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身體透露的情緒信號,做到停止對孩子大吼大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多數父母告訴我,當他們開始觀察自己的吼叫行為,越來越了解自己的情緒觸發器以及容易讓情緒升級的想法和感受,通常就會自動減少吼叫。

當你開始多花一些時間觀察自己與孩子相處的狀態,你就會發現自己改變了對待孩子淘氣的方式。

自我觀察是邀請你不帶對錯評判地了解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動。

這是一個你需要養成的重要且有用的習慣,是減少吼叫的基礎功課。

當你匆匆忙忙準備去上班或者在做早餐時,你可能不會注意到身體的感受。

如果你關注自己的身體,你就會留意到當孩子磨磨蹭蹭或者惹怒你的時候,身體會有什麼變化。

最終,熟悉自己的身體變化將幫助你意識到自己正在生氣或者感到沮喪,同時給你一個信號,讓你在被壞情緒占領前做點什麼。

比如,當我因為孩子們總是相互打鬧而感到生氣時,我的呼吸會變快,我會開始踱步,我的脖子、下頜和手會感覺到緊張。

時間長了,這些現象就會成為提醒我注意的警示信號。



下一次你開始吼叫的時候,看看是否能夠感覺到身體的反應。

這是在開始吼叫之前能夠喊停的關鍵一步。

當我開始學習注意自己的身體反應時,我會問自己一些這樣的問題:

我現在的姿勢是什麼樣的?我正在做什麼手勢?我的面部表情、我的呼吸和聲調如何?需要多練習才能熟悉你正在經歷的身體變化。

▶ 現在提醒自己感覺一下自己的胳膊和腿。

它們是什麼感受?是沉重、輕鬆、痒痒,還是麻木?

▶ 現在,注意你的呼吸。

毫無壓力,做幾次隨意的呼吸

▶ 當你準備好了,留意你周遭的聲響、光線的強弱,以及你環視四周看到的物體。

它們對你來說有什麼不同?

從這個較為平靜的狀態開始,你自然會留意到更多東西。

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嘗試這樣做,你將更能夠對他們作出理智的回應而不是吼叫。

當你觀察自己,就會發現自己的習慣性行為以及大腦中無法停止的嘮叨。

舉例來說,如果你習慣用右手拿包,試試有一天改用左手。

你就會發現右手會不由自主地去拿包,而你總是會忘記自己本打算改用左手。

我們總是會不停地思考過去或者未來——試試什麼也不要想,從一數到一百。

我們總是竭盡全力想要脫離當下,可是當下才是生活。

需要練習才能做到,時刻記得自我觀察。

我已經練習了差不多40年,但還是會忘記。

不過我通常能夠觀察當下周遭的狀況,而不是去考慮已經過去或者將要發生的事。

我學會了不糾結於我什麼時候又忘記了自我觀察,而是在我想起這麼做的時候心懷感激。

你會發現,雖然容易忘記,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你的不加判斷就回歸當下的能力也會增加。

你也許可以在手機上設個鬧鐘,幫助自己回到當下。

當鬧鐘響起,你就開始關注自己的呼吸和身體感受。

時常自我檢查,了解自己的感受。

和你每天要做的很多事情一樣,觀察自己的一個好辦法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胳膊、腿和呼吸上。

所以,如果你在洗碗,你可以跟隨自己的呼吸,感受到手放在水裡,腳站在地上的感覺。

這種練習能幫助你更多停留在正在發生的事情上,而少去應對還未到來的干擾和壓力。

留意自己面對壓力時的想法、感受以及身體反應——不要指責自己——非常關鍵。

不需要對自己苛刻。

我們都渴望接納自己,即便是犯錯的時候。

▲以上文字摘自《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

轉載請聯繫授權,並附上書籍封面。

《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

羅娜·雷納 著

鍾煜 譯

青豆家教館 出品

(在京東、噹噹、亞馬遜 都能購買到本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是孩子眼中的「叫獸」嗎?

春節即將來臨很多出門在外打工的父母紛紛趕回家與家中的老人孩子團聚,孩子們也盼望著爸爸媽媽回家。願望總是好的,可是家中的氣氛和氛圍缺沒有想像的那麼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