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發脾氣的寶寶,我該拿你怎麼辦(附6案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和發現,孩子快到兩歲的時候會越來越愛發脾氣。

小小的人兒,怎麼也會發脾氣呢?遇到一點不如意,就急得大哭大鬧,或是,你的回應稍慢一點,小傢伙就大發雷霆。

面對尖叫、哭喊、扔東西、手舞足蹈的「小惡魔」,我們的腎上腺素也迅速飆升,是安慰、哄勸?還是嚴厲制止?或者冷漠對待?

其實,孩子發脾氣都有他背後的心理因素。

找到導火索並正確疏導,對於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至關重要。

導火索一:被忽視

媽媽正在和2歲的樂樂一起做遊戲,這時候有人按門鈴,媽媽去開門。

原來是隔壁的奶奶找媽媽借東西。

2分鐘後,媽媽還在和隔壁奶奶說話,樂樂在叫了幾聲媽媽沒得到回應之後,開始大哭起來。

對於小孩子來說,渴望父母的關注是正常的,所以當父母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時,他很可能會怒氣衝天。

但是這件事,還是要掌握一個平衡,也要慢慢讓孩子了解到,這個世界不可能永遠只圍繞著一個人轉,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事情。

遇到此類的事情,父母先自檢一下,自己對孩子的關注是不是很不夠?如果你每天都能保證一定量的高效陪伴時間,在遇到突發情況時,等孩子平靜下來,告訴孩子你的理由和你對他的理解,比如:「我知道你很想讓媽媽陪你一起做遊戲,我會這麼做的。

但媽媽剛才需要先幫奶奶拿東西,因為奶奶比較著急用。

導火索二:被打斷

每個周日上午3歲的團團都有早教課,這天吃完早餐時間還早,媽媽就讓團團自己玩一會兒玩具。

快出發時,媽媽叫團團換衣服去上早教課,小傢伙卻突然又哭又鬧,就是不肯走。

從一件事情轉換到另一件事情,孩子需要一個心理準備的時間。

當他沉浸在一件事情時,告訴他馬上就要離開,他肯定會很惱火(試想一下,即使成年人遇到這樣的打斷,也會有類似的反應)。

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提前告知孩子,在需要改變前,每隔一段時間停息一下,比如距離10分鐘、5分鐘各提醒一次。

可以跟他說:「寶貝,再玩10分鐘,我們就要去上早教課了。

」讓孩子有個緩衝期,在心裡做好準備,失落感也會減弱。

導火索三:睏了餓了

媽媽開車帶3歲的貝貝去看爺爺奶奶,路途遠加上堵車,到爺爺奶奶家時,都已經下午2點多了。

到了爺爺奶奶家,貝貝實在太餓了,伸手就要抓桌子上的飯菜吃,媽媽卻批評他應該洗完手再去吃飯,結果貝貝委屈的大哭起來,還躺在地上耍賴。

其實,平常的這個時候,貝貝已經吃過午飯睡過午覺了。

睏了和餓了,是孩子發脾氣的兩個最大誘因。

你會發現,午飯、午睡前和傍晚時,都是孩子最易發脾氣的時段。

這絕不是偶然,因為這時的孩子最容易餓和困,一點小事都可能成為他發怒的藉口。

所以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喝點水、吃點點心,或把他放到床上,他肯定很快就睡著了。

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父母要儘量做到,保持孩子正常的作息時間,讓孩子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

如果遇到外出等特殊情況,事先估量好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

例如帶一些小零食,計劃好大概什麼時間需要讓孩子休息一下,在哪兒可以休息等。

導火索四:不能掌控

2歲的嘟嘟最近經常因為做不好一件事情急的直哭。

大人來幫忙,他又不允許,反而哭得更厲害。

一天他想自己搬一個小椅子,搬不動,只好去推,結果推到一半給東西擋住了,也推不動了。

嘟嘟急哭了,邊哭邊喊「推不了,寶寶推不了」,媽媽趕緊來安慰說,「寶寶還小,這個椅子大,等寶寶大點就可以了」,可是嘟嘟不聽,重複推-推不動-哭這個過程。

媽媽說要幫他,他反而更生氣了,還伸手打媽媽。

這麼大的孩子還不能理解時間、空間以及物體之間所發生的關係,而為一些自然規律大發脾氣。

這是一個自然認知的過程,這時不要用其他事物來轉移他的注意力。

探索和認知事物是一個領域,在探索過程中產生了情緒是另一個領域。

孩子只要願意做那件事,是哭著做還是笑著做,我們都不必太擔心,只要他願意,就讓他繼續去做。

如果他痛苦到真的做不下去,他就會發現這件事不適合他,從而由這個發現來決定是放棄還是繼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獲得發展。

導火索五:害怕被責備

3歲的圖圖在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一個小朋友想玩他的玩具,他不給,還一把把小朋友給推倒了。

圖圖的媽媽趕緊跟小弟弟的媽媽道歉。

就在這時候圖圖突然放聲大哭起來,還對著媽媽拳打腳踢,好像受到了很大的委屈。

孩子犯錯,怕受到父母的責備,可能會以哭鬧來轉移父母的注意力。

對這種情況,要區別對待:如果孩子是無意中犯的錯,父母就不必責怪他,告訴他下次注意即可。

若是有意犯的錯誤,該批評的還是要進行批評,讓他認識到哭鬧並不能逃避責任。

導火索六:為了達到目的

到了吃午飯的時間,3歲的琳琳非要看電視。

媽媽告訴她吃飯時間不可以看電話,吃完飯才可以看。

結果琳琳不肯,躺在地上大哭大鬧。

為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而哭鬧,是孩子常用的「殺手鐧」,即使我們早就給孩子立了規矩,他們也會一再挑戰我們的底線。

對於這種哭鬧,父母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溫和地堅持」,對著他大吼大叫,或是一哭鬧就退讓,都不是好辦法。

前一種方式只會讓孩子學會用「憤怒」來解決問題,而後一種方式會讓他知道哭鬧能夠得逞,下次更變本加厲。

冷靜對待孩子的哭鬧、耍賴,堅持既定的規則。

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有一天晚上孩子哭鬧很長時間堅持要吃巧克力,我抱著哭泣的他告訴他媽媽愛他,但是不會給他那麼晚吃巧克力,因為會長蛀牙,他一直哭鬧,我一直抱著他親吻和撫摸他,我老公當時要吼他,我要老公迴避了,我告訴兒子哭出來好受些就哭吧,媽媽陪著你,但是巧克力明天才能吃,過了好長時間他不哭了,突然說媽媽我愛你。

我整個人就像如釋重負一樣的輕鬆狀態。

家長可以這麼做

保持冷靜的態度。

父母冷靜、理性的態度,能幫助孩子學會調節自己的憤怒情緒。

轉移孩子注意力。

當你感覺孩子想發脾氣時,可以用他感興趣的事物吸引他,轉移他即將爆發的情緒。

比如:「媽媽今天聽到一個有趣的故事,寶寶過來媽媽講給你聽」或「媽媽今天買了一塊好吃的小蛋糕,要給一個乖寶寶吃」等等。

教會孩子用語言來表達需求和感受。

比如「媽媽,我很喜歡這個玩具,你不給我買,我真的很生氣!」 告訴孩子發脾氣哭鬧並不能產生任何作用和效果,而好好說話、合理談判、講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卻能得到更多的回應與幫助。



傾聽、理解孩子的情緒。

父母要以相對平等的方式來理解孩子的憂傷與憤怒。

例如:孩子和小夥伴因為爭搶玩具生氣了,父母雖然不需要即時干涉,但可以鼓勵他說出感受,比如「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告訴媽媽為什麼好嗎。

」傾聽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緩解不快的情緒。

約定安全的情緒發泄方式。

與孩子約定幾種表達或發泄情緒的方式。

例如:去捶打枕頭;或者告訴自己最喜歡的玩具,自己不開心的事情等。

注意,發泄的基本原則是「不傷身不傷財」(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的「身」和「財」哦~)

所以不要孩子一發脾氣就實行「哭聲免疫法」(哭就不抱,不哭才抱)了,這時的孩子還理解不了邏輯與規則,放在一邊任他哭鬧,對家長和孩子都是一個考驗。

家長會因為心疼孩子而左右為難,情緒難免變得焦慮,孩子的安全感也會因此受到挫敗,最終只能導致情況變得更糟糕。

家長要做的是及時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並安撫和疏導孩子的情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開學季送你幾招孩子的止哭招數!

開學季到來,又一批小朋友將迎來他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時刻——上幼兒園。因此,很多老師表示頭疼,幼兒園裡哭聲一片,孩子也捨不得和媽媽分離,家長看著很心疼...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幼兒園孩子止哭招數,希...

孩子發脾氣的定義 如何改善

孩子發脾氣的定義是什麼呢?發脾氣是指兒童在受到挫折後哭叫吵鬧的現象。在各年齡階段均可出現,以幼兒期和學齡前期更為常見。該行為的發生與兒童的素質及所受的教育有關。困難氣質兒童易於出現這種現象。父母...

寶寶脾氣大有哪些原因 如何應付大脾氣的寶寶

孩子脾氣大原因有很多,比如受到父母或身邊養育人的影響,大人的情緒習慣是寶寶模仿的直接途徑;或者父母對寶寶管束過嚴約束太多,寶寶的很多行為都受到阻礙,積壓下來就會導致壞情緒等。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