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會撒謊?只能說明你被騙慘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聽說《如懿傳》下半年就要播出了,猛然回憶起好幾年前看的《甄嬛傳》,於是趁著周末無聊重新刷一遍,看到朧月指證皇后娘娘推倒了甄嬛,導致甄嬛小產,皇后竭力辯解,皇上怒不可遏地說「她(指朧月)只有六歲,她能撒謊嗎?」

原諒我不厚道地笑了,皇上您是吃了沒有讀過兒童心理學的虧啊!

有一項針對孩子說慌情況的研究說,2歲孩子中,有30%會撒謊,到了3歲,撒謊率達到50%,4歲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撒謊了。

據說他們在5到7歲會有一個撒謊的敏感期,會嘗試用各種謊言來考驗家長的智商。

所以啊,那些說孩子是不會說謊的人,他們是被騙得有多慘啊!

情景一:

晚上開飯前,快遞送來了一箱子零食,小傢伙掃了一眼飯桌,說自己在幼兒園吃多了,不餓。

然後不知不覺間,他就消滅了半盒奧利奧加一袋薯片。

情景二:

明明溫度計顯示只有28度,他卻說自己很熱,都流汗了,需要吃根冰棍降降溫。

還特意把我的手放在她的額頭上,感覺一個汗濕。

小傢伙,你以為我沒從客廳的鏡子裡看到你在洗手間往頭上弄水嗎,下次做壞事時請記得關上門,好嗎?

情景三:

隔壁家的小男孩,每天從幼兒園帶回家的消息永遠是自己最棒,無論是吃飯、睡覺、拍球、寫字、唱歌、畫畫,全然不顧自己圖畫本上那些看不出明堂的物體,或是作業本上讓人猜不出內容的各種「符」,以及全樓都知道他唱歌跑調。

最搞笑的是奶奶信以為真,跟別的家長炫耀,被揭穿了……

這樣的小伎倆是不是每個家長都遇到過?即使發現了,其實也沒有必要氣急敗壞,覺得孩子變壞了。

因為在成人世界裡撒謊是很嚴重的品行問題,而在孩子的世界撒謊並不意味著他是一個壞孩子,首要的任務是區分無意的說謊和有意的說謊。

小孩子由於認知能力發展有限,很多時候的說謊只是搞不清楚事實,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一個客觀的判斷。

比如像隔壁小男孩那樣,什麼都是自己最好,人家就是覺得自己很好啊,很棒啊!我們小時候也常有那種迷之自信吧?

另外一種情況是他們會把想像中的事情和現實中的事情搞混了,比如小時候大家都會有一個「看不見的朋友」,經常一起玩。

你可能會聽到一個小朋友跟班上的小夥伴們講,他家裡有一艘航空母艦,哪天在家休息時通知大家去玩。

小孩子有時會著迷於衛生間有怪物的說法,經常一邊大喊「有怪物!」一邊飛跑出來,還繪聲繪色地形容怪物長得什麼樣,有時候是藍色的,有時是紅眼睛的,家長往往也會配合地問,有尾巴嗎?是長耳朵還是短耳朵啊?

像這種無意的說慌,或明顯一眼就能看出來在「瞎編亂造」的行為,家長真的不需要生硬地告訴他「不對」、「那是假的」,孩子還會覺得自己明明說的是事實,大人還批評我,寶寶很委屈好不好?!

如果他是趨利避害而編瞎話的話,有意的撒謊,那麼恭喜你,寶貝的思維成長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他不僅能區分出具體事物哪個是你的哪個是我的,連抽象的信息也能辨別出「你的」還是「我的」,還領悟了什麼是「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聽起來很複雜很高端吧?沒事,接下來他會用行為告訴你這是怎麼一回事,你只要「享受」被騙的過程可以了。

有個家長跟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她的孩子前兩天放學回家告訴她,美術老師說讓大家帶48色的水彩筆,而不是她那種36色的。

當時家裡人就嘀咕,有那麼複雜嘛,都懷疑小東西們根本分不細微的顏色差別,而天天背著挺沉的,48色的老師也不怕把孩子累著。

昨天接她放學時看到美術老師,說起這事,美術老師說,根本沒這種要求,24色的都可以。

晚上問起孩子,小東西臉都綠了。

可以說,從「實話實說」到「撒個小謊」是孩子思維能力一種進步,在撒謊的過程中孩子的語言表達、邏輯推理、自我控制能力都會得到極大的發展。

孩子是得到發展了,作為家長這種被騙的感覺很不爽啊,知道孩子騙自己的那一刻,估計大人們就差點原地爆炸了,往往是做了一下午的心理建設,晚上才能跟孩子進行親切友好的交談,而不是爆揍孩子一頓。

而且,萬一這小東西迷戀上了騙人的成就感,騙上了癮,變成了滿嘴跑火車了小忽悠了,可怎麼辦?

為了讓孩子不跑偏,就需要家長的仔細觀察與引導了。

那些無傷大雅的小慌言就隨它去吧,比如,剛剛還活蹦亂跳的她突然說腿疼,想要你抱。

其實她可能只是累了想讓抱抱,或者什麼事都沒有,就是想讓你抱抱,沒有必要揭穿她,就抱唄。

可以跟她說,你是媽媽的小寶貝,媽媽特別喜歡抱你呀!她會為自己的小心思感到不好意思的,也就不會再講謊話了。

如果她弄壞了東西不承認想掩蓋甚至推到別人身上,也不要氣得失去理智。

要知道,害怕、惶恐、內疚已經把她的心裝滿了,孩子說謊言被揭穿時,覺得「周圍的東西都轉動了」,這時的他們已經承受不了更劇烈的打擊了。

而且劈頭蓋臉的一通責罰好像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還可能因為害怕懲罰使撒謊成為下意識的選擇,這麻煩就更大了。

還是坐下來好好聊聊吧,明確你的立場,小孩兒做錯事可以原諒,東西壞了可以修理或是買新的,想得到什麼東西可以商量,但說謊讓媽媽(爸爸)很難過,很生氣,覺得你不信任我們。

一般談心之後,他們會很快承認自己的說謊行為,講出為什麼要講謊話,就可以對症下藥了。

有時候孩子說謊背後的真相會讓人唏噓,比如,有的孩子想讓父母高興獲得關注,會說自己得了100分;為了不離開爸爸媽媽不上幼兒園,說老師打他;因為羨慕小朋友的好東西,而說老師要求統一買。

至於那些經常欺騙小孩,導致孩子模仿家長行為而說謊的,作為家長,你還好意思在這裡討論如何對付說謊的孩子嗎?

大多數時候,孩子的說謊背後的邏輯非常簡單,比如太在意爸爸媽媽和所有自己在意的人的評價。

霏寶曾經告訴我,做錯事說慌掩蓋,是因為覺得媽媽不喜歡做錯事的小孩,擔心因為自己不夠好而變得「不值得愛」,是不是很讓人心疼呢?

現在,還想打那個說謊的小孩一頓嗎?想讓孩子真正認識並改正錯誤需要的是時間和父母的信任,而那些不能寬容錯誤的家長是不配聽真話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撒謊,你能容忍嗎?

多大的孩子可能開始會撒謊?我們普遍會覺得:第一,孩子上小學後就容易撒謊了;第二,孩子的謊言在成人面前就是毛毛雨,很容易被識破;第三,撒謊的孩子容易有性格缺陷。事實真是如此嗎?

當孩子開始「撒謊」時,你該怎麼辦?

「我家養的花開了,有這麼大哦!」「我家的花有臉盆那麼大。」「我家的花比臉盆還大!」幾個小朋友連比劃帶說地聊天,都揮舞著兩個小胳膊說自己家的花到底有多大,胳膊都快不夠使了。誰也不會覺得這幾個小朋友在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