2、記憶力的培養
(1)利用遊戲培養記憶力。
將幾種幼兒熟悉的玩具,如小動物、汽車、球等擺在桌子上,請小孩說出玩具的名稱,然後用布把玩具蓋上,成人從蓋布下取走一個玩具,再將蓋布打開,讓幼兒看一看,少了什麼玩具。
也可以地上放幾個圈,每個圈中放一個小動物玩具,表示小動物的家,然後讓幼兒記住每個動物家的位置,並請小動物出來玩,最後再叫幼兒將小動物逐個送回"家"--即原來的位置。
(2)圖象記憶。
讓孩子看一張畫有數種動物的圖片,限定在一定時間內看完,開始時時間可長些,逐漸減少看的時間,然後將圖片拿開,讓孩子說出圖片上有哪些動物,如果孩子記住的不多,還可以教他使用一些記憶的方法如,有翅膀、能飛的有哪些?
(3)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小兒記憶。
如小兒遊玩回來,讓孩子回想一下玩了什麼東西,遇上了什麼人,經過了什麼地方,等等。
還可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小兒按成人說的先後次序去做,逐漸可用語言指導小兒按指令先後做更多的事情。
3、思維能力的培養。
(1)學會數數並理解數量的概念。
(2)利用語言促進思維。
幼兒在多樣化的活動中發展了直觀具體性思維,並有了簡單的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學會對各種物體或現象進行簡單的比較、概括。
並確定它們之間的聯繫。
可經常用 "為什麼?"、"在哪裡?"、"幹什麼?"、"怎麼辦?"等,引導小兒思考。
(3)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孩子預想事情的結果,從而教會孩子去思考、推理並學會應當怎樣做,如冰糕一直拿在手中會怎樣?讓孩子先預想一下事情的結果後,做做實驗看看。
4、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1)角色遊戲。
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能力的加強,孩子逐漸能理解並模仿人們之間的關係。
此時可引導小兒做扮演角色的遊戲,可以讓他注意現實生活中角色的特點,來豐富他的遊戲情節,如上公共汽車觀察售票員是怎樣工作的?到理髮店理髮,留心觀察理髮師的一舉一動,等等。
(2)繪畫。
在幼兒能畫出一些線條和形狀後,成人可引導小兒將他所畫的東西同實物作比較,這樣孩子會更有興趣在繪畫中想像、構圖。
(3)音樂。
培養孩子聽音樂和欣賞音樂的能力。
教孩子理解歌曲的內容,感受歌曲的思想感情,並要求孩子在唱歌時用歌聲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想像歌曲提供的音樂形象,從而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二、動作能力的培養
1、獨腳站立練習,兩腳可交替訓練,使雙下肢力量均衡:開始時小兒可能要扶著人和物才能抬起一隻腳,逐漸地訓練小兒不依靠人和物自己能夠單足穩定地站立幾秒鐘,並逐漸訓練小兒單足獨站由幾秒到10秒左右時間。
可用競賽的形式鼓勵小兒,使小兒能夠逐漸地較穩定地單腳支撐。
2、跳高、跳遠練習:可在地上放一張紙或劃二道線,要求小兒向前跳時不能踩到紙張或線內,調節紙張或兩條線的寬度,訓練小兒向前跳躍的距離。
還可訓練小兒跳高,可在地面上設置有一定高度的障礙物,如一本書或一塊磚,讓小兒跳越過去,並逐漸地增加難度,如再加一本書或一塊磚,變得更高;或兩本書或兩塊磚平放,變得更寬,讓孩子練習。
要注意孩子的安全,給予適當的防護。
3、發展動作協調能力:泥塑、拼貼畫,既可發展小兒手動作的靈巧性,還可促進小兒想像力和創造力。
教會孩子搓、揉、壓、卷、捏等動作,並在此基礎上塑造各種物和人的形象。
家長可適當給於指導和幫助,從容易的形象學起,以發展小兒的想像力,創造力,提高動手創造的能力。
三輪童車是這個年齡段小兒特別喜愛的玩具,騎三輪童車既增強孩子的體質,又培養小兒膽大心細、集中注意力的良好習慣,還可以藉此訓練小兒動作的協調性、敏捷性和良好的反應能力,並能幫助小兒理解交通常識。
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教小兒練習自己穿衣服,認識衣服的前後,並試著穿好衣服,扣上簡單的扣子。
脫衣服時,先自己解開扣子,再脫掉衣服。
可用一些較寬鬆的外衣先讓孩子練習,一般小兒先學會脫衣褲,再學會穿衣服。
還要教小兒試著自己穿鞋子。
教會小兒能夠明確的表達要大小便,可訓練小兒自己脫褲子蹲盆或上廁所,教小兒如何才能不弄髒褲子,並教小兒在中午和晚上上床睡覺時知道先去廁所。
四、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1、與人交往:可教小兒與其他孩子一起做集體角色遊戲,通過這種遊戲培養孩子建立起與同齡人的關係。
在指導孩子們玩角色遊戲時,家長可幫助幼兒分配遊戲的角色,教幼兒如何遵守角色的各項義務,在角色遊戲中領會人與人的交往和聯繫,豐富生活經驗。
例如,扮演保育員的孩子,應該溫和地和孩子說話,給他們玩具,哄他們玩等,而扮演託兒所孩子的,則要認真聽"保育員"的話。
2、發展語言能力:鼓勵小兒自己敘述一些事情,如 "今天做了什麼?","上公園看到了什麼"等,讓他複述故事,講述圖中所描繪的內容。
教小兒記住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父母的職業、單位,自己的年齡等。
3、培養小兒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情感:孩子的道德評價能力是在大人的影響下形成的,開始他們常常只是重複父母或老師的看法,以後才慢慢地學會獨立分析。
教育孩子文明禮貌、團結友愛、尊重長輩、尊重老師、愛祖國、愛勞動、正直善良、富於同情心,教孩子遇到困難應努力克服並培養孩子學會從生活中獲得美的感受。
寶寶的說話遊戲訓練?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大人注重小孩的培養。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對於嬰幼兒來說,從肢體動作,表情枯燥的情緒變化,到學會使用語音來表達個人需求,是每個孩子必須要學會的事情,每一位父母都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