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位寶媽的慘痛經驗:孩子的入園準備,99%的爸媽都晚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桌椅,陌生的老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久都看不見爸爸媽媽,這是每個孩子入園時都需要面對的「成長挑戰」,也是孩子生活中的第一次「蛻變」。

上幼兒園,你和寶寶準備好了嗎?

我們所說的準備,其實是兩種意義上的準備,一種是能力上的準備,一種是心理上的準備。

能力上的準備,就是選擇好適合寶寶的幼兒園,培養好寶寶生活自理能力及聽說能力,比如寶寶能夠自己喝水吃飯,獨立大小便,穿脫衣服,能夠聽懂大人的指令,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

心理上的準備,是指媽媽和孩子是否已經準備好面對分離焦慮,以及父母是否能處理好自己的焦慮情緒,不把焦慮傳染給孩子。

「到時候就習慣了」,真的能習慣嗎?

上海市浦東新區婦幼保健所曾經針對入園1517名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問卷調查法收集相關信息,統計結果顯示:

寶寶入園不適行為主要表現為

對孩子而言,即便是去過100次的地方,若是要和爸爸媽媽分開,分離焦慮總是難以避免。

分離焦慮必須經由分離才能解決,但如何對待孩子因為分離產生的情緒十分重要。

幼兒長時期的恐懼不安、沉默憂慮會嚴重影響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阻礙良好性格的形成。

因為幫助孩子簡短適應期,讓孩子較快地穩定情緒,愉快地上幼兒園時非常重要的。

而明顯高需求的寶寶的入園適應期普遍會更長。

寶寶有「適應期」,家長也有「適應期」

寶寶要上幼兒園了,媽媽的心也揪起來了:總擔心寶寶的心理承受不了。

恰恰被媽媽們忽略的,卻是她們自己的心理:媽媽們同樣也要面臨著入園的分離焦慮 。

總擔心老師照顧不周,擔心孩子沒人管,自己心太軟——怕影響孩子情緒,怕孩子受委屈,擔心孩子在幼兒園不適應。

家長的「適應期」一旦過長,就會在家中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對孩子的要求不加以區分,就使孩子的不良情緒受到助長,反而使孩子適應得更慢。

入園過程一定這麼艱難嗎?當然不是

讓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平緩度過入園的分離焦慮期,說到底,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好充分的「入園準備」,其中就包括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

只有前期的入園準備做的好,孩子的自主能力強,相應入園的問題就會減少。

孩子可以自己吃飯,如廁,穿脫衣服,午睡,能夠聽懂老師的指令,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能夠坦然面對跟家人的分離,自然就會很快順利度過入園適應期,快速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喵姐早教說在2017年7月入學季推出全新欄目——【家庭版入園準備訓練】。

目標旨在4周-8周讓寶寶入園不哭、不鬧、少生病,減輕入園焦慮。

適應人群

2-3歲入園前寶寶家長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專業測評的指導意見,定製專屬適合自己寶寶的系統訓練計劃,每周通過設置目標和達成任務,一項一項訓練寶寶的各項能力,使得寶寶能夠在入園後迅速度過適應期。

訓練內容

我們會訓練到:

寶寶社會交往能力

寶寶生活自理能力

寶寶語言表達能力

家庭準備入園適應

社會交往的訓練主要包括:

1

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同時讓媽媽懂得如何提要求,孩子才會聽。

2

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和孩子的社會適應性,增加社交經驗。

3

讓孩子理解並學會遵守「輪流、等候」「先來後到」、「分享」、「求助」的社交規則,以便今後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4

讓孩子理解並學會「自我保護」和「尊重別人」。

生活自理的訓練主要包括:

1

建立起良好的睡眠習慣和睡前流程,在睡前流程結束後就自主入睡,調整孩子午睡的入睡方式和午睡時間,為孩子在幼兒園獨自午睡做準備。

2

訓練孩子學會控制大小便,增加孩子入園適應的自信心。

3

樹立吃飯的規則,教孩子好好吃飯。

4

教孩子自己脫、穿衣服、自己脫、穿鞋,讓他/她學習照顧自己。

語言表達的訓練主要包括:

1

讓孩子熟悉自己的大名,並且能夠做基本的自我介紹。

2

發展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他/她說得更完整清晰。

3

鼓勵孩子把「想要的」說出來,表達自己。

4

鍛鍊孩子的膽量,讓他/她敢和別人溝通。

家庭準備的訓練主要包括:

1

幫孩子降低分離焦慮。

2

改善孩子和主要看護人的親子依戀關係,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3

調整主要看護人的情緒,給孩子傳導正面的心理暗示。

開始時間

【家庭版入園準備訓練】時間:

2017年7月7日開始

訓練地點

訓練地點:

喵姐早教說公眾號

全程陪伴,全程守護。

【家庭版入園準備訓練】

將從7月上旬一直持續到8月底。

全程陪伴您解決寶寶

入園前所有的基礎問題

讓寶寶不哭不鬧少生病,

輕輕鬆鬆入園,

迎接人生中第一次「蛻變」。

當有一天,

孩子開心地對你說:

「媽媽,謝謝你讓我愛上幼兒園。

那麼恭喜你,孩子入園這道難題,

你至少已經得到80分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入園家長要做好的3件事

看到這個標題,不禁想起大寶當初剛上幼兒園的情形,那時的我其實比大寶更焦慮,以至於後來大寶長時間的哭鬧都讓我無力分辨其中真正的緣由了。大寶性格內向又有些敏感,會比平常小朋友入園的適應期更長一些。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