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聰明,用心培養好這3種特質對孩子的成功更加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的一生是一個長跑過程,聰明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真正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脫穎而出的是孩子的性格特質。

好的特質是孩子一生的隱形財富,擁有自信心、專注力和責任感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出類拔萃,獲得成功。

自信心

自信是孩子面對挫折的保護傘,也是孩子贏得機會的敲門磚。

作為父母,我們要讓孩子保持自信,面對任何人和事物都能做到不卑不亢。

如何培養孩子自信呢?美國丹佛大學自尊研究心理學家蘇珊·哈特(Susan Harter) 說,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支持和關注,會帶來孩子的高自尊和積極的自我關注。

卡拉媽咪這裡教給大家一些方法,自信心需要父母對孩子從小、長期培養。

1、善用表揚

表揚是一門學問,尤其是對孩子。

正確的表揚應該是以過程為導向,而不是以結果為導向

比如孩子拿了獎,與其說「太棒了,你拿了第一名耶」,不如說「你今天的表現完全配得上你的練習和付出,媽媽為你感到驕傲!」。

表揚要適度,不要讓孩子產生自滿的情緒,同時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最看重的不是結果,而是孩子努力的過程。

表揚需要父母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有針對性的表揚,而不是一味地對孩子說「你真棒」。

媽媽們表揚孩子時最好描述具體的事情,並指出做這件事情為什麼值得表揚。

比如對孩子說「你把玩具收拾得真好,家裡看起來整潔多了」「你吃飯吃得很乾凈,一點都不浪費,真乖」。

表揚孩子切忌浮誇、切忌空泛,幫助孩子找到閃光點,培養孩子信心才是表揚的目的。

2、引領孩子成功

自信源於對自身價值的肯定。

父母應該從小給孩子設立一些易於實現的小目標,讓孩子親自去成功實現它,這對孩子的自信培養很有幫助。

比如給孩子定個有趣的小目標,每天按時餵養小金魚、幫助媽媽拿東西等等,在孩子成功後,給與孩子及時的正向反饋,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是有意義的。

成功不在乎大小,小事情的成功也可以讓孩子獲得巨大的成就感和信心。

3、經常鼓勵

有時候我們因為害怕影響孩子自尊和自信,拒絕讓孩子嘗試、冒險。

這是不對的,失敗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坎,重要的是如何面對失敗,父母應該從小讓孩子學會面對失敗。

有效的鼓勵,可以讓孩子即使面對失敗也能保留自信。

鼓勵不僅僅要告訴孩子「沒關係」,還要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和媽媽非常認可孩子嘗試過程中付出的努力。

同樣的,鼓勵也要以過程為導向,媽媽們在孩子嘗試過程中,應該多關注孩子努力的過程及收穫,讓孩子感覺到失敗也不是那麼可怕的一件事。

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自信面對下次嘗試。

4、給孩子更多機會展示自己

父母需要注重培養孩子在公眾場合的自信,這樣孩子長大後才不會面對大場合時「露怯」。

多給一些孩子平時展示自己的機會,比如孩子會背一首詩、會唱一首歌都可以讓孩子在親戚朋友面前展示,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培養孩子在更大的舞台上演講、才藝展示等等。

不管是人多還是人少的展示,都要給與孩子鼓勵和讚揚,成功的展示經驗可以讓孩子更加從容面對人群,更加自信!

專注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兒童的專注力水平,是導致學習差異的主要原因。

世界上各領域的精英普遍能夠在一件事情上堅持,做到絕對專注最終獲得成功。

對於孩子而言,我們從小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可以有效地提高他們以後學習、工作的效率,從而實現自己的領域的成功。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呢?

1、給孩子自由主導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心理與腦科學專家曾經做過一場關於孩子專注力的研究,通過在孩子玩玩具時三組父母的不同表現,對比父母的不同行為對孩子專注力的影響。

第1組是父母主導模式:父母教孩子怎麼玩玩具;第2組是父母忽視模式:父母讓孩子自己玩,與孩子無互動;第3組是孩子主導,父母輔助模式:父母讓孩子自發地玩耍,在孩子需要幫助時給予孩子指導。

實驗表明:第3種模式下孩子的專注力時間是第2種的4倍,是第1種的2倍。

父母對孩子過多的干涉往往是孩子專注力不夠的「元兇」,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作為父母應該學會引導孩子,尊重孩子的意願。

如果頻繁地打斷孩子,主導孩子做法會挫敗孩子的信心及專注力。

讓孩子自主動手,尊重孩子的嘗試會給孩子更好地專注力培養。

2、學習任務定量

作為父母為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還需要幫助孩子設立一些小目標、小挑戰進行自制力的練習。

在學習上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學習任務,在孩子完成後給予鼓勵或正向反饋,合適的計劃可以讓孩子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磨鍊孩子專注力。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鍛鍊專注力的遊戲,比如朗讀一個故事讓孩子統計故事中某個詞出現的頻率、玩拼圖小遊戲等等。

設立目標再努力去實現,這樣的習慣一定可以讓孩子受用一生。

3、培養業餘興趣愛好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應該儘量挖掘孩子的興趣愛好並加以培養。

孩子不喜歡書法繪畫,但孩子可能喜歡游泳跆拳道,作為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喜歡什麼,再適當的引導。

有興趣作為支撐,可以讓孩子長期學習某項愛好,不僅讓孩子掌握了一門特長,更加培養了孩子持續學習的專注力。

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愛好特長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專注力,更能提升孩子的綜合競爭力。

4、父母言出必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行為都能影響孩子不成熟的世界觀、人生觀。

尊重我們自己說過的話,信守對孩子的承諾。

如果我們對孩子言行不一,不僅會失去孩子對我們的信任,還會讓孩子缺乏誠信。

即使是很隨意的話也不能隨便說說,因為那些對我們來說無所謂的事,對孩子而言可能非常重要。

我們做到了言出必行,才能讓孩子學到言出必行。

言出必行的孩子更有專注力,對目標也有更強的執行力。

責任感

責任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培養孩子責任感就是教孩子承擔責任,關心他人。

擁有責任感的孩子更易贏得別人尊重,成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企業家。

如何培養孩子責任感呢?

1、培養孩子主人翁意識

父母要從小給孩子灌輸主人翁意識,讓孩子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

家長不能對孩子過度保護,要讓孩子從小參與到家庭活動中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分派給孩子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告訴孩子作為家庭的一份子都應該為家庭付出。

在這個過程中,要善於引導,告訴孩子做這些事的理由,並通過表揚、鼓勵等方式對孩子表示肯定,父母生病的時候,也應該讓孩子學會照顧父母。

2、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

當孩子犯錯時,我們應該要求孩子對自己犯下的錯誤負責。

這樣不僅有助於培養責任感,還能幫助孩子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積極自律的觀念和習慣。

如不小心損壞了別人的物品,父母不能盲目代替道歉,而是要讓孩子知道,是由於自己的過錯才造成了這種後果,應該道歉並承擔相應的賠償。

3、積極放手讓孩子做決定

父母可以在一些小事情上面積極放手,讓孩子主導策劃。

比如周末郊遊,可以讓孩子制定郊遊路線、購買郊遊需要的物資,父母可以在過程中輔助孩子,這樣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以及作為家庭一份子的責任感。

積極讓孩子及做決定,可以讓孩子積極動腦,並養成獨立自主的性格。

4、學會向孩子示弱

弱的力量有時候遠遠大於強,懂得示弱的父母最充滿。

在一起《媽媽是超人》,胡可把安吉和小魚兒叫到跟前,一臉疲憊地對兄弟倆說:「今天媽媽非常非常累,有一些工作需要你們來完成,可以嗎?」於是安吉不僅承擔了照顧弟弟和買菜的重任,還帶著弟弟做家務、疊衣服,儼然一個有擔當的小男子漢。

父母適當在孩子面前示弱,偶爾犯「懶」,其實是給孩子機會去長大和學會堅強,也讓孩子有一種被需要的感覺,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責任心,孩子通過勞動也親身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懂得感恩。

相比於聰明的天賦,卡拉媽咪一直認為擁有自信心、專注力和責任感的孩子在人生這場長跑中更易獲得成功。

你覺得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最傷孩子的話,你說過幾句?

在生活中,我們明明是為了孩子著想,可是嘴巴卻非常不誠實地說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話,摧毀著孩子的自信,也破壞著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造成彼此之間深深的隔閡。下面的這10句話就非常傷害孩子的身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