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看老,好性格原來是這麼來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0-3歲是孩子重要的起點,對今後的人生有著重要的影響,無論是身體的發育,還是性格、智商和情商的全面發展,每一天的改變對寶寶來說都很重要。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是否都做對了呢?
0-6歲敏感期,孩子是敏感不是不乖
0-6歲,在內在生命力的促使下,幼兒會在某個時間內,反覆做同一工作或反覆學習某一項能力,並且學習能力特彆強。
此階段的敏感期有很多,比如肌膚觸摸的敏感期、語言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依戀形成的敏感期、細微事物的敏感期、手腿腳等動作的敏感期、執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數學敏感期、繪畫敏感期等等。
·口腔敏感期
寶寶出生後很快進入口腔敏感期,一直到1周歲多一點才停止。
孩子的主要表現是吃手,無論家長怎麼制止,寶寶總喜歡把小手放進嘴巴里,而且樂此不疲。
家長如果以手不乾淨為由阻止寶寶吃手,孩子可能會留下心理陰影。
家長只要注意寶寶入口的東西相對乾淨即可,而且爸爸媽媽建議準備不同種類的物品讓寶寶用口腔去探索。
此階段寶寶認識世界的方式主要依靠口腔,順利度過以後,寶寶就不會再用嘴巴吃除食物外的物品。
有的孩子上幼兒園、小學後還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習慣,乃至發展成其他不良行為,如說髒話、愛吃零食、吐口水等,這與口腔敏感期沒有安全度過有一定的關係。
·手腳敏感期
在口腔敏感期的後期,寶寶將進入手的敏感期。
孩子的主要表現是喜歡用手扔東西、用手指摳小洞,甚至打人。
其實從寶寶的角度出發,這些行為只是在做手臂肌肉運動。
而在口腔敏感的後期,寶寶也將進入腿的敏感期,實際上同一階段常常有兩、三個敏感期交叉出現。
·物權意識敏感期
寶寶滿2周歲後將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孩子的主要表現是喜歡宣示所有權,有口頭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不喜歡和別人分享,有時候媽媽也沒有辦法從孩子手裡拿東西。
家長千萬不要亂貼標籤,認為寶寶小氣、自私,試圖糾正他的這個毛病。
事實上,寶寶只是在進行物權歸屬的訓練,用物權歸屬權確認的方式來認知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
國外的育兒專家認為,「我的我的,什麼都是我的」是1歲孩子的處世哲學。
通常這一時期將持續3-4個月,父母應該給予理解,在孩子有明顯不要的表現時順著他的脾氣來,而不是粗暴的批評。
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比如別的小朋友和他分享玩具時,在一旁告訴他:「xx把玩具給你玩,高興嗎?」在他有所表示後,再說:「你把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他們也會很高興。
」像這樣幾次以後,再嘗試讓他分享自己的玩具,讓他明白玩具是他的,給別的小朋友玩還是可以拿回來的,而且和大家分享很快樂。
如此寶寶慢慢就會接受分享,一般孩子在3周歲左右就會進行分享階段。
Tip1:在孩子物權意識強烈的時期,家長一定不可以試圖逗引孩子,用強制的手段奪走孩子手裡的物品,還指責他:「你真自私了!」這是絕對要禁止的行為。
Tip 2:當孩子知道分享時,比如將手裡的食物分給家長吃,家長應該愉快地接受,而不是去拒絕,和他說「我逗你呢,我不吃,你自己吃吧。
」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在拒絕孩子的分享,時間久了,孩子會把分享與失望划上等號,以後就不願意分享了。
·秩序、完美、執拗敏感期
寶寶3-4歲時是秩序、完美、執拗的敏感期,孩子主要的表現是家長如果將一個蘋果切小塊分給孩子,孩子會哭鬧不止、不願意接受。
這是因為該階段的孩子追求完美,而我們破壞了蘋果的完整。
除此之外,不同的敏感期表現的行為各不相同。
如果孩子可以順利度過這些敏感期,日後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態。
早教不是知識灌輸,示範效果「教」得更好
3周歲以前是人一生中重要的時期,早期教育的重點在於心理成長,而不是依據學了多少知識來判定。
此階段如果家長過分溺愛孩子,事事以孩子為先,對他特殊照顧,包辦他的一切事情,或是不尊重他,輕易滿足他的物質要求,而不注重他內心的需求等,只會讓孩子以後獨立性差、貪圖享樂。
·禮貌教育
孩子不是「教」出來的,家長只需以身示範即可。
比如,當別人和寶寶打招呼時,他沒有表示。
不少家長常因為禮貌的原因催促孩子,「怎麼不叫奶奶啊,怎麼不說話,快叫奶奶,你這孩子怎麼總這樣」等等。
這就是典型的「教」,這會讓孩子很有壓力,如果家長一邊教還一邊指責孩子,很容易引起孩子的牴觸情緒。
其實我們只需用孩子的語氣說:「奶奶好!」或是「奶奶,再見!」等等。
這就是正確的示範。
·日常護理教育
一般情況下,1歲半的寶寶就可以開始穿鞋的練習。
若是孩子穿反了(事實上孩子經常穿反),很多家長這是會說:「錯了,左右反了。
」但是這是的寶寶還沒有對錯的概念,並不能理解大人的意思,你說錯會讓孩子有壓力,而家長不悅的語氣也會讓孩子緊張。
爸爸媽媽只要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平靜地說:「兩隻鞋子交換一下」。
如果你用「教」的:「這是右,這是左」,孩子根本不明白。
孩子這時的大腦發展尚未健全,太複雜的知識接受不了,簡單的命令更容易實施。
經過1-2個月的提醒,寶寶就可以學會自己穿鞋,而且左右正確。
·遊戲、學習教育
做遊戲和玩玩具也是如此,家長只要示範即可。
家長需要稍微放慢速度,讓孩子看著你的做法,然後給他足夠的時間來反覆練習,千萬不要在一旁老師說「錯了錯了,不是這樣做的。
」
若是一直是你在教,一旦沒有人繼續教,孩子自己就不會做,慢慢就失去了自我學習的能力。
而且家長不停地打擾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家長應該多一點耐心,給予孩子自我調整的機會,而不是批評。
家長足夠的尊重,還可以讓孩子擁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NO學步車!爬行很重要!
雖然有很多家長選擇利用學步車來教孩子走路,但事實上學步車對寶寶的走路乃至身體健康有害無利。
孩子學習走路首先需要戰勝內心巨大的心理障礙,還要掌握如何保持身體平衡力,而學步車只要有一個觸碰點就可以溜出很遠,不利於孩子戰勝心理障礙學會適應走路,所以使用學步車的寶寶反而學走路更慢。
再來,使用學步車的孩子通常是腳尖著地,家長還要再花大力氣來糾正,讓孩子調整用腳掌著地。
另外,如果使用學步車,會大大減少孩子爬行的機會。
可能有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跳過爬行直接學習走路很聰明,其實不然。
寶寶的動作發育遵循自然規律,爬行可以鍛鍊孩子的協調性,先學習爬行再學走路發育才健康,否則協調性差會造成前庭神經發育不良,不利於今後閱讀、寫作的學習、語言的發展和運動能力。
耐心對待孩子的哭泣,助兒培養好性格。
我們要知道,喜、怒、哀、樂、恐懼等是正常的情緒表現。
我們不能僅憑個人的主觀意向來認為孩子哭鬧很煩。
在孩子啼哭時,我們應該試圖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而不是哄或指責:「不要哭」。
哭泣是孩子發泄心理矛盾衝突的方式,我們只要給予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輕輕撫摸他的後背,告訴他:「哦,寶貝,媽媽知道……(剛才發生的事情),你很難過,媽媽理解你」。
·接受不良情緒
調整孩子的情緒應該先從接受的情緒表達開始。
你告訴寶寶,你知道他的難過、不開心,他的負面情緒會減輕。
然後說「媽媽愛你,媽媽理解你」之類的話,再配合3次深呼吸,幫助寶寶發泄出不愉快的情緒效果更佳。
做完這些,寶寶臉上可能還掛著淚珠就跑去找小朋友玩去了。
·男孩子也可以哭
在對待男孩子哭的問題時,我們可能會去指責,常說:「男孩子,哭什麼!」這樣的做法使男孩子幼兒時期無法發泄出他的負面情緒,待他長大以後,他心理壓抑也就不知道該如何發泄,喜歡也不會表達,所以通常讓丈夫說一句愛你很困難。
這也就是說,這樣的男孩子在今後踏入婚姻生活後,存在無法與妻子進行良好溝通的問題,影響婚姻的質量。
所以,我們不要再阻止小男孩的哭泣,接受他的悲傷,給予他適當的安慰。
·別急著去安慰
在寶寶只有幾個月大時,我們常常一聽到孩子的哭聲,就急沖沖的跑過去哄寶寶。
這樣的做法也是不正確的,會使他養成控制家長的心理。
我們應該用平和的語氣來應答:「寶寶餓了嗎?媽媽來了。
」如果孩子哭鬧不止拒絕某件事,我們可以先妥協:「好,現在先不要,我們待會再……」不要讓寶寶用哭鬧將你控制住。
當然,教育方法有時候要看具體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平常應該多觀察和總結。
2-3歲愛打人,大部分孩子都這樣
孩子在2-3周歲,常常會出現愛打人的行為。
這時,大人千萬不要說:「不要打人」「你怎麼又打人了」之類的話,這是起不到作用的,只會讓孩子認為打人這個行為可以引起大人的注意,你越是反複製止他就越愛動手打人。
·敏感期的探索方式
大部分的孩子此時正處於口、手和腳的交叉敏感期,他們特別喜歡用口、手、腳來認識、探索世界以及他們感興趣的事物,這其中就包括他人的身體,所以就有了「打人」「咬人」等攻擊行為。
·人際交往技能的欠缺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寶寶還沒有學會如何進行人際交往互動,在他們的言語無法正確表達醋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時,他們一著急常常用會出現身體攻擊動作來替代。
事實上,他們可能只是想表達「你讓開」「你不要拿我的玩具」,但是情急之下先出手推搡或搶奪了。
·安全感的缺乏
也有的孩子是因為嚴重缺乏安全感,所以用攻擊別人的行為來發泄負面情緒,或是想要引起父母的關注。
這時家長應該先別急著把「你愛打人是個壞孩子」的標籤貼在孩子身上,而是在孩子出手打人後,把孩子抱住不讓他繼續打人,向對方的家長和孩子道歉,然後平靜地離開。
另外還應多陪在孩子身邊,給予他足夠的安慰,記住這時講道理是沒有作用的。
父母應該如何做
而被打的孩子的家長也請保持冷靜,千萬不要有自己孩子被別人欺負的想法,因為很多小朋友是通過肢體衝撞來進行交往的,學會理解打人的小朋友不是故意的也不是性格不好。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受欺負了,容易讓孩子養成受氣包的性格,以後也會經常被欺負。
離開現場回家以後,也不要說孩子被xx打了,這會讓孩子形成我很容易被別人打的想法,他可能會認為自己有什麼方面不好讓別人不喜歡,進而養成膽小怯懦的性格。
最好的做法是,建議你首先接受對方家長的歉意,然後對打人小朋友說:「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你只是想和我們家寶寶一起玩,你們來握個手吧。
」
待孩子滿3周歲逐漸變得懂事。
假如還是有愛打人的行為,就需要深入的考慮他打人的原因,比如是否有家暴的問題等,然後消除根源,同時在他出現打人等攻擊行為時及時制止,並明確告訴他「不可以」。
在這裡要注意,只要簡單的告知「不可以」,而不是說「打人不可以」,千萬不要代入負面的信息,應該淡化負面行為,切莫強調!
中國早教育兒開創者賈軍女士攜IT暖爸賈松濤精心打造的史上第一檔育兒類脫口秀,登錄愛奇藝,搜索《育兒賈說》,聽專家講育兒!
下載喜馬拉雅FM,搜索育兒賈說,收聽《培育高智商寶寶,父母必修108課》,每期10分鐘給您一個簡明精準的GPS育兒導航。
為什麼說寶寶的頭三年影響一生?原因在這裡!
親愛的小寶寶的家長們:您好!做為一個早期教育的工作者,做為一個三歲孩子的母親,我常常反省自己,在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頭三年,我做對了嗎?在我的引導下,她能保持強烈的探索慾望嗎,她的專注力有沒有被破壞...
頭三年影響一生,孩子的性格是這樣養成的!
今天的文章是一個早教工作者分享的關於現代父母早期教育中易出現的問題和多數父母的誤區。 在孩子人生最重要的頭三年,我做對了嗎? 在我的引導下,孩子能保持強烈的探索慾望嗎? 專注力有沒有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