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娃,你的生活被綁架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從有了娃,就失去了自由」,想必每個媽媽都深有感觸。

我們家尤甚,小銘在一歲半以前,都是媽媽自己帶的,直到一歲半之後,爺爺奶奶過來長住下來,媽媽才重拾工作,只為了稍稍的解放。

我們到哪兒都帶著他,逛街、吃飯、看電影、出遊,這些數得上的事情,和數不上的瑣細,在媽媽重新工作之前,幾乎沒有片刻分離。

為什麼不交給別人?比如送回老家或者請保姆。

幾乎沒有想過或者想好過,這時間就過去了。

也許每天下班回家,小傢伙充滿期盼、光著腳丫從地板上啪嗒啪嗒地跑過來,就是答案。

但也不是真的如此捨不得,要黏著,而是總覺得有一份責任,我們才能給他最好的

所以,即使內心裡多麼渴望自由自在,無數次想打暈,扔掉……還是得帶著這個小包袱,就一直帶著,直到現在。

小銘是不是就此成了一個喪失人格獨立的「媽寶」,以及我們也活得了無生趣,全部快樂來自孩子呢?還好,並沒有。

剛開始上班的時候,小銘早上起來找不到媽媽,哭過一兩次。

有一次媽媽不得不出差,十分擔心爸爸搞不定難以入睡的小銘,因為一直是媽媽哄小銘睡覺。

然而,小傢伙給爸爸講了故事,然後就自己睡著了。

出差三天,雖然有些失落,小銘卻表現得異常成熟,在明顯知道媽媽不在的情況下,能夠安排好自己的情緒,甚至自己的生活。

那個時候,小銘一歲半,爺爺奶奶還沒有過來,只有外婆臨時在這裡住了一些時日。

小傢伙天生自帶獨立性,我們也總是鼓勵他擁有獨立性,不喜歡越俎代庖,替他思考,替他做事,替他決定。

即使在不到一歲的時候,給他買的東西,也要他自己選擇顏色和款式。

所以,長久陪伴,和情感逾越,是兩碼事。

我們是真的沒什麼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二人世界或自己待一會兒。

要麼等小銘睡了,要麼偷偷溜出去。

然而小銘睡得那麼晚,眼睛那麼尖。





往往是做不到,要麼睡眠缺失,精疲力盡。

適當地削減自己的生活,是必須的了。

可是如果我們的生活就此坍塌,我們就敗了,不僅對我們自己,對孩子也同樣如此。

因為我們的所作所為,對生活的態度,都是他的範本,在影響著他的未來。

有什麼辦法呢?

首先,讓孩子擁有獨立性並融入我們的生活,不是我們一味地融入他的生活而把自己的生活變成圍著孩子轉,這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對於很多事情來說,二人世界變成三人世界,是可以的,也不需要等到孩子多大,從一歲就可以開始。

我們常常看到,國外的媽媽可以一個人帶好幾個寶寶,而國內全家圍著一個寶寶轉還要人仰馬翻,為什麼呢?

因為陪伴,就是陪伴,不是抓著孩子不放,無視孩子的天性和自然成長,不是無盡的焦慮,耗儘自己的腦細胞。

你永遠給不了他充分的,你只能給他必要的

不放任,不過度關注和干涉。

他應該儘快成為一個真正的家庭成員,能夠帶來和分享,有自己的意見和個性,而不是始終處於無意識的人格缺失狀態。

每當小銘拿起菜單,替我們點了這個、那個,在外吃飯對全家來說就變得輕鬆愉快了許多。

當然,你可能還要為把飯吃的到處都是,不專心吃飯,左顧右盼,上躥下跳這種事惱火,但其實儘可能地容忍,煩惱就會少很多,這些出於天性的胡鬧,惱火於事無補,消失的速度也比想像中快很多。

當然,我們也會需要孩子無法參與的獨處時刻,那就只能來個「金蟬脫殼」了。

其實,我們並不會選擇欺騙,而是直接與小銘商議,徵得他的同意,「爸爸媽媽要出去一會兒,可以嗎」,有時這需要許以一個超級飛俠或棒棒糖,但真正起作用的是,我們可以與他商議

其次,你得勇於戰鬥,才能擁有自己的生活

跟誰戰鬥?不是孩子,是跟自己。

有時候,「寶寶太需要我」,「我沒時間」,只是一個假象,或者一個藉口,掩蓋了你自己的惰性。

說戰鬥或者惰性可能並不妥當,但孩子不會占用你的全部,這是事實。

你可以工作或者做自己的事情,可以休息,可以娛樂,這取決於你安排生活的藝術,而不是疲於應付。

從一開始,媽媽就對小銘直言要去上班了,上班這件事就很容易被接受了。

實際上,我們幾乎從未用欺騙的方式解決任何問題。

你與孩子之間的問題,基本上都是你的問題,你自己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你要解決這一切的問題,所以得戰鬥。

你要把一個獨立懂事的孩子,變成你的朋友,而不是敵人

一起去解決這些問題,讓你們的生活都能得到實現和喜悅,而不是製造更多的問題。

我們開立這個公眾號,育兒的部分,寫的都是我們解決的問題,有時候覺得沒有東西可寫,因為我們不會製造問題。

你可能需要一些裝備,洗衣機、乾衣機、洗碗機、輔食機、微波爐、烤箱,讓吃飯洗衣服不再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吸塵器、掃地機,家務輕鬆移交;餐椅+圍兜,建立良好的吃飯習慣,不必一邊哄一邊追一邊餵;圍欄+地墊+喜歡的玩具,讓你不用全神戒備;尿不濕,速沖奶瓶等等,這樣省下來的時間,都掌握在你手裡,可以為孩子,也可以為自己,做更多的事。

當然,你還需要智識,辨別一切「×××對孩子不好」的蠢話。

帶著寶寶一起過現代生活,不要生活在偽科學和育兒迷信里

獨立和釋放天性,對你而言也是同樣重要的。

最後,生活不是教化,每個人,特別是最辛苦的媽媽,都有權利擁有一個釋放和宣洩的機會,應該被理解和支持。

英國兒童心理學家兼兒科醫生溫尼科特的一段話:

依我看,最好的母親養育來自於媽媽天然的自我信賴和獨立自信。

與生俱來的母性和後來學習的知識之間是有差別的。

很多父母誤以為養育孩子必須要讀很多兒童養育方面的書才行。





媽媽其實比任何人都要了解自己的狀態,甚至比她自己意識到的還要了解。

她當然需要充分的保護和必要信息,也需要醫學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身體養護方式,她需要熟悉且信得過的醫生和護士,為她提供醫學和護理建議。

她還需要丈夫的愛與支持,以及滿意的性經驗。

但是,她其實並不需要別人提前告訴她如何當媽媽,以及當媽媽是什麼滋味。

歡迎關注公眾號:西溪油麻地(xixiyoumadi)。

關於旅行,關於寶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的過度保護真會害了孩子!

一位英國女心理學家說:"世上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唯獨父母對子女的愛以分離為目的。"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傷感,只是,如果不想自己的孩子成為「媽寶男」或患了「公主病」,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好好遵循。記得多...

母親在這4點越懶,孩子未來越成功

博士媽媽說:如今一家一個寶,從小便是在蜜罐里長大,受到的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可是,您知道嗎?正是我們家長們事無巨細的親力親為,竟導致寶寶們成為了生活的「低智兒」。其實,作為父母的你不但應該偷懶,還...

4招讓寶寶不再粘人。

博士媽媽說:如今一家一個寶,從小便是在蜜罐里長大,受到的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可是,您知道嗎?正是我們家長們事無巨細的親力親為,竟導致寶寶們成為了生活的「低智兒」。其實,作為父母的你不但應該偷懶,還...

4招讓寶寶學會獨立

博士媽媽說:如今一家一個寶,從小便是在蜜罐里長大,受到的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可是,您知道嗎?正是我們家長們事無巨細的親力親為,竟導致寶寶們成為了生活的「低智兒」。其實,作為父母的你不但應該偷懶,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