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幼兒園回來臉花了,私聊無果只好發家長群了,結果事大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今孩子可是每個家庭的寶貝疙瘩,人人都寶貝的很,平時更是好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那寶貝勁不用說大家都深有體會。

然而小孩子嘛,天生就是喜歡調皮搗蛋的主,所謂天性使然,所以無論家長們保護的再好也難免會出些小狀況,比如從幼兒園負傷歸來,這種情況相信很多家長都經歷過吧?尤其是家有熊孩子的更是深有體會吧?

當然小孩子不是單單只有在幼兒園才會負傷的,只不過幼兒園是「事故多發地」所以備受矚目,一旦出現狀況真的是很讓人頭疼。

從小孩子之間的玩鬧升級到成年人之間的「戰爭」這類狀況也不少見,如今隨著聊天工具的盛行,「家長群」又成了新的「事故多發地」。


朋友家有一男孩,五歲的年紀正是上幼兒園的階段,這小傢伙平日裡調皮搗蛋的很,是典型的熊孩子。

朋友為此沒少操心,一日朋友的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後小臉上多了好多小傷口,明顯是抓傷,朋友第一反應就是自己兒子跟小朋友打架了,劈頭蓋臉就按住小傢伙一頓訓,看著小傢伙臉上的傷朋友是又生氣又心疼,這調皮搗蛋的兒子臉上的疤真是夠多的了,考慮到抓傷容易留疤於是就想跟對方家長聊聊,畢竟孩子都在一個幼兒園,如果不提醒下家長以後孩子養成抓人的習慣可不是什麼好事。

萬一自己孩子又被抓傷了心疼的還是自己。

於是朋友就從家長群里找到了「肇事」孩子的家長,想要加對方好友,聊聊這個問題。

然而加了好多次對當都不搭理自己,沒辦法,朋友只好在家長群里@對方了。



開始的時候雙方態度都挺正常,朋友也說明了自己在家長群說這件事的原因和態度,可以說是互相理解,皆大歡喜。

然而沒想到的是第三名家長又參與了進來,談話氣氛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這位參與進來的家長看來孩子也被這位小朋友抓傷了,還曬了一張孩子被抓傷的圖,開玩笑地說這小朋友戰鬥力強。

沒想到,這位小朋友的媽媽生氣了,於是談話變成了這樣。



可以看出來剛參與進來的家長與那位家長間火藥味越來越濃了,朋友趕緊又加入勸解。

只是沒想到場面越來越失控了。





眼看要打起來的節奏,幼兒園老師也開始出來調節了。

不過好在最後大家都冷靜下來了,本來朋友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

然而沒成想才過來兩天,朋友就被那位家長在群里點名了。


原來對方小孩子嘴巴破了,說是朋友孩子給弄的,朋友找來自己家孩子問了下,孩子說是那孩子自己摔倒了還正好撞到了他身上。

朋友知道自己孩子雖然調皮但是不會撒謊,朋友的老公這個時候正好看到了那家長在群里喊話,於是事情又大了。





朋友老公看到自己兒子被冤枉了,那自然是不會高興了,一直要求查監控去,意思是不能冤枉自己孩子。

做爸爸的處理方式跟媽媽就是不一樣。

然後兩家爸爸也開始了對話。

當然主要還是那位媽媽在說話。




朋友見自己老公氣的不輕,趕緊來勸。

眼看對方說話不好聽,朋友也很是生氣。

談話到這個程度兩家都氣的夠嗆了。




看這兩天記錄總算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了。

好在最後總算是以都是誤會告終了。

不管這件事是誰對誰錯,這些都是成人世界裡的微妙關係,不說大家也都心裡有數。

對錯也不是最重要的不是麼?其實作為成年人,我們都明白孩子之間難免會遇到磕碰,小孩子之間的矛盾不過是孩子之間的玩鬧而已。

問題出在哪裡?問題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我們自己身上,遇到孩子的問題,我們出於愛護往往會情緒激動,總是會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們之間的問題。

其實孩子就是孩子,他們之間的關係不是我們成人世界裡的關係。

孩子的世界都是單純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懂。

作為父母,我們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看在眼裡,所以往往你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會成長成什麼樣子的人。

如果你暴躁易怒,很有可能你的孩子也會是這樣的。

所以在孩子面前我們真得謹言慎行。

孩子從幼兒園回來臉花了,私聊無果只好發家長群了,結果事大了。

相信類似的問題你一定也經歷過吧?對此你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受到欺負時,你會教孩子還回去嗎?

從幼兒園開始,寶寶就要學著融入集體,與別的小孩子一起生活。學著一起協助做事,一起為了一件事努力。但是在初入園時,寶寶也會面臨各種問題,比如寶寶會不明白,為什麼他不能回家,必須待在幼兒園,他也不明...

媽媽教讀幼兒園的小朋友打架,你怎麼看?

小凡是廣州一家幼兒園小小班的小朋友,今年才3歲,上個月的一個晚上,小凡的媽媽下班回到家了,看到小凡在玩玩具,媽媽和往常一樣,放下手裡的東西就走過去抱一下小凡,又是親又是抱的,很是開心,親著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