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另一個你,糾錯的同時是否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東方大愚童書

給3-12歲孩子的學習樂園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多行為在家長身上都可以找到原因的,最近小編在facebook上看到一組非常火的家庭教育漫畫,一起跟大家分享,希望對父母能夠有所啟發。

關於打擾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故意打擾你,那是因為你和他缺乏親近和親密感。

關於撒謊

如果你的孩子撒謊,那說明你曾經對他犯過的錯誤反應過度。

關於自信

如果你的孩子缺乏自信心,那是因為你給他們的建議多過了鼓勵。

關於堅持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堅持自我,那是因為從小你就時常在公共場所教育批評他們。

關於貪婪

如果你為孩子買了許多東西,可他們還是會去拿不屬於他們的物品,那是因為你未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真正想要的。

關於懦弱

如果你的孩子很懦弱,那是因為你總是提前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別包辦他們成長道路上的所有障礙。

關於嫉妒

如果你的孩子嫉妒心很重,那可能是因為你總是拿別的孩子和他們比較。

關於易怒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氣,那是因為你給他們的讚揚不夠,他們只有行為不當的時候才能得到關注。

關於尊重

如果你的孩子不會尊重別人的感受,那是因為你總是命令他們,不尊重他們的感受。

關於忸怩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神神秘秘,忸怩不安,那是因為你總是愛打擊他們。

關於粗魯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行為粗魯沒有禮貌,那其實是從家長或者身邊的人那學來的。

青春期孩子,跟爸爸媽媽總會有代溝。

我們應該承認,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背後,也一定會有一對有問題的爸爸媽媽,父母和孩子在青春期時的溝通很容易遇到問題,那麼溝通注意技巧是很必要的,反思也很重要。

這些都是我們孩子最真實的呼聲,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是時候好好反思一下,你真的給到了嗎?

那麼,家長們該如何做才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走進他們的世界呢?

與孩子溝通的4個注意項

1

不要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

家長們太喜歡做主包辦,勞心勞力的結果卻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還要受到埋怨。

父母們往往忽視了一點,他們自以為是在替孩子考慮,實質上是一種對孩子選擇權利的剝奪,更是一種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最直接的表現。

家長因為經驗豐富,他們對孩子的「安排」很多時候確實是捷徑,可這種未經孩子認可的捷徑恰恰不是孩子們需要的,這種需要即是主觀的獨立性體現,更是孩子客觀成長的必要條件。

家長說是為孩子好,孩子說家長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家長說學這個今後有前途,孩子卻說「不喜歡,沒興趣」。

無論是在指導學生選擇興趣愛好也好,還是以後選擇報考的學校也好,家長一定要記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要交流不要專制,要溝通不要獨裁」。

受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孩子們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準確、不恰當的成分,家長不要俯視,而要平視,要以溝通與協商的方式求同存異。

當孩子發現父母能尊重自己時,他們也是會講理的。

2

要承認自己有不如孩子的地方

跟孩子們學——這是老師和家長都應該樹立的意識,而且絕不僅僅是體現在「兒子,你教我學學電腦」,「女兒,這DVD怎麼看」這樣簡單的「討教」上,而是要求我們成年人在與孩子們人格平等的前提下真正承認孩子們的優勢與長處。

承認在社會急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某些不適應甚至是落伍;承認我們在教育孩子不犯錯、少犯錯的同時我們也在不自覺的犯著錯誤。

所以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虛心一點,只會更加贏得孩子們的信任。

現在的孩子接收新鮮事物的速度太快,能力太強。

3

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

我們一直在提,要和孩子平等對話,平等溝通。

家長們想和孩子實現有效溝通。

可什麼樣的的方式是孩子能接受,家長能做到的溝通方式呢?

有研究表明,與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是最能夠體現平等原則的溝通手段。

反觀現在的家庭溝通方式,特別是對於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及其所在家庭,效果十分不理想。

其一,家長與孩子交朋友的目的不明確。

說的直白一點,很多家長「屈尊」與孩子交朋友、平等對話的目的,還是要教訓孩子,還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複製、粘貼到孩子的腦海里。

這種完全專制的指揮不得不說也是孩子的悲哀。

他們應該有形成自己獨有價值觀的機會。

家長與孩子交朋友,首要目的不是去影響、教育,而是要理解、傾聽。

其二,固化思維限制了與孩子正確的交流。

細節決定成敗,同樣細節決定溝通效果。

溝通是一個細緻的不能更細緻的教育行為,要細到每一段話,每一句話,每一個詞,每一個字。

各位家長,當你要向孩子明確表達讚許或警告的時候,甚至需要注意您每個字的音調。

網上流傳這樣一個非常棒的例子,一期電視節目中,主持人請嘉賓作為母親「對兒子說點什麼」,嘉賓說:「兒子,不要生活在媽媽的陰影里,我希望你更出色,希望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主持人馬上糾正道:您應該說『兒子,你真棒,在媽媽心裡你是最優秀的,我相信你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這寥寥幾字之差,所表達的期許是有多大的不同啊,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又會有多深刻、多深遠啊!

嘉賓的話是居高臨下的希望,主持人的話卻是朋友式的讚美;前者是一種指導,後者是一種鼓勵;兒子聽了媽媽的一番話會自愧不如,繼續生活在媽媽的陰影里,而主持人的那一番話如果是媽媽說的,會給兒子一種激勵,增強他走出媽媽陰影的自信。

上述兩點是造成孩子與家長溝通矛盾的兩個主要方面。

只有以信任為前提,孩子才肯向家長傾訴,家長才有傾聽的機會,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家長們切記,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小就認為他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

要記住,孩子的敏感性是天生的,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性尤其強烈。

傾聽是為了了解孩子的需求,那麼在有效傾聽後,就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完全照搬家長的方案,家長要有妥協,要有商量,要給彼此餘地。

4

多誇誇孩子,賞識是教育的一部分

我總結對孩子的誇獎和讚美必須有兩個前提:

一是家長本身具備基本的道德素質,明辨是非美醜,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二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實施賞識教育,否則孩子長到十五六歲家長突然一賞識,孩子還真可能由於不習慣而拒絕接受。

所以請家長們要充分認識到,賞識教育考驗的不僅僅是孩子,更是家長自身。

孩子能否做出值得賞識的事,需要家長以正確的價值觀加以引導;同時孩子正確的行為能否第一時間得到最及時的賞識,更需要家長的發現和肯定。

賞識教育更不能僅僅持續一時,而要長期堅持,行程規律,有慣性。

否則會讓孩子產生疑惑,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那麼如何在生活中,把賞識教育落到實處呢?

,全力發現閃光點

有句老話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秉持的一種教育態度,希望子女成才,成大才的美好願望。

那麼,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把這種願望落在實處,不能僅僅提一個宏大的目標,就想著孩子能成為藝術家,成為科學家,成為歌唱家。

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

,及時發現優點,及時肯定。

只要孩子們有優點,就會有收穫的時候,是金子總要發光。

作為有心的家長不但要去發現孩子的優點,而且要及時給予肯定,尤其那些有點自卑的孩子,家長更應該告訴他們:「你的這個優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我為你驕做」,「你有這方面突出的才能,加油,你一定能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把孩子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或者長期被老師和家長忽視的優點、優勢挖掘出來並加以肯定,對增強孩子的自信十分有好處。

,不要吝惜表揚。

賞識教育的核心是愛,實質是認同,外在表現就是表揚。

對孩子的愛是老師、家長們不曾動搖的基礎,這點毋庸置疑。

而認同則像前文提到的,不僅僅關注學習成績,要通過孩子品質、習慣等多方面的觀察,找到閃光點,並以此作為激勵,促進孩子學習、品德全方面發展。

而這一切都將以表揚為紐帶,完美的連接起來。

表揚即是連接孩子各方面品質的紐帶,更是賞識教育的起點和落腳點。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固然不忍心傷害孩子,但又為何不能用最優美的語言去讚賞、誇獎、表揚他們呢。

,杜絕一味批評。

請家長記住,對孩子的教育要有訓誡、批評,但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評,是會起反作用的。

當然,這絕不是反對或者拒絕使用批評這種教育手段,特別是對於違反價值觀、違反原則的事,該批評還得批評。

但請家長們注意,我們的孩子確實還小,他們的自制能力還比較弱,自我檢討的能力也不健全,甚至經常犯同樣的錯誤,在同樣的地方摔跟頭。

我們要正視這樣的事實,接受這樣的現實,因為我們也是從這樣的階段走過來的。

這就要求我們在面對孩子略顯幼稚的行為時,有更強的包容心,以引導孩子糾錯、改正為目的,以傳遞正確做法為根本,杜絕一味批評而沒有正確引導。

正處於青春期或即將步入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們,對於和孩子的有效溝通,要重視但不要畏難,心中堅定地相信我的孩子是優秀的,積極溝通,相信孩子與您一定無話不談。

/ End /

內容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出處所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