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失敗的家庭教育,都是因為錯過了最好的育兒時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都是空白的,長大後之所以有了各種各樣的性格,都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成龍成鳳。

所以在當下,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絞盡腦汁、想方設法、苦苦尋覓著育兒的錦囊妙計。

而事實上,往往認為正確的教育方式卻是犯了大忌,我們今天就談談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間上的錯誤理解:

3歲之前孩子什麼都不懂,誰陪伴都一樣

我有個表弟,大寶三歲,二寶一歲,夫妻倆之前呆在家裡,現在反而要出去打工,理由是:趁孩子現在還小,什麼都不懂,誰帶都一樣,趕緊出去掙幾年錢。

這種情況在農村很常見,理由也跟我表弟他們的基本一樣,認為孩子三歲之前是不懂事的,誰陪伴都一樣。

事實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心理學發現這是有規律的,3歲是孩子個性、行為的形成期,所以3歲所具有的性格特徵也將深深影響其一生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早期,需要陪伴、互動,但我們恰恰忽略了,覺得1歲、3歲內有什麼好教育的。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你就錯了,3歲以前的教育比3到18歲重要得多。

因為3歲前是情感的撫養,情感撫養的多少會決定後面的很多東西。

比如對孩子一生都會產生影響的安全感,就取決於三歲前父母對孩子的陪伴。

通常來說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主要分為三種類型,一種類型為依戀型,依戀型是指父母對孩子的行為積極相應,孩子自身感覺到安全,孩子安全感也大為增強;迴避型關係,是指父母很少關注孩子,孩子與父母之間形成隔閡;矛盾型則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時而迴避,時而依戀,孩子與父母關係不夠確定。

心理學看來,孩子只有與父母關係是依戀型,那麼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將較為順利。

6歲前講道理孩子聽不懂,大一點再說

很多父母認為6歲之前孩子處於幼兒期,講一些道理他聽不懂,這就導致了一個家庭教育的普遍問題:小時候孩子願意聽父母說,可父母覺得孩子聽不懂;孩子大了,父母願意說了孩子卻不願意聽,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最煩的可能就是父母的說教了。

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因為教育孩子最好的時間恰恰就是6歲前,我們認為孩子「聽不懂」的那段時間。

著名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說過:有的家長說孩子不愛跟自己說話,有的孩子偷拿家長的錢,還有的孩子每天玩電腦,甚至不愛上學,有的孩子則是父母說兩句就離家出走……

談到上面幾個問題的時候,會發現這些孩子基本都在青春期。

但事實上,這種行為在孩子6歲甚至小的時候就已經有徵兆了,只不過家長沒有重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