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出令人討厭的熊孩子,幫凶竟然就是你自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熊孩子出沒,請注意安全!

他們的殺傷力巨大:刪掉你的存檔,摔壞你的模型,劃爛你的螢幕,甚至還會執著地搶走你心愛的漫畫、遊戲、玩偶……不知從啥時候起,「熊孩子」滾入了網絡吐槽的洪流,被冠以「殺傷力巨大的終極BOSS」稱號。

有的網友甚至感嘆,「熊孩子」出沒,感覺不能再愛了。


熊孩子:沒有最熊,只有更熊

  • 案例一

流傳最廣的網絡經典:

二十幾個千辛萬苦攢下來的手辦一小時內被親戚家小孩無情肢解,被「迫害」的女主人公哭著找到熊孩子算帳,孩子家長卻用「孩子還小,不小心把你的一堆娃娃給拆了,要不補償你100塊吧」的話搪塞……(來源:人人)

(手辦主人的憤怒可想而知……)

  • 案例二

身邊的真實例子:

表姐的孩子六歲,是個十足十的熊孩子。

搶了表哥家孩子的手機玩遊戲,還打了人家一拳,小姑娘立刻淚眼汪汪找媽媽去了。

大人訓斥他,他二話沒說就把身邊的椅子甩出來,不由分說鬧起來,邊哭邊鬧邊大喊:不跟你好了,不跟你好了!家長還說:長大就好了,小孩子鬧鬧有什麼的,你大人還跟小孩子計較,幹嘛一定要把他弄哭了呢。

(來源:吳鈺龍·壹心理)

(這樣的孩子和家長在生活中很多見……)

  • 案例三

史上最熊孩子,沒有之一:

因嫌樓外施工的電鑽聲太吵,正在8樓屋內看動畫片的10歲男孩,一氣之下用小刀將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繩割斷,致使其懸在半空動彈不得。

面對警方詢問,小孩說:「我當時在看《喜羊羊》,外面鑽機打牆的聲音太吵,我就用刀子把繩子割斷了。

」(來源:騰訊網)

(熊出境界了……就這樣還有人說要體諒孩子!)

「熊孩子」特點一:

無規則意識、有「環球皆我媽」傾向

雖說一百個熊孩子,就有一百件不同的「英雄事跡」,但他們卻存在一些共同元素,最普遍的就是沒有規則意識。

無規則意識進一步惡化,就會發展到「環球皆我媽」這個程度,把自己父母允許、容忍的行為,理所當然的認為社會上的其他人也會允許、容忍。

(騰訊網:割斷工人安全繩:「熊孩子」怎麼治)

「熊孩子」特點二:

具有反社會人格,對他人人身安全成傷害

這屬於比較嚴重的了!就像那個割斷施工繩的孩子一樣,對生命的蔑視程度可見一斑。

這不是僅僅一個惡作劇能夠解釋的。

據荷蘭萊頓大學人類發展研究所的研究,會對他人造成嚴重的身體傷害的少年,往往都具有反社會人格,但更多的研究表明,這還是和後天的教養有關

(騰訊網:割斷工人安全繩:「熊孩子」怎麼治)

熊孩子的背後是熊爹媽!

1. 他還是個孩子……

小億說:對熊孩子,爹媽的寬容來得理直氣壯,「他們還小啊!」,這算是一條必說金句。

一秒鐘,讓憤怒的受害者陷入「你和一個孩子較什麼勁」的道德漩渦里…

  • 據騰訊今日話題(20140831期)

「有個母親在天涯說:在餐廳吃飯,就因為兒子稍微調皮了一點就被打了一耳光!氣得現在還在發抖。

原來,這位母親帶兒子去附近的餐廳吃飯,她兒子喜歡到鄰桌到處跑跑看看,幾次去騷擾吃螃蟹的鄰桌,最後因為跑到隔壁桌上去抓螃蟹,被別人把手甩開後,動手打了這桌的人,結果被回打了。

關於打人這件事,是非分明:即使小孩因為被甩手而打別人,成年人也不應該對孩子施暴。

但這位母親的憤怒點在於:小孩子去亂跑亂跳都是正常的,去抓別人的菜也是正常的,因為她兒子『有這個習慣』

因為這點事就動手是禽獸。

  • 據吳鈺龍《眾生畏果,菩薩畏因》》

「現在似乎很多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天資聰慧不用教化總有一天也會非常好。

他們總是以「他/她還是孩子」作為我們可以不用約束孩子的理由,卻期望他在十來歲二十來歲忽然明白了:要幫爸爸媽媽分擔,要懂得幫助他人,要懂得謙讓寬容——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我更願意相信,除非發生家庭或人生的巨變,三歲定八十,幼教對人的一生有決定性作用。


2. 別扼殺孩子的天性!

小億說:又是一條響噹噹的罪名!其實,要知道,熊孩子最可怕的就是他們永遠不用承擔責任,有些家長還不管,覺得小孩子犯點錯無所謂。


  • 據《千萬別把孩子養成令人討厭的人!》

「和親戚去醫院看望另一個生病的親戚,她兒子發現病床可以升降,大感興趣,反覆把病床搖上去搖下來,她在旁邊微笑著看著兒子,並不制止。

直到病人家屬耐著性子阻止他『你不能這麼搖,阿姨會疼的』,孩子才不情願地停下來。

出門後,我問她為什麼不制止兒子,她卻不解地反問:『不是要給孩子自由,保護孩子好奇心麼?』剎那間我冷汗直冒……這是天大的誤解!沒有邊界的自由不是自由,是放縱!你的孩子倒是『自由』了,別人呢?」

  • 據新華網《為人父母,別讓「熊孩子」一「熊」到底》

「孩子頻頻闖禍,父母責無旁貸。

無論是事前道德教育的缺位,還是事後的溺愛與包庇,都是造就『熊孩子』的原因。

每位父親母親都應深知,任何一個『熊孩子』,都終有走出家庭、踏入社會的那一天。

如果不把『熊』性扼殺在搖籃里,將來犯的錯是不可能用『不懂事』來敷衍的。

  • 據《千萬別把孩子養成令人討厭的人!》

「孩子需要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他不冒犯不妨礙別人;孩子需要被尊重,但同時他必須學會尊重別人,照顧別人的感受。

這樣孩子才能慢慢地發展出同理心,學會識別並照顧別人的感受,孩子才不會成為一個只顧自己不顧別人、令人生厭的人。

3. 長幼有序、尊重他人意識的缺失,讓熊孩子泛濫。

  • 據舒幼娥《長幼無序導致「熊孩子」泛濫》(原載大洋網)

「當下中國家庭獨生子女比較多,一家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家長們也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給孩子傳遞長幼有序的觀念。

過去,在親子關係中,孩子是怕父母的;現在,我們樂於跟孩子講平等。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沒有畏懼感是好事,但這不等於抹殺了應有的尊重和感謝。

家庭成員之間應該是有一個位置秩序的。

在孩子成年之前,監護人有管教的義務、責任,當然也要有一定的權力。

權力的收放需要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漸獨立而有所調整。

讓孩子自由成長不等於不講規則、沒有規矩。

即便是西方社會,也不會讓未成年的孩子掌握話事權。

有些事情可以放權給孩子做,但是最終的監督權在父母。

熊孩子咋由熊變萌?

據深圳新聞網《熊孩子招人煩 由熊轉萌並不難》

  • 允許「熊」但要有度

「熊」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作為大人應允許孩子有「熊」的行為,但不能沒有限度。

孩子在「熊」時,也在觀察大人的底線,如果一味溺愛放縱,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養成孩子的不良習慣。

  • 轉移孩子注意力

當孩子要表現出熊的一面時,家長應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這樣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壞物品,也免除了與孩子的正面衝突

對於孩子,無論是打罵說教或許都會給他造成不良影響,要儘量避免。

  • 給孩子立個規矩

要給熊孩子立個規矩,讓他從小就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這個意識在寶寶頭腦中紮下了根,就會成為他的行為準則,形成自律。

寶寶需要一個界限,這個界限給他展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 需要循序漸進

想要把熊孩子改造成好孩子,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切不可急於求成,切不可因為孩子的出格舉動當眾嚴厲訓斥或體罰,應該將其帶到沒人的地方再進行耐心教育。

孩子雖小但是自尊心很強,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傷害至深,或許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

要想讓熊孩子真正有所轉變,需要平時長期的訓練。

  • 一次嚴肅談話

當熊孩子不聽話時,成人用「責罵」或「處罰」來處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觀的氣憤、激動、 疲倦、厭煩的情緒滲入行為的處理中,致使孩子的身體感到痛苦不適(體罰),心理產生恐懼,意志遭到壓制,因此很難接受家長長篇大論的說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為,更難以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

此時,如果我們家長與孩子進行「嚴肅的談話」,就會讓孩子心領神會。

例如,先暫時停止他(她)的動作或行為,請他(她)到一個角落,好好地跟他(她)談,可能會比大聲責罵和處罰,更能啟發孩子的良知,思考自己的不當行為。


  • 爸媽做榜樣

有些孩子因為年齡小,雖然知道指令和規則,卻很難決定該怎樣做。

當他不行動或不接受指令時, 我們又以為孩子不聽話。

因此,在讓孩子了解行動規則的同時,還要指點他(她)怎麼做。

例如,書如何擺、玩具怎麼收、坐要怎麼坐、話要怎麼說等等。

小編說

你是否也曾對孩子不合適的行為沒有及時嚴加管教?亦或你覺得不以為然,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大了就會好?亦或你管教了,但是孩子不聽你的,而你似乎有些無能為力?

不想做個「熊」爹媽,那就從今天開始,嚴格地要求孩子吧!這是為人父母必盡的責任,這才是我們對孩子最好的愛。


本文由億麥優學小編綜合整理

更多信息請關注微信號yimaiyouxue(蘇州最權威的親子教育O2O平台)


來源:騰訊今日話題;深圳晚報;搖籃網;吳鈺龍《眾生畏果,菩薩畏因》;舒幼娥《長幼無序導致「熊孩子」泛濫》;《千萬別把孩子養成令人討厭的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6小步教家長面對寶寶叛逆的一兩歲

當寶寶滿周歲後,自我意識逐漸萌發,開始變得越來越自我和任性,這個階段是令爸爸媽媽們最為頭疼的階段,跟孩子說什麼他都不管不顧,那麼如何才能與處於叛逆期的寶寶進行有效的溝通呢?1.了解叛逆期成因處於...

康大視點,規則教育不容忽視!

這兩天刷爆螢幕的老虎吃人事件,據說已震驚海外,在母親被咬死,女子重傷的情況下,這家人還在繼續無視規則,擾亂醫院就醫秩序,在非探視時間要求進入ICU病房。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專家朱巍認稱:從視頻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