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父母不該再這樣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父母有一個慣性,因為疼愛自己的孩子,過分的保護孩子 ,孩子本可以自己做的事,替孩子包辦代替。

這樣過度保護孩子會讓孩子自主能力喪失,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不能照顧自己。

對於培養孩子的自我照顧能力沒有好處。

永遠不要對孩子嘮叨不停,過分嘮叨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時間長了,孩子會產生厭惡不快的感覺。

其實,如果能夠有條有理的向孩子交代事情,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有時候你硬要孩子放下自己手裡的事,而去聽你的話去做別的事情,他的反應會很不樂意。

可以提前提醒孩子,等一會要做什麼。

要求孩子立馬放下手裡的事去盲目服從,對培養出獨立而自我調節的人,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不能因為對孩子的疼愛引發溺愛,甚至縱容孩子的所作所為,這樣做對孩子無疑是無利的。

因為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走入社會之後會發現家裡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不行了。

縱容自己的孩子只會剝奪孩子的潛在能力的發展機會,阻礙他成為能幹,獨立,能自我調節的人。

有的父母經常根據自己的喜怒隨意的設立規矩,同樣的行為有時候去懲罰,有時候確當沒事。

這樣會讓孩子迷惑。

孩子更需要的是你有一套一致的,可信的,可靠的規矩來教育他和引導他。

希望我們的孩子越行越遠,健康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需要看的家庭教育十戒

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及其人格的薰陶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把培植健全人格當作家庭教育的中心,重視和加強對孩子進行良好道德的培養,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會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從而有效地建構兒童...

溺愛孩子的五大表現,你們家有中招嗎?

在我爸爸媽媽的眼中,我從小就對倆寶「極盡溫柔」,即使現在處於terrible two時期,碰到他們調皮搗蛋的時候,我也經常是把他們拎到小房間裡單獨教育下。不打不罵,就擺事實、講道理,但是態度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