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爸親還是跟媽親?由你說了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昨天同事聚餐,一桌子的寶媽,話題自然而然就聊到了娃身上。
寶媽A,老公在外市工作,周末才回家,孩子4歲,男寶。
孩子雖不排斥爸爸,但對爸爸的存在卻表現得很"淡定",雖然一周不見,見面後的相處模式卻是相互掐架,當孩子對爸爸不厭煩時,就冷靜地催促他爸爸趕緊去上班,而寶爸遇到兒子調皮往往無計可施,就把難題交給寶媽。
寶媽B,老公也在外市工作,也是周末夫妻,孩子5歲半,男寶。
從出生到現在,孩子一直親爸爸,遇到發脾氣或者情緒低落時,爸爸一出現往往迎刃而解,如果一件事情只能由一位家長陪同參與,就果斷捨棄媽媽選擇爸爸。
寶媽C,育有倆娃,哥妹倆年齡差6歲。
夫妻雙方都在本地工作,爸爸很顧家也很有愛心,常陪同娃們玩耍,生活上也會參與照料,比如洗澡、餵牛奶等。
但兩娃從小到大都親媽媽,情緒安撫、作業輔導、生活照料等,都首選媽媽。
寶媽D,女兒8歲,夫妻雙方都在本地工作,除了上班,媽媽把所有空餘時間全給了女兒,女兒的興趣班、上學擇校、穿衣打扮等,都是媽媽包攬,自己也省吃儉用,給女兒報各種高逼格興趣班,吃最貴的水果、進口零食。
但女兒從小喜歡爸爸,外出旅遊爸爸不能一起去會哭鬧半天,媽媽不去卻爽快說再見;遇到好吃的就偷偷藏起來給爸爸,卻從沒惦記過媽媽。
看到這五花八門的親爸親媽情況,真真讓人感覺有趣。
俗話說"男孩親媽,女孩粘爸",可是這四個家庭的情況居然沒有一個是一樣的,為什麼呢?
首先,"男孩親媽,女孩粘爸"只代表普遍現象,並非絕對現象,不可能適用於任何孩子,任何家庭。
其次,從以上四個家庭的寶爸寶媽與孩子的日常相處細節中可以看出,孩子親爸還是親媽,決定性因素並非性別,而是綜合了溝通方式、相處模式、信任程度等因素。
一、不含人格否定性的溝通方式更容易讓父母走進孩子的心
寶媽A、寶媽C其實並不是性格溫婉,脾氣溫和的媽媽,相反,都是說話比較直接,做事幹練型的,在日常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也會出現大聲吼叫,偶爾發下脾氣的情況。
但孩子就像身上裝了塊磁鐵,媽媽罵完了,還是被吸引回來,在媽媽身邊膩歪,簡直是邊哭邊說愛媽媽。
原來兩位寶媽雖然有時忍不住"罵"孩子,但"罵"僅表現在以下三方面:提高了聲量、臉部表情變得很嚴肅、只針對目前做不好的情況客觀批評。
有些家長罵孩子,喜歡翻舊帳,哪怕孩子已經改過自新了,也要翻出來,只為了讓自己罵人的理由更充分;同時,還會給孩子"貼標籤"或者"蓋棺定論":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總是拖拖拉拉?你就是個沒用的人!你永遠都做不好這事!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這種帶有人格否定性的話語,很容易讓孩子"心裡涼了半截",覺得媽媽或爸爸並不愛自己,不了解自己,"心"自然無法與父母走在一起。
二、有"童真"的爸爸媽媽更容易得到孩子青睞
寶媽B是一個非常有主見,很講究個人生活的女性,做事比較講原則,同時自認為體力差,力氣小。
所以從孩子出世起,就是寶爸負責抱孩子、哄孩子睡覺、給孩子洗澡。
雖然寶媽在孩子教育、孩子成長方面做了詳細規劃,也身體力行地步步引導,而且很少對孩子發脾氣,但相對比較嚴肅,也不喜歡陪同孩子進行一些體力、冒險、瘋狂玩耍類的遊戲。
相反寶爸經常把自己"變"成小孩,和兒子一起玩鬧。
當孩子鬧情緒時,媽媽會把孩子晾一邊讓他自行調節,而爸爸卻會適時把兒子逗樂,轉移情緒。
誰不喜歡有一個和自己"從小玩到大"的爸爸呀?
三、信任孩子的爸爸媽媽更容易獲得孩子的信賴
寶媽D是我們公司出了名的"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的典型代表,一直以為她女兒跟她親如連體,接觸幾次後才發現,脾氣溫和的小女孩,一秒前還又笑又跳,見到媽媽後馬上黑臉、閉嘴、不耐煩。
小女孩上了五個興趣班,圍棋、舞蹈、擊劍、彈琴,樣樣精通,8歲孩子已經會自己煮飯炒菜。
可是平時寶媽D常常在我們面前說自己女兒笨,說女兒做事拖拖拉拉,說女兒膽小怕事。
有次女兒要跟同伴一起到小區泳池游泳,她硬是不答應,說女兒肯定不會按時回家。
在朋友的多次勸解下終於同意,結果到了約定時間,女孩自己起來回家了。
女孩的爸爸性格比較溫和,對女兒日常管的並不多,但平時對女兒約束得少,採取"信之任之"的態度,反而讓女兒更聽爸爸的話,媽媽說好幾次都不願意做的事情,爸爸輕輕提醒,馬上就執行。
親子關係也跟人與人的相處是同個道理,你信任我,我又如何忍心讓你失望?
看來,親爸還是親媽,並不是取決於孩子,而是父母說了算。
寶爸寶媽們,你們願意為了孩子,做出一點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