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要幫我做!媽媽,幫我,讓我自己能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晚上26個月的女兒忙著吃雞腿,面前的飯一口也沒動,我著急了,便拿起勺子要餵她。

誰知她抗拒地說,"不要幫忙"。

我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她居然清晰地拒絕我,不要我的幫忙!

我也沒有心思繼續吃飯了,不禁陷入了沉思……

是的啊,如果孩子覺得這是他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就不要幫他做。

我們總操著一顆孩子太小、哪裡懂的心,過度保護和熱情地包辦孩子的大小生活。

久而久之,孩子上學後,難以適應學校的生活,動手能力非常差。

任何事情都有大人準備好的孩子,大多不會體諒別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做的是:善於觀察,只在孩子真正做不了需要幫忙的時候才插手。

孩子還在努力,一遍遍地嘗試,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幫忙。

第一,你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第二,你在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剝奪了孩子獲得自信的機會。

第三,你在否定孩子,否定他內在的潛力。

任何人技能和自信,都是通過一次次的努力練習得來的。

老人帶孩子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其實是在表達愛的時候傷害了孩子學會獨立和自信的機會。

你只需要提供一個環境給孩子,給他們安全感、愛和信任,讓他們自己探索,幫助他們把內在的潛能發揮出來。

媽媽,不是幫我做!而是,幫我,讓我自己能做,讓我自己學會如何做!

一直以來育兒觀之一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也許我們都應該學會鬆手,把緊張的心放緩一點,慢點再慢點,給多點時間孩子再鍛鍊再嘗試幾次。

孩子長大後,動手能力強,也會感激您當初適當的放手。

媽媽,幫我,讓我能自己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了孩子一定要學個「會偷懶」的媽媽

媽媽的教育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在國外人的眼中:中國媽媽都活得太累了!關於孩子的一切都親力親為,生怕有半點兒閃失;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犧牲周末的休息時間,陪著孩子奔波在各種輔導班的路上;中...

做家務的好處這麼多,你還捨不得孩子幫忙嗎?

在我國,不讓孩子做家務往往是爸爸媽媽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許多孩子從小到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僅生活能力很差,還缺乏一定的責任心,這樣,無疑限制了孩子的進一步發展。今天星火教育小編了解到孩子做家...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

有時候父母會埋怨孩子什麼都不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遇到事情只會找爸爸、媽媽,其實,還不是因為父母管得太多才讓孩子失去獨立做事的機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