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當中溝通的魅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溝通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方式。

一般家庭中存在的兩種溝通方式即指責埋怨型和遷就討好型,這兩種方式都有弊端,應與孩子進行平等溝通,這是一個長期的、有計劃的過程。

雖然很多的家長知道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與孩子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用盡心力來跟孩子進行溝通,但是在與孩子的溝通中還是遇到了很多不同的問題。

每一個家長與孩子建立良好溝通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所以導致了其所產生的效果也不一樣,有的效果很好,有的則不僅人意。

因此,家長需要學習更多建立良好親子溝通的技巧,才能夠逐漸的完善起家庭教育當中與孩子的溝通。

1.關心的眼神

在和孩子說話時,父母一定要用關心的眼神注視著孩子,隨時注意孩子的表情、行為,以適時給予輔導與協助,這也能讓孩子有更多被重視的感覺。

2.多使用短句

和孩子說話時,如果要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一定要讓孩子能聽明白。

因此,使用的句子最好短一些,並且要重複自己所說的話,直到孩子了解為止。

3.語調有變化

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說話的語調可以高一些,或者有一些高低起伏、抑揚頓挫的變化,這樣更能吸引孩子來注意傾聽。

4.內容要具體

說話的內容要具體,而且是說現在的事,否則孩子提不起足夠的興趣來交流。

5.語氣要溫柔

不要老是用責備的語氣,多使用溫柔、建議的語氣,例如「不然,你說說看……」「媽媽很想聽聽你的想法」,這樣一來溝通的氣氛才會好,孩子也更願意說出自己的心事。

6.要面帶微笑

當孩子願意說出自己的心事時,請您面帶微笑注意傾聽,這樣孩子才覺得父母對自己很關心、很重視。

千萬不要邊做其他事邊聽孩子說話,那樣孩子今後可能就不願意和父母進行交流了。

7.能發現優點

父母應該主動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給予鼓勵。

要知道,獎勵往往比懲罰更有效,而且親子關係也不至於太緊張。

8.會換位思考

要將心比心,父母應該多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事情,這有助於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彼此之間更貼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親子溝通技巧 育兒需要用心

父母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是否良好,親子溝通技巧發揮了關鍵作用。良好的親子溝通能讓家庭氣氛更和諧,教養子女也變得更輕鬆。然而,還是有很多父母大嘆和孩子難以溝通,或是已經盡力去和孩子「溝通」,但親子關...

媽媽,你知道為什麼我假裝沒聽到你說話嗎?

很多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的家長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雖然孩子越來越大了,但是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卻一點也沒有因為孩子逐漸長大而有所減少,不僅關心他們的物質生活,對他們的精神世界也是呵護有加,然而孩子在自...

父母與孩子怎樣更好的溝通

很多父母都責怪孩子不聽話,孩子愛頂嘴,其實有些時候,是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不對,才導致孩子的抗拒。今天,我來和大家分享下和孩子有效溝通的正確方式。

教育方式:父母該怎樣與多動症孩子進行溝通

孩子患了多動症,多數父母很頭疼,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們只能求助於醫生和心理醫生。 這時他們會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醫生身上,希望醫生幫助徹底地解決問題,但這種想法是 不現實的,從根本上幫助孩子解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