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會「早熟」?父母們應該好好看看看!(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年來由於種種原因,性早熟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已成為最常見的小兒內分泌疾病之一,以女孩多見。

性早熟是指在青春期以前,即與年齡不相應地過早出現第二性徵並促進體格發育,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即出現性發育徵象,或女孩在10周歲以前出現月經可診斷為性早熟,主要表現有生長突增、生殖器官及性徵的發育成熟等均比同年齡兒童明顯提前。

由於性激素提前分泌,性早熟兒童生長速度加快,身體發育和骨骼成熟,骨骺提前閉合,兒童期身材較同齡人高大,但成人後反較同齡人矮小,未治療的患者最終身高一般為150-155cm。

性早熟是在環境激素、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營養等危險因素的刺激下,下丘腦的神經內分泌調節功能異常,導致的性早熟的一系列改變。

性早熟危險因素(下)

1遺傳因素

一般母親的初潮年齡與子女的初潮年齡相似,父母發育年齡偏晚則子女發育年齡較同齡兒童晚,調查發現患兒母親初潮較早的女童,易發生性早熟。

父母及兄弟姐妹中有性早熟病史者患病機率可能增高。

據國外研究顯示,出生時低於正常體重的兒童,更易出現性早熟。

2飲食因素

食物中雌激素活性物質也是性早熟危險因素之一,在一些食品中,存在較多的性激素,可引起血液中性激素水平上升,導致假性性早熟。

「洋快餐」、飲料、油炸食品、膨化食品、棒冰等含防腐劑、色素的食品等也可導致性早熟。

含激素食物如人工飼養的甲魚、黃鱔、雞、洋快餐及反季節的水果、蔬菜由於存在激素催熟等因素,兒童服用後可導致性早熟。

3不良的生活習慣因素

如過度的強光刺激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對腺垂體促性腺激素的抑制減弱,誘發性早熟。

隨著電視、網際網路、電影、報刊、雜誌等媒體的廣泛普及,很多兒童從小就喜愛看電視、迷戀於上網,很早就可以從中見到一些超越其性心理年齡的行為畫面,如戀愛、擁抱、觸摸、接吻、床上動作等,會不自主地耳懦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思想普遍較其父輩開化早,這些兒童更容易出現性早熟。

4其他因素

有一部分是由於家長的粗心,兒童將避孕藥當做糖丸誤服導致乳房發育、陰道流血。

國外有報導因塗抹了父親的含睪酮的藥膏,而引起性早熟的兒童。

隨著美白、祛斑等美容化妝品的出現,由於部分不合格的產品中可能含有雌激素類物質,兒童塗抹或接觸後也可能出現性早熟。

性早熟帶來的問題

1心理問題

青春期的兒童開始出現自我價值和自我懷疑,羞恥感和情感脆弱,使任何偏差都可能給患兒帶來巨大的焦慮,以及心理的異常。

性早熟兒童,成年矮身材可影響其參與正常的社會活動,如就業、擇偶等,易引致心理問題。

2社會問題

較早出現性徵,如乳房過早發育、月經來潮,導致這些患兒比同齡兒童有更多的焦慮。

身體的發育引起對青春期早期的探索,可能會導致盲目的冒險行為,如吸菸、飲酒、和年長的成年男性交往、過早的性行為。

真性性早熟兒童已具備成年人同等的生殖能力,但缺乏成熟的心理,無保護的性行為可能導致早孕,或性傳播疾病,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社會心理和精神壓力,這些兒童也更容易出現叛逆行為。

治療藥物價格昂貴,治療周期長,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針對「性早熟」,我們能做些什麼

家庭和學校通過對性早熟兒童進行適合其生理和心理特點的心理健康和生殖健康教育,以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父母應主動和兒童交流,及時疏導其害羞、自卑、抑鬱等情緒,建立對性發育的正確認識,避免性行為問題的發生。

性早熟需要社會和政府的共同關注。

避免接觸危險因素是避免特發性性早熟發生的根本措施。

更多精彩內容請微信關註:北京醫生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警惕性早熟!

性早熟是兒童內分泌系統的常見發育異常,是指女童在8歲前,男童在9歲前呈現第二性徵發育的異常性疾病。中樞性性早熟(CPP)是緣於下丘腦提前增加了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的分泌和釋放量,提前激...

孩子吃鴨脖小心性早熟,家長記住了

男孩在9歲以前,女孩在8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②女孩雖然在8歲以後出現第二性徵,但初潮發生在10歲以前。性早熟對患兒的危害較大,主要表現在,性徵的出現,尤其是初潮出現,對尚未到達該階段年齡的兒童,...

女孩性早熟會帶來哪些危害

導語:發生性早熟的原因,主要是體內控制青春期發育的調節系統——「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提前萌動、功能亢進,導致生殖功能提前出現所致。也有的是盲目進補,攝入了較多的含有性激素的食品或藥物,或誤服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