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給寶寶穿衣 家長要注意四大原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天氣漸涼,寶寶們該怎麼穿?這是讓很多媽媽傷腦筋的事。

穿少了,寶寶容易凍感冒;穿多了,寶寶容易出汗、生痱子,甚至出現捂熱綜合徵。

而且,寶寶的活動能力亦會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尤其是正處於大運動發育期的寶寶,更會受到影響。

這裡小編要告訴家長們的是,秋季寶寶穿衣,要遵循四個原則:秋凍、頭涼、腳暖、肚暖,最好別給寶寶穿高領毛衣、絨衣和羽絨棉服。

訣竅:摸寶寶的頸背部和雙手

寶寶通常會在3~4個月時學翻身,6~7月時學獨坐,7~10月時學爬,如果穿衣太多,寶寶自然會出現大運動上的不同程度的落後。

如何判斷寶寶的衣量是否合適?教給年輕的父母一個訣竅,那就是摸寶寶的頸背部和雙手。

當寶寶的頸背部溫熱無汗或微汗,雙手溫暖,是最適合的穿衣狀態。

如果頸背部無汗,雙手冰冷,可適當加衣一件。

如果頸背部出汗,不論手溫或涼,均提示衣物過多。

」她說,一旦發現寶寶的衣服被汗浸濕,最好儘快更換。

原則:秋凍、頭涼、腳暖、肚暖

現在氣溫逐漸降低,寶寶的穿衣應掌握四個原則:春捂秋凍、頭部要涼、腳底要暖、臍周上腹都需保暖。

秋凍:秋季氣溫逐漸降低,可開始對寶寶進行耐寒鍛鍊。

寶寶穿的衣服能保持頸背部及手心溫暖,手指微涼,是最合適的「衣量」。

同時,隨著天氣變冷,可緩慢地增加衣物,即可鍛鍊寶寶的耐寒力,又可避免風寒感冒。

頭涼:寶寶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有1/3是由頭部發散的。

因此,寶寶頭部並不需要戴帽子,上衣也可相對輕薄,這樣更有利於寶寶保持神清氣爽。

腳暖:人體的腳部皮膚神經末梢豐富,是對外界最為敏感的地方。

因此,寶寶可適時選擇長褲,並穿上襪子。

這也是「上薄下厚」的穿衣原則。

肚暖:當冷空氣直接刺激腹部時,寶寶通常會出現胃納差、厭食、腹痛、嘔吐甚至腹瀉等。

因此,讓寶寶肚暖很重要。

秋季時,選擇寬鬆稍長的上衣,穿上長褲,可避免寶寶肚子受涼。

此外,睡覺時圍上肚兜,也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提醒:別給寶寶穿高領毛衣

在秋天,寶寶的貼身衣物,棉質為最佳。

化纖衣服不要貼身穿。

因為化纖衣服易產生靜電,會加重皮膚的乾燥感,而且化纖衣服透氣性差。

在衣服的選擇上,貴暖不貴多。

褲子最好選擇寬鬆的長褲,且以棉質為首選,褲腰可採用寬橡筋,讓寶寶穿著方便舒適。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給寶寶穿高領毛衣或絨衣,雖然高領衣可抵抗風寒,但容易引起頸部瘙癢甚至蕁麻疹。

對於過敏體質的寶寶,最好不要穿羽絨棉服,因為羽絨服容易誘發皮疹和支氣管痙攣。

六種著裝,寶寶穿衣禁忌

1、不宜穿開襠褲

穿開襠褲的孩子,很容不得易碰破或磨傷皮膚。

地上的細菌及寄生蟲卵很可能從孩子的肛門、尿道及傷口侵入體內,從而使孩子患上蛔蟲病、鉤蟲病或蟯蟲病等,危害孩子的健康。

如果女孩子穿開襠褲,還很容易引起細菌直接感染現象,產生陰道炎、滴蟲病等。

所以,當孩子會說出有排便的要求的時候,最好不要再穿開襠的褲子。

2、不宜穿喇叭型的褲子

喇叭褲臀部很緊,股部太瘦會影響血液循環;而褲腳卻又長又肥的,會影響行走、奔跑或跳躍等活動。

而且繃得太緊的褲襠時常摩擦刺激幼兒的生殖器官,以致影響外生殖器生長發育,或感染引起炎症等。

3、不宜穿粗布和化纖內褲

兒童皮膚又嬌又嫩,粗糙與質地很硬的布料很容易擦傷皮膚,以至感染。

化纖布料容易刺激幼兒皮膚,並發生過敏性皮炎,以至於感染。

幼兒最適合穿白色棉紗的針織品內褲或柔軟的棉布內褲。

4、不宜穿緊身的衣褲

牛仔褲與雞腿褲等之類的緊身褲,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和活動,對骨骼、肌肉及生殖系統都有十分嚴重的影響。

5、不宜穿皮鞋

兒童的骨質鬆軟,生長發育很快,太早給孩子穿皮鞋,會影響腳部的血液循環,影響腳趾與腳掌的生長發育,非常容易導致腳變畸形。

6、不宜穿高跟鞋

兒童中骨的生長發育非常迅速,穿高跟鞋會令趾骨、跖骨變形且變粗,妨礙關節的靈活性。

並還容易引起趾外翻、平足等畸形的發生。

此外穿高跟鞋時,上身向前傾,臀部向上突出,身體的重心落在腳趾上,正常的重力傳遞線就會移位,有礙於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

如果女孩子穿高跟鞋,還會引起骨盆的入口處變狹窄,必將會影響成年後的生育。

(本文內容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高雲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於孩子穿衣打扮 童裝選擇很重要

內容提要:現在的兒童因發育快,比較太早熟,因此有些家長會忽略孩子的穿衣著裝的問題。現在的兒童因發育快,比較太早熟,因此有些家長會忽略孩子的穿衣著裝的問題。以下的幾種童裝穿衣打扮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

這六種著裝,寶寶穿不得!

引導語:從寶寶出生前,爸爸媽媽們就開始為寶寶準備一套套可愛的小衣服。但是有六種著裝是寶寶穿不得的,你知道嗎?1、不宜穿開襠褲穿開襠褲的孩子,很容不得易碰破或磨傷皮膚。地上的細菌及寄生蟲卵很可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