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娃養成記︱「三心」+「二意」,為孩子的成功助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贏在起點

徐家匯中心

●●●●

牛娃姓名:常奕全

錄取學校:盛大花園小學境內班

學齡:126節



(以下『Q』為起點君提問,『A』為全全媽回答)

Q:您對於孩子學齡前的早期教育,最看重培養什麼能力?您是怎樣引導的?

A:在孩子教育的早期階段,我們希望他能具備「三心」,一是要有自信心,勝不驕敗不餒;二是要有耐心,不急不躁;三是要有責任心,自己能管理好自己。

這「三心」能夠讓孩子自信而不自負,平靜而不焦躁,面對而不逃避,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有益。

作為孩子家長,引導方式主要是以身作則,以樂觀的心態影響孩子,對孩子數不清的問題耐心解答,承擔起教育孩子和其他所有的責任。

我們平時也注意聆聽孩子的心聲,多理解孩子的想法,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孩子適當的建議。

Q:您的孩子是幾歲開始讀早教的?您最認可的教學理念/方式是什麼?您的孩子在上過早教課程後,最大的進步是什麼?

A:孩子差不多在4歲的時候接觸早教,我最認可的理念是注重能力培養,且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互動性強,實物教具也能合理的運用。

孩子上了這裡的數理與財商、學習能力、語言與情商等三種課程,這種組合方式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性價比很高,孩子學得也很開心。

孩子收穫的最有成就的東西便是學會了思考和自律,培養了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這些在幼升小中發揮了明顯的作用,也對他未來的發展產生長遠影響。

Q:您覺得您的孩子能成為「牛娃」,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A:我家孩子的優勢體現在善於思考、善於提問,家長和學校都要進行適當的啟發與引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學習變成一種快樂而不是負擔,這樣孩子才能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

Q:您覺得在家庭教育領域,父母最重要的職責是什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您最大的體會是什麼?

A:作為孩子家長,父母承擔著重要的職責,我們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姿態教育孩子,而應該以導師和朋友的身份引導孩子。

當孩子迷茫時,父母是孩子的指明燈;當孩子有想法時,父母是孩子的聆聽者;當孩子受挫時,父母是孩子的精神支柱。

孩子需要的時候,父母剛好在,或許就是最好的親子關係。

我最大的體會是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注重其興趣培養,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個人意願。

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我們一直秉著痛痛快快地玩耍,認認真真地學習的原則。

當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會存在著某些不滿意或者是小情緒,當面對不聽話或有些叛逆的孩子時,父母多少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往往想著能通過自己的言行糾正孩子的問題,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孩子始終是孩子,不能以大人的標準來看待與衡量,他們希望獲得父母的認同,希望有自己的空間,希望父母可以用溫暖的微笑來包容他們的小問題。

Q:對於今後即將面臨幼升小考驗的家庭,您最大的建議是什麼?

A:對於即將面臨幼升小的家庭我主要有兩個意願,姑且稱為「二意」

第一個意願是希望家長循序漸進,尊重孩子自身發展的特性,多一點陪伴和理解,也多一點溫柔和空間,多尊重孩子的想法,也儘量多讓孩子做一些決定。

第二個意願是希望家長能重視家庭教育,結合早教的教育理念與方式,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與時間節點,讓孩子逐漸變得更好、更加優秀。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未經授權轉載的,我們將按照《微信公眾平台關於抄襲行為處罰規則》進行侵權投訴。

歡迎您朋友圈。

本文所述為家長個人觀點,由贏在起點整理但未經本人審閱,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