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天吳親子悅讀:唯有六親不認,才能好好帶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現在的爸爸媽媽大多重視科學育兒,從一開始購買各種育兒書,到流連於各種育兒網站和論壇,再到現在訂閱各種母嬰、育兒公眾號,都力爭學習到當下最流行和推崇的育兒觀點、經驗,但是爸爸媽媽們卻常常陷入「明明精通育兒經,卻總是帶不好孩子」的怪圈。
對於這種怪圈,人們大多把原因歸咎於父母:父母沒有言傳身教、沒有以身作則、沒有自我成長。
的確,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與孩子的共同成長也同樣重要。
但是,除了這些,父母帶不好孩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參與孩子教養的人太多!
在國外,父母是孩子教養的第一責任人,同時也擁有關於孩子一切教養事務的決定權,別人只能建議,無權插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界限。
在中國卻很難做到,一個孩子生下來,他不僅是爸爸媽媽的孩子,也是爺爺奶奶的孫子,還是姥姥姥爺的外孫。
在教養的過程中,老人們參與其中,樂此不疲。
孩子睡著了,你主張把孩子放在床上,培養一個良好的睡覺習慣,可是老人卻不答應,覺得冬天孩子自己睡冷,夏天孩子自己睡可憐,硬是要抱在懷裡,搖啊搖……
為了讓孩子在用餐時間好好吃飯,你嚴格控制孩子的零食,可老人們總是趁你不注意偷偷往孩子懷裡塞一些,或者是帶孩子外出時嘗遍路邊的小吃……
孩子摔倒了,你告訴他:「下次要小心,注意避過這個坑。
」而老人們卻說:「讓我去打那個地,它太討厭了,把我娃給絆倒了!」……
逛商場時看到新奇玩具,孩子在那撒潑耍賴,你斬釘截鐵地告訴他:「這個玩具不在今天的預算範圍之內,想要的話需要等待上一段時間。
」你一轉身,老人便說:「走,爺爺給你買去,不就一個玩具嘛,又不是買不起。
」……
父母對孩子的教養不僅受到長輩們的強制干預,還要應對親友的口無遮攔。
有個朋友前段時間剛添了老二,老大是女孩,老二是男孩,有兒有女讓人艷羨,可她卻高興不起來。
老大本來是反對父母生二胎的,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勸慰和再三保證下,好不容易接受了這個弟弟。
弟弟滿月的時候,賓客紛紛提著禮物來看望,對新生兒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讚不絕口,完全冷落了站在一旁的老大。
一位親戚注意到了失落的姐姐,開玩笑似的對孩子說:「你看,你爸媽本來就想要兒子,這下肯定愛你弟弟不愛你了。
」這句話就像最後一根稻草,壓倒了本來就敏感、失落的老大,她哭著對我的朋友喊道:「你們都是騙子,你們就是重男輕女,你們以後不會再愛我了!」任憑我的朋友怎麼解釋,女兒就是不聽,至今還躲在爺爺奶奶家不肯回來。
成人之間的交往中大家都很注意分寸感,但是對於孩子,一些親戚朋友往往最沒分寸感。
他們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調侃和打擊孩子的基礎上,在看到孩子嚎啕大哭的時候,他們洋洋得意,嘴裡還要說著:「跟你開玩笑都不知道,真小氣,有什麼好哭的!」
親戚朋友的沒分寸,會讓孩子變得敏感、不自信。
「你是你爸媽撿來的」、「你爸媽不要你了」、「你爸媽喜歡男孩子」、「你爸爸媽媽不愛你了」……這些話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聽過,在爸爸媽媽就是全世界的年紀里,對於這些「玩笑話」往往信以為真,接下來的是恐慌、悲憤、自卑。
年幼的孩子試圖從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中揣度出他們的用意,盤算著還有多久就會被送走,討好般地做好父母交代的事,暗暗爭取本來就屬於他們的愛和父母。
親戚朋友的沒分寸,會扼殺孩子的天性、埋沒孩子的才華。
小時候,我喜歡站在門口看夕陽西下,看太陽的光線從刺眼變得柔和,把周邊的雲朵、鄉間的花草樹木都暈染成橘黃色。
我把它們都畫下來,山村的黃昏:橘黃色的太陽、橘黃色的雲、橘黃色的樹……
恰巧一個親戚來到家裡,看到我的畫,哈哈大笑:「聽說你很會讀書,畫畫怎麼這麼差呢?太陽應該是紅色的,樹是綠色的,這點常識都不知道,看來你書也是白讀了。
」聽了他的話,我悄悄地把原本心愛的畫揉成一團,狠狠地扔在了垃圾堆,滿心的羞愧、委屈,現在想起來仍記憶猶新。
自此,我再也不畫畫了,導致我現在的繪畫水平基本和蟲蟲持平。
育兒怪圈的始作俑者已經找到了,可是怎麼破?很簡單,大聲說NO!
很多人要犯難了,因為我們中國的文化習慣就是隱忍、和樂,即便是心裡有一萬個不爽,表面也要嘻嘻哈哈,不好意思撕破臉。
別的問題或許可以這樣「忍忍就過去了」,但是孩子教養的問題上,該拒絕的時候還是應該堅定地拒絕,該反駁的時候就要嚴肅地反駁。
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雖然有時會固執,但他們也是發自內心地愛孩子。
先把科學的育兒理念跟他們好好溝通,明理的長輩一般就會分清楚哪種方式是真正對孩子好,如果老人一味地固執己見,那麼我們就要擺出一副「我的娃我說了算」的態度。
不得不說,有些老人在孩子的問題上是缺乏界限感的,如果你沉默了一次,就說明你默認他們的越界,久而久之,就會生出許多的誤會和糾葛,所以我們中國的婆媳矛盾往往是在有孩子的頭三年達到高峰。
如果一開始就能劃清界限,明確權責,坦誠布公地說出不認同老人的一些做法,老人反而更容易接受你對孩子的絕對話語權。
對於那些總愛拿孩子開玩笑的親戚朋友,應該嚴肅地告訴他們那種做法不可取,嚴厲地告誡他們下一次不要再把惹哭、惹怒孩子當作一大樂趣。
當然,這麼做很有可能會被拉黑,但是真正把我們當親人和朋友的,會尊重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如果連這點建議都不能接受,拉黑就拉黑吧,總不能拿我們孩子幼小的心靈去博他們一笑。
其實,在孩子的實際教養過程中我們往往需要老人的幫襯、親戚朋友的關懷,「六親不認」並不是要和他們斷絕來往,也不是不讓他們接觸孩子,只是要明確父母在孩子教養上的權利,要清楚孩子教養上的界限,如果他們觸碰了這個界限,侵犯了父母的權力,那麼我們就要大聲地拒絕!唯有如此,才能好好帶孩子。
一位三歲半小男孩的媽媽,期望與各位寶媽寶爸們一起分享育兒經驗,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遇見更好的自己!
微信公眾號:口天吳親子悅讀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恩愛老夫妻分離三年為子女帶娃,矛盾重重怎麼破?
她和老伴結婚43年,兩人相濡以沫,共同經營一家小賣部,帶大三個子女。婚姻生活的前40年,老兩口從未分開過一天,直到三年前大兒子結婚生子,為了帶孫,她不得不前往江蘇,一去就是三年。
管好你的嘴,別做那個令人討厭的親戚朋友
1小時候剛有了弟弟,經常有鄰居、親戚故作認真狀地說:「哎呦,你爸爸媽媽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我當時還不到七歲,剛開始聽到別人這麼認真嚴肅地說,便當了真,立刻掉下淚來,開玩笑者和圍觀的人見目的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