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Ta愛上閱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

文/娘娘說

作者/辣媽菲也

首先,我要澄清一個概念:教孩子閱讀並不是逼他讀書呀!

在我最初想要教孩子讀書的時候,老一輩和小區里的大媽們就會跳出來反駁我,「這麼小就逼她讀書,孩子應該有個快樂的童年呀!」

此讀書非彼讀書,我在這裡指的讀書,是通過給孩子挑選豐富有趣的繪本,讓鮮明絢麗的畫面,加上爸爸媽媽對繪本的娓娓講述,以此來讓繪本充實孩子的內心,這遠比老一輩一天到晚對著孩子吃喝拉撒各種囉嗦念叨,比起我們從前晾在麻將桌和攤檔邊無聊放空的童年來的有意義。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愛上閱讀。

而閱讀的習慣,將成為孩子一生的心靈港灣,無論遇到挫折、失意都能在這裡尋得慰藉。

作為父母,無論我們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如何盡善盡責,也無法避免她在今後成長的漫長旅途中,遭遇困難、孤獨、挫折、失意,而書籍閱讀:將永遠成為她心靈的庇護所,讓她可以在這個港灣里停靠,獲得安慰、尋得樂趣,有力量再出發。

就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而言,始終都非常懷念那樣一段和書籍相依為命的時光:

隻身一人從北京南下廣州,住在偏僻簡易的公司宿舍,孤身一人土瘦黑窮的日子裡,因為有書籍的陪伴,我從未有一刻覺得不美好;

上下班的路途上有雜誌相隨,回到家中一燈一曲一茶相伴,許多獨處的時光,都在讀讀寫寫中度過,從大學時代的苦痛焦慮,終得心靜如水的淡然。

喜愛閱讀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自家孩子不撕書就不錯了,那你有想過是什麼神奇的力量讓「別人家的孩子」那麼愛讀書呢?

這股神奇的力量就是:父母也要愛閱讀!

如今許多親子理念都強調父母需要「高質量」的陪伴,陪著孩子讀書,無疑就是一種典型的高質量陪伴。

有的父母會覺得,「哎,陪著娃看那麼幼稚的書,純屬浪費我時間啊。

其實,很多孩子的繪本,對於成人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享受和收穫?

許多優秀繪本的作者都擁有豐富的人生經歷,經歷了百般人生歷練,不僅畫面充滿想像和美感,許多繪本情節,即使以一個成年人的視覺去讀,同樣也能收穫許多深刻的寓意和啟發。

還有的父母覺得「孩子還這麼小呢,等他上小學了會識字了再教閱讀吧」

其實,培養孩子閱讀從出生就可以開始了!

無論是早期的視覺閃卡,還是到開始講繪本,即使還不會回應你的孩子,實際上已經在大腦中積累了許多認知,其中也包括與你的親密關係。

再等孩子步入學步、學語時期後,你會驚奇地發現,有很多根本沒特意教過的東西,怎麼孩子都知道呀!

毫無疑問,正是從這些堅持不懈的閱讀中積累的。

閱讀,除了對孩子意義非凡,也能讓你學會當一個好的父母 。

首先,陪著孩子讀書,是你理解孩子思維方式、興趣喜好的好途徑。

例如,我怎麼也沒想到,我家娃居然對《大衛惹麻煩》《大衛上學去》裡面那個大鼻孔、小眼睛、滿嘴爛牙、丑得要命,又總愛搗亂的熊孩子「大衛」最感興趣!

大概是每個人心底都有個小惡魔,但又知道不得不遵循規矩來贏得爸爸媽媽的疼愛,所以就以一個「叛逆的壞孩子」當代言人吧!

如果你在陪伴過程中又一次當了個甩手掌柜,當有一天你總是覺得跟孩子無法溝通的時候,那麼請自覺放棄評判你家有個壞孩子的權利!

其次,相信我,繪本在很多時候,真的會是你管教熊孩子的神器呢!

例如讀了《好餓的毛毛蟲》之後,跟不肯穿睡袋的孩子說:「穿上睡袋就變成毛毛蟲了」,她就乖乖地穿上了;

讀了《不刷牙的小熊》之後,跟睡前喝完奶不肯漱口刷牙的娃說:「你不刷牙就會變成和小熊一樣,早上起來的時候牙齒沒有了!」她就馬上乖乖漱口了。

還有佐佐木洋子小熊系列的《你好》《收起來》《誰哭了》等故事,培養孩子各種良好生活習慣和情商教育的時候,用繪本來「引經據典」,可比跟她大吼大叫強硬死磕有效率得多呢!

閱讀改變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父母們本身。

陪孩子閱讀的時候,父母放下手機、扔掉iPad,一起讀書,也改變他們生活中「電子產品的碎片化閱讀本應節約時間、結果卻被不斷無意識地刷朋友圈耗費掉許多時間」的怪現象。

有些父母可能會說,「我用手機,iPad」也能閱讀啊?

呵呵,首先,手機、iPad長時間閱讀,是非常傷眼睛的;其次,這玩意兒一旦有網絡,就會有各種推送通知不斷地跳出來嚷嚷著「上我呀、上我呀!」

相信我,沒幾個人能定得住神,抵抗得了這些誘惑!

想想一下,當一個家庭中的所有成員,都沉浸在一大片書海的環境中時,你是不是會有一種 「我真迫不及待地想要把這些書都讀完」 的衝動?

所以有些聰明的媽媽,將家庭環境做一些小小的改造,例如:將沙發不再正面對著電視,而是毗鄰一大面書架牆,這樣大人小孩都會更傾向於告別娛樂,而愛上閱讀。

作為父母,在我們的人生里,也許因為時代的原因、命運的機會,我們並沒有成為社會上的佼佼者,甚至還是某些人眼裡的loser;

我們也許沒法讓孩子住最好的房子、讀最好的學校、滿世界旅行,也沒法在他們成年後以豐裕的物質基礎給他們築一個高高的起點……

然而,我們仍然可以從陪伴閱讀中堅信我們是一個好父母——雖然不夠成功風光,但自食其力絕不低人一等,愛讀書愛思考的我們,可以活的很充實、很快樂。

我們在閱讀與生活中將內心的自信與自尊、將探索知識與真善美的信念傳遞給我們的孩子,這才是我們可以給予孩子,最好的愛。

作者介紹:辣媽菲也(spicymom2014),從神經大條、沒心沒肺的文藝青年,變身三頭六臂、金光閃閃的媽媽;從通信業世界500強海外骨幹,變身回國女性創業者;從科學育兒、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窺婚姻、女性覺醒;願我像一個人格鮮明的閨蜜,一路陪伴你左右。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是毒舌腹黑女,也是一個好媽媽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文/娘娘說特約作者/辣媽菲也

孩子你都不陪,你創業還有什麼意義?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文/娘娘說作者/辣媽菲也正在創業

兒童節:孩子,你讓我有了軟肋,也有了鎧甲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文/娘娘說作者/辣媽菲也前言:

兒童節:孩子,你讓我有了軟肋,也有了鎧甲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文/娘娘說作者/辣媽菲也前言:

我有一個女兒,這是世上最美好的事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文/娘娘說作者/辣媽菲也前言:

閱讀,才是讓孩子受益一生的財富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文/娘娘說作者/辣媽菲也首先,我要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