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1到2周歲左右的寶寶要注意了,他開始了第一次叛逆期,善於「智斗」的寶媽寶爸會這樣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養育孩子不僅僅是養好,更要把孩子引導好。


在這方面爸媽的責任巨大,不是危言聳聽哦各位寶媽寶爸,一周歲左右的時候大部分的孩子就已經學會走路了,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到孩子2周歲左右,他就進入了第一次叛逆期,這個時候,爸媽的教導進入了關鍵階段。

各位家長朋友,您知道怎麼引導孩子的叛逆期嗎?

下面讓我們一起交流和探討:

第一個叛逆期:可怕的2歲左右

寶寶在這個時期,開始有了強烈的自我意思,凡事越來越願意以自我位中心。

他可能從之前的乖孩子變成了一個壞孩子,一點也不聽話。

這個時候孩子處在牙牙學語的階段,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跟大人對著幹,在你的指令面前加個不字回應你。

比如:「睡覺!」「不覺!」「吃飯!」「不飯!」「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有的孩子一周多的時候就開始了這個時期,是因為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總是願意命令孩子,不許他這樣那樣的,所以孩子就學會了用不這個語氣和字眼。

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是怎麼樣的,在他那裡就會得到反射。

所以改變孩子的關鍵,還是先改變自己!

比如當別人搶他玩具時,情急之下他會做出拳打腳踢的動作。

一個是因為手腳敏感期,一個是因為他自己不知道該怎樣正確表達意見,慌亂中做出的隨心所欲的反應。

那麼我們該如何管教這一時期的孩子呢?

1、 不要太民主。

很多家長很民主,什麼時候都和孩子商量,總是問去吃飯好不好,去洗臉好不好,如果孩子不聽話,家長大多時候就會發脾氣,這個時候孩子更不會聽進去。

2、給孩子選擇的空間。

給孩子兩個選擇,比如,吃米飯還是麵條?選擇出去還是過十分鐘出去?

很多時候小孩子也不想給家長太多的衝撞,一般此時他會根據你的範圍來選擇的。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引導,另一方面讓孩子覺得你非常尊重他,有一種當家作主的感覺!

3、不要總是用命令的口氣交流。

比如:不許把玩具到處亂扔!其實你直接說:「寶寶應該把玩具放好!」這句他更樂意接受。

家長粗暴,孩子就會跟著學習你的粗暴,接著就是無休止地「以暴制暴」,所以家長要首先改變1%,那寶寶就會改變99%。

4、給出孩子做準備的時間。

雖然孩子是以玩為主,但是那也是他的「工作」,不是你粗暴地喊停,他就必須立馬停止的,你要給他做出反應的時間。

比如:出門前儘早提醒,5分鐘後我們出門去哦!

再比如:「快去洗手,吃飯!不要磨磨蹭蹭的!」改為「寶寶,再過五分鐘,我們要吃飯了哦!」

想想哪種方式孩子更樂意接受呢?交流的方式不同,收效自然會不同!

5、讓更多的人參與孩子的成長。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一手帶大的孩子,早就摸清了媽媽的脾氣秉性,所以能輕而易舉地在「鬥智鬥勇」中取勝。

如果爸爸能多跟孩子交流,不需要管教,也不需要講道理,只是陪他玩兒,做給他看,他自然會明白什麼是規則,什麼是規矩!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的話請點擊關注,每天為您分享妊娠、分娩、育兒的相關信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2歲叛逆期,5招教你全搞定!

兩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叛逆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小乖乖」也因此變成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具體表現為凡事總喜歡「不」字當頭,比如:「睡覺」、「不覺!」,「吃飯」、...

孩子2歲左右出現叛逆期 家長該怎麼教育?

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所以就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

孩子人生的幾個叛逆期,家長必須知道!

相信很多已經為人父母的朋友都知道,自己也曾經經歷過叛逆期。知道,在那段時間裡的「可怕」。所以,在面對自己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家長都希望自己能夠用最溫和的方式來伴隨孩子,走過叛逆期。當然,可能有部分...

如何看待孩子的叛逆?

何謂「叛逆」?從小聽得最多的是的定義是「大了,翅膀變了,會反駁了,會頂嘴了……」其實,所謂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對孩子來說那是人家成長的一個標誌而已。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

孩子叛逆不服管?這幾招教你輕鬆化解!

其實,所謂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對孩子來說那是成長的一個標誌而已。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長,你就不會再為此而撓頭。所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父母一定得這樣管!

孩子在逐步成長中,開始有自己的小心思了,變得十分有「個性」,這個時候如果沒有處理好,以後會越來越叛逆,再想建立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就顯得尤為艱難,孩子成長過程中有3次叛逆期,只要關鍵時候處理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