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貼——寶寶的大腦跳躍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很多媽媽來講,大腦跳躍期是一個很陌生的概念,但事實上,在寶寶一歲半前,大腦跳躍期是一直存在的,它伴隨著寶寶的吃喝玩睡,陪伴著寶寶成長,今天就和大家來分享有關寶寶大腦跳躍期的內容。


一、 大腦跳躍期的研究和概念

1、 大腦跳躍期的概念

大腦跳躍期實際上是描述嬰兒發育過程中那些intense periods的一個概念。

它認為在寶寶20個月以內,會經歷10個「難以被取悅的階段」,在這些階段中,寶寶會出現哭鬧、煩躁,黏人、睡眠不好,食慾減退等等看起來是「退行期」的行為。

在這些階段中,寶寶的哭鬧是有原因的,他正在經歷生長發育方面的激烈改變,這讓寶寶也很苦惱。

但這些改變可以讓他學習很多新的技能,所以更值得慶祝。

但是這些改變卻讓寶寶感到困惑,甚至是嚇呆了——一切都在一瞬間改變了,他放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我們都知道,寶寶的生理髮育是以我們通常稱為「生長突增」的方式進行的。

TA可能在某段時間裡一點都不生長,卻在一夜之間長高6、7毫米。

孩子的心理成長過程也存在同樣的情況。

神經學研究顯示,不到20個月大的孩子就有可能經歷大腦重大、劇烈的改變。

每次經歷過這種巨變後不久,孩子就會在心理發展方面迎來一次平行的飛躍。

2、 大腦跳躍期的爭議

1992,兩位荷蘭的學者,Dr.Frans X. Plooij(弗蘭斯普洛伊)和他的夫人Dr.Hetty van de Rijt(赫特范德里特)發表了名為《The wonder weeks》的書。

他們倆的background是教育心理學,體質人類學(Physical Anthropology)和行為生物學。

他們的主要研究對象是靈長類動物。

當他們跟隨著名的Jane Goodall的Chimpanzee研究項目在坦尚尼亞研究大猩猩母親和新生兒時,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些觀察將會形成他們日後風靡世界的育兒書的雛形。

在1971-1973年間,這對伉儷結束了他們在貢貝黑猩猩保護區對於大猩猩母親和大猩猩寶寶之間互動的記錄。

在他們回到家整理他們的田野筆記後,他們發現大猩猩寶寶和它們的母親互動時,充分展現了依戀和黏人的行為。

而在某一些時期,大猩猩寶寶會表現出來特別煩躁和難以安撫,但是通常又在這段時間同時展現了巨大的飛躍(leaps)。

他們認為這與人類寶寶有很多相似和共同之處,因此也就將研究的成果寫成了著名的《神奇的飛躍周》(the wonder weeks)這本書,希望可以幫助家長們理解為什麼寶寶有時候會表現地和平常不同,會比較煩躁,遇到這種情況後應該怎麼處理。

但是大腦跳躍期的概念受到了質疑。

1998年時,Dr. Plooij的一個博士生 Carolina de Weerth在《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Emotional instability as an indicator of strictly timed infantile developmental transitions 》的文章,研究中她對4對15個月內的母子進行了縱向的跟蹤研究,結果發現並無法證明Dr. Plooij 所提出的10個跳躍期的概念。

文獻太長,感興趣的話可以後台留言索要文獻,請註明「大腦跳躍期文獻」..\..\參考資料\Weerth_et_al-1998-British_Journal_of_Developmental_Psychology.pdf

簡單來說,書中也提到了大腦跳躍期的數據基礎更多是「通過觀察實驗、個人記錄、影像資料等來提取數據」的,這決定了數據會受到樣本量和觀察方法的影響,媽媽的個人記錄本身也會受到個人情緒的影響。

因此,書里也提到,大腦跳躍期的計算「可能會有1-2周的偏差」。

那麼大腦跳躍期真的存在嗎?應不應該相信?

以實戰帶娃經歷來看,確實存在「貓三天狗三天」的狀況。

很多媽媽反饋說,大腦跳躍期確實很準,精確到天,由此也可以說明大腦跳躍期的劃分確實也是基於一定量的樣本得來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在我看來,理解大腦跳躍期就和理解睡眠引導一樣。

睡眠引導不是一勞永逸,因此不是今天自主入睡了,你就能高枕無憂了。

大腦跳躍期也是類似:每個大腦跳躍期都可能讓寶寶已建立好的規律作息支離破碎。

更加複雜的是,睡眠會受到情緒和行為的影響,從表現上來看,寶寶們並不一定嚴格按照跳躍期的表格走,但好在寶寶的情緒和行為當媽媽的都可以觀察到。

因此,媽媽們與其天天焦慮跳躍期的到來,不如在寶寶特別難哄又找不到原因的時候回歸本源,憑母親的直覺來安撫寶寶,先把自己的心態放輕鬆。

二、 大腦跳躍期與睡眠問題的關係

1、睡眠問題產生的原因列舉

如果大腦跳躍期的時候寶寶依舊還是原來的樣子,甚至是變得更天使,那我想大部分父母可能未必能深刻地感知到大腦跳躍期的到來。

但是正是因為大腦跳躍期期間,寶寶有這樣那樣令我們招架不住的反應,所以我們才會開始尋求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

其實睡眠問題有時候並不是睡眠問題,只是我們並沒有一個很好的視角和態度去看待這個問題,例如說忽略了符合月齡的寶寶的發育特點因此產生了不恰當的預期,或者說因為家長自己的過度干預而造成寶寶沒有機會養成健康的睡眠習慣。

很多因素都會對睡眠產生影響,比較常見的有如下幾個維度的原因:

• 作息:入睡晚、作息不規律、缺乏睡前儀式等

• 入睡方式:有睡眠聯想、合睡/獨睡等

• 環境因素:溫度、濕度、噪聲、光線等

• 餵養:餵養間隔、餵養方式、餵養量等

• 發育狀況:發育階段、特殊需求等

• 情緒/社會性:分離焦慮、家庭重大變化等

• 病理性:過敏、胃食管返流、睡眠障礙等

其中大腦跳躍期僅僅是屬於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如果真的認為寶寶有睡眠的問題,那麼不要完全歸咎於大腦跳躍期上去,要積極的尋求原因,然後尋找可行的解決辦法。

2、由大腦跳躍期帶來的睡眠問題的表現形式

我們先來看看大腦跳躍期具體指的是哪些階段。


註:圖中給出的時間點是假設寶寶足月出生的基礎上,按照寶寶的出生日期開始計算的。

例如你的寶寶過期產2周,那麼大腦跳躍期的時間就會比圖中提前2周發生。

如果是早產4周,那麼大腦跳躍期就會延遲4周發生。

可以看出,新生兒時期寶寶這些大腦跳躍期經歷的時間並不長,通常就是1周左右,間隔比較短,大概是3-4周。

此後隨著寶寶所面臨的變化更加複雜,他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理解和適應,因此大腦跳躍期會持續1-6周左右。

每一個寶寶都不一樣,有些寶寶會比其他寶寶更難接受變化,而有些變化又比其他變化更讓人痛苦。

每一個大腦跳躍期過後都會跟著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

  • Fussy period寶寶表現地非常不開心,哭鬧增多、需要媽媽或者其他照顧者給予額外的關注

  • Sunny Period寶寶的情緒恢復,新技能get並時不時展現出來,睡眠和飲食變好

進入跳躍期的信號:

跳躍期寶寶的標誌性特點可以總結為3C:

  • Clinginess(過於黏人)

  • Crankiness(脾氣暴躁)

  • 以及Crying(大哭大鬧)

如果寶寶在大腦跳躍期結束後未表現出來變化,正常嗎?

大腦跳躍期代表著技能解鎖,但是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喜好、氣質、生理特徵,這些個性因素會驅使他在各層級里選擇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東西。

有的寶寶可能會全部嘗試一遍而有的寶寶可能只是被一個特定的技能吸引,因此並不代表著寶寶經歷了大腦跳躍期之後,相應的技能都能get到。

大腦跳躍期為什麼會影響睡眠?

n 在認同大腦跳躍期的假設的基礎之上,我們可以確信寶寶確實會有一段時間情緒比較煩躁。

而煩躁時難以安撫,容易造成過度疲倦,從而導致入睡困難、夜醒增多等等

n 對於掌握的新技能,寶寶雖然說不出具體是什麼,但是還是非常興奮的,有可能會在半夜練習。

因此在跳躍期期間,就有可能出現半夜醒來玩/練的狀況

大腦跳躍期對睡眠有哪些影響?


三、 大腦跳躍期、猛漲期、睡眠倒退期的區別

1、 可能導致寶寶睡眠問題的幾個明顯的倒退階段

睡眠倒退期

睡眠倒退期是因為寶寶生理心智的發展變化而產生的可能影響睡眠的一些明顯的階段

猛漲期(growth spurt)

大腦跳躍期不同於猛漲期。

大腦跳躍期代表的是寶寶心智層面的發展,也就是說他們可能在這段時期里開始明白和理解他們原來不明白的事。

而猛漲期特指生理層面的發展,對營養攝入的要求可能變多,因此會想要多被餵哺。

猛漲期有可能出現在以下這些時段,通常持續1-7天。

· 7-10 天

· 2 周

· 4 周

· 8 周

· 12 周

· 4 個月

· 6 個月

· 8.5 個月

· 10.5 個月

· 12.5 個月

2、各個大腦跳躍期的典型特點和處理方式

總共10個大腦跳躍期,每個大腦跳躍期都包含主題——表現——如何解決三個模塊。

感興趣的話可以去買一本《神奇的飛躍周》這本書,也可以下載一個app叫Wonder Weeks(也有中文版本,但是翻譯很爛,還要收費)。

我們將網上流傳的翻譯整理過的版本po上來供大家參考,如需更進一步的了解,也可以去他們的官網:https://www.thewonderweeks.com

一歲半以前寶寶大腦的十次跳躍

【寶寶大腦的第一次飛躍】

寶寶滿月了,全家人都已經習慣這個小天使的到來,家長們也逐漸摸索到了寶寶的生活規律,月子裡表現好的寶寶甚至已經讓媽媽們覺得得心應手,然而,寶寶的世界成人很難了解和想像,就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五周左右,你的小寶貝開始了自己大腦發育歷程中的第一次飛躍。

新的感知覺像洪水般湧向寶寶,他們的各種感知覺比出生時變得更加的敏感,使小小的他感到迷惑、手足無措,本能的反應讓寶寶想要回到子宮裡那個安全、溫暖、熟悉的世界,因此,他需要更多的擁抱、愛撫和關注,這時,也許是你第一次發現寶寶是如此的不好哄。

這個現象有的寶寶只出現一天,有的寶寶可能會持續一周之多。

當然,這一次飛躍過後,寶寶會帶給你驚喜。

「第一次飛躍」來臨的信號

對於寶寶來講,隨著他的成長和發育,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感覺到的、更甚至是嘗到的都是那麼不同,有些變化他會喜歡,有些變化他卻不喜歡,因為他還不知道該如何應付這些改變,他只能向媽媽尋求幫助,然而,小寶寶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只能用本能的反應告訴媽媽他的需要。

這就需要媽媽能夠洞察到寶寶的反應並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

以下是寶寶第一次飛躍到來的基本信號:

1、寶寶會非常煩躁不安。

大哭、尖叫、一直讓媽媽抱著睡、放到床上繼續哭;

2、渴望親近媽媽。

依偎在媽媽懷裡吃著奶就很容易安靜下來或入睡。

寶寶的這些表現同樣會讓媽媽很迷惑很焦慮,媽媽們會想:寶寶是不是餓了?拉了尿了?不舒服了?母乳不夠了?……當所有方式嘗試過後,都不能讓寶寶再像月子裡那麼聽話的時候,媽媽們剛剛建立起來的信心就這樣被打破了。

所以,了解寶寶大腦發育的每一次飛躍期,可以讓媽媽們更自如更自信的照顧寶寶。

寶寶大腦的第一次飛躍

很多事實表明,寶寶的身體在第五周左右會經歷巨大的變化,不僅影響到他們的各部分器官、新陳代謝,同時也會影響到感知覺——也就是大腦神經系統。

經過大腦的第一次飛躍期,寶寶的身體會出現以下變化;並掌握以下新的技能:(注意,以下項目並不是寶寶全部都能做到,而是只做到其中一部分)

1、身體的變化

· 呼吸更均勻、更有規律

· 驚跳和肢體抖動(例如當外界有聲響,寶寶會一驚或四肢伸開)的現象減少

· 寶寶哭的時候有眼淚了

· 可以注視距眼睛30厘米的物體了

· 溢乳、打嗝比月子裡更少了

窒息的可能性減少

2、增長的新技能

· 注視物體的時間長度和頻率都增加了

· 周圍的聲音能迅速引起寶寶的關注

· 觸覺、嗅覺更靈敏

· 出現了第一次微笑,或者比從前更愛笑

· 出現「社交性」微笑,微笑已經是寶寶的一種表達方式

· 醒著的時間更長,也更活潑好動

· 高興時候嘴裡會發出聲音

· 更頻繁的表達喜惡和期待

· 以上各個項目並非同時出現,每個寶寶都會有自己的偏好,有些更喜歡看、有些更敏銳的聽,有些喜歡被撫觸,有些並不表現出偏好,這些只因寶寶性格不同,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如何幫助寶寶度過第一次飛躍期

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予寶寶儘可能多的愛與支持,記住,在這個月齡段,多麼過分的寵愛都不會把孩子寵壞。

媽媽們可以採用以下的方式陪伴並幫助寶寶度過第一個飛躍期:

1、當寶寶煩躁哭鬧時,媽媽可以:

· 把寶寶抱在懷裡並輕輕愛撫他,儘可能多的和寶寶做皮膚接觸;

· 抱著寶寶輕柔的踱步,也可以輕輕的搖搖寶寶

· 輕聲和寶寶說話並給他哼歌

· 握著寶寶的手或者輕拍他的小屁股

2、日常給予以下感官引導

· 協助寶寶用眼睛探索世界,給他看些邊界輪廓清晰的圖片、或者是媽媽的臉…

· 協助寶寶用耳朵探索世界,給他聽各種吱吱、沙沙、鈴鈴聲,或者是和他聊天…

· 協助寶寶用觸覺探索世界,給他更多的擁抱、撫觸…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看、聽、觸,都應適度,不要持續過長時間或逗得寶寶過於興奮,要給寶寶適度的休息時間。

3、讓寶寶知道你懂他

寶寶會在不同的情況和需求下發出不同的聲音或動作,比如睏了會哼唧,煩了會大哭,開心了會發出特別的喉音等等,媽媽要仔細觀察並理解寶寶的不同意思,積極給予回應和互動,寶寶會非常開心。

第一次飛躍完成後

大約在寶寶第六周左右,大腦的第一次飛躍結束,寶寶更愉悅、更活潑、更專注,甚至有最初的喜惡表達,總之,寶寶的世界已經比月子裡更加豐富多彩了。

【寶寶大腦的第二次飛躍】

小傢伙已經快兩個月了,也就是進入他的第八周了,這時,大腦的第二次飛躍迫不及待的又來了。

這時的寶寶,已經開啟一種新的途徑去認識這個世界,他能夠發現身邊事物以及自己身體部位的簡單形態,這不僅僅局限於視覺上,還有其他各種感知覺,比如,寶寶發現了自己的手和腳,並會努力的嘗試讓手和腳去做某一種姿勢,或者不停發出類似a、o、e的音。

所以,這些發現和變化讓寶寶覺得這個世界很混亂、很不知所措,他所有的感知覺都和從前不一樣了,因此寶寶需要時間去適應,這時候,一個安全且熟悉的環境對於寶寶是多麼的重要,小傢伙很自然的就會去粘著媽媽,這次飛躍期大約會持續一到兩周時間。

「第二次飛躍」來臨的信號

這次飛躍來臨時,寶寶對需求的表達會非常強烈,他會用強烈的哭聲來表達他的不知所措並要求關注,媽媽會體會到怎麼也哄不好寶寶的挫敗感。

寶寶這時候最需要密切的身體接觸,所以他是那麼的渴望睡在媽媽的懷裡,抱的越嚴實,寶寶越有安全感。

這讓我想到了網絡上很流行的一種說法:「為了給寶寶養成好習慣,哭了不抱,不哭才抱」,我不知道這個觀點的出處,但我個人非常不贊同,如果把小寶寶的適齡行為當作不良行為去加以糾正的話,直接傷害的就是寶寶的心理。

我的寶寶在經歷第二個飛躍期的時候,我幾乎白天夜裡都在抱著他,當然,我的寶寶並沒有因此養成不抱就哭的習慣。

以下是寶寶第二次飛躍到來的基本信號:

· 寶寶需要更多更全心的關注,不要自己躺在小床里,他需要媽媽抱他、看著他、和他說話、逗他……

· 面對陌生人的靠近表現出膽怯。

例如很喜歡對媽媽笑,但看到陌生人就不那麼容易被逗笑;

· 沒什麼食慾,開始喜歡吸吮拇指。

寶寶吃不了多少奶,卻喜歡叼著奶嘴或乳頭,不讓吸就會哭。

此時最容易讓母乳媽媽錯以為自己的奶水不足;

· 喜歡和媽媽粘在一起。

比如媽媽把寶寶放下的時候,寶寶會用小手抓著媽媽的衣服或頭髮;

· 睡眠不太理想;

· 哭,還是哭。

· 同樣,寶寶以上的表現會讓新媽媽再次陷入擔心、煩躁甚至是失控。

我也曾聽過有的媽媽說「太讓人崩潰了,真想把他送人啊」。

寶寶大腦的第二次飛躍

兩個月左右的寶寶,開始通過聽、看、聞、觸、嘗來辨別各種形態,他能夠認出經常出現的形狀、形態、結構等,比如:他發現小手是屬於他自己的。

這個月齡段,寶寶可以在更小的身體範圍內控制自己的行為,比如他會擠眉弄眼、發出喉音、眼神聚焦等,寶寶不再像剛出生時那樣,只有頭、身體和四肢可以活動。

這個時期,寶寶出生時候的一些反射開始逐漸消失,比如抓握反射、吸吮反射等。

經過大腦的第二次飛躍,寶寶會出現以下變化;並掌握以下新的技能:(注意,這些項目並不是寶寶全部都能做到,而是只做到其中一部分並逐漸完善)

1、身體控制

· 有意識的向感興趣的方向轉頭

· 有意識的從側臥變仰臥或俯臥

· 踢腿、揮舞胳膊

· 腳丫踢玩具

· 趴著的時候會抬起頭和前胸

· 可以拉坐起

· 平躺時能左右轉頭看

· 會擠眉弄眼

2、手部控制

· 拍打玩具

· 嘗試去抓小手能夠到範圍內的物體,但是還抓不到

· 小手接近玩具的時候會把手攥上

· 手拿著玩具用力搖晃

· 會摸一摸感興趣的東西

3、看的本領

· 發現了自己的手、腳、膝蓋

· 看家人走動或幹活兒

· 喜歡看電視里快速變換的畫面、飄動的窗簾

· 能發現發光的物體

· 喜歡複雜的形狀和顏色組合,比如抽象畫

· 喜歡看大人的面部動作、聽大人聊天

4、聽和說的本領

· 喜歡聽各種聲音,特別是高聲調

· 喜歡發出a、o、e、m等音調給自己聽

· 和可愛的玩具微笑或「聊天」

· 有意識的發出喉音引起關注

· 會用喉音打斷別人聊天

還是要提醒媽媽們的是,不要總是把自己的寶寶和別人家的做比較,比如,別人家的孩子會翻身了,自己家的還不會,媽媽就很焦慮,實際上完全沒有必要,每個寶寶都有權利根據自己的感覺去選擇先掌握哪個本領。

媽媽最應該關注的是,在發現寶寶有了新的本領和興趣時,給予積極的回應就非常好了。

如何幫助寶寶度過第二次飛躍期

這次飛躍期,媽媽最好的支持方式就是用心觀察寶寶經常會做哪項新技能,充分和他互動,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熱情和鼓勵。

媽媽們可以採用以下的方式陪伴並幫助寶寶度過第二個飛躍期:

1、給予寶寶感官引導

· 協助寶寶用眼睛探索世界

比如給他看顏色清晰的圖片,並在寶寶的視覺範圍內慢慢移動,讓寶寶追視;把寶寶感興趣的東西拿給他看(相比起玩具,寶寶這時對實物更感興趣,比如一本書、眼鏡、寵物等)

· 協助寶寶用觸覺探索世界。

比如,當寶寶伸手想抓周圍東西的時候,小手會一張一合,這時他自己還抓不到,媽媽就要把玩具放近一些,讓寶寶能用小手觸摸到

· 協助寶寶用聽覺探索世界。

這時的寶寶最喜歡自己發出的聲音,所以當寶寶試圖用發聲來引起關注的時候,媽媽一定要積極給予回應,和他聊天,這會讓寶寶了解到發聲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媽媽們不要喋喋不休的和寶寶說話。

· 協助寶寶通過身體的姿勢變換探索世界。

到了這個月齡,寶寶喜歡媽媽豎抱著他,還有寶寶喜歡被拉坐起,可能他脖子的控制力還不理想,做這個動作時媽媽們需要保護好寶寶的頭和脖頸。

這都是因為,每一個不同的姿勢對於寶寶來說都是一種新的形態體驗,他甚至希望能夠保持這個新姿勢更長時間,這就是很多媽媽說的,寶寶喜歡被豎抱,一橫抱就會哭鬧的原因所在。

2、和寶寶做遊戲。

以下是幾個遊戲推薦,媽媽們要注意的是,首先要了解寶寶更喜歡通過哪個途徑來探索世界,來選擇相應的遊戲,不要強行和寶寶做他不喜歡的遊戲。

· 創造充分的條件讓寶寶和他的小手小腳做遊戲

比如,把寶寶放在一塊能讓他充分活動的大墊子上,如果足夠暖和,可以嘗試讓他光著身子玩,還可以給他的手腕腳腕系上彩色帶子,當然,媽媽必須要嚴密看護才可以。

放鬆的聊天。

和寶寶充分的目光接觸,放鬆的和他聊天,隨便說一些內容,比如寶寶很漂亮、眼睛很明亮、今天有什麼事情發生、你的計劃等等,重要的是媽媽說話的語氣和語調,特別要注意,一定要給寶寶回應的時間,切勿沒有停頓的一直說。

· 室內遊戲。

很簡單,在室內寶寶能看到的任何他感興趣的東西,媽媽都可以拿給寶寶看看、摸摸、再給他講講這個東西,寶寶會很開心。

· 拉坐起。

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媽媽靠在床頭,讓寶寶仰臥在媽媽的肚子和大腿上,拉著他的雙手,緩緩成半坐姿勢,再嘗試成坐姿,這時寶寶的頭不一定能跟的很好,媽媽可以用大腿當作寶寶頭頸的支撐點。

3、有助於寶寶探索「世界形態」的玩具

· 寶寶仰臥時,掛在頭上方能晃動的玩具

· 會動的音樂床鈴

· 能握在手裡的搖鈴,或能觸摸的各種質地的物件

· 可以發出聲音的玩具

· 媽媽是寶寶最喜歡的「玩具」

第二次飛躍完成後

這次飛躍大約在第十周左右完成,你會發現寶寶更「獨立自主」了,他對周圍環境、人、動物、甚至各種物體都很感興趣,就好像突然明白了一系列新的事物一樣,而且可以自己在小床里專注的玩上一會兒了。

【寶寶大腦的第三次飛躍】

寶寶大腦的第三次飛躍,在第12周左右來臨,也就是寶寶將近三個月的時候。

這次的主題是「平穩變化的世界」。

如何來理解呢?媽媽們可以回想一下寶寶之前的各種動作是否有點像小木偶一樣,比如揮舞胳膊、踢腿等,總是忽動忽停的,不夠流暢,那麼,這次飛躍過後,寶寶的動作就會更平穩流暢,而不是像個小木偶一樣了。

身體的變化同時也影響著寶寶的各種感官知覺,他開始意識到事物是可以連續的平穩發生變化的,比如,寶寶會發現媽媽的聲音可以從高到低過渡、小貓可以從地板上溜走、光線可以從明到暗……隨著寶寶發現周圍的事物出現平穩流暢的變化,他的小小世界開始有了條理,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會讓寶寶很開心,現在的世界對他來講,沒有什麼是停滯不前的了。

這期間,寶寶可能會突然煩躁不安,這依然需要媽媽的陪伴,幸運的是,這次飛躍期相比之下會很短,最短一天,最長也不過一周時間。

「第三次飛躍」來臨的信號

每當奇蹟周到來,寶寶身體的一系列變化都會讓他變得煩躁、喜怒無常或者無精打采,有些寶寶甚至會在夜裡哭鬧。

以下是寶寶第三次飛躍到來的基本信號:

· 哭鬧還是要排在第一位;

· 寶寶需要更多關註:要媽媽一直陪他逗他、看著他、和他說話、哪怕只是坐在他身邊;

· 面對陌生人的靠近表現出膽怯:比第二次飛躍期時的表現強烈,這次,如果有陌生人靠近他或和他說話,寶寶有可能會大哭;

· 沒什麼食慾,厭奶期來了:媽媽會感覺餵一次奶很費勁,有時寶寶只是含著奶頭不吸吮;

· 更粘媽媽:寶寶會緊緊貼在媽媽懷裡,好像怕被丟掉一樣;

· 睡眠不好:夜奶次數增多,也可能早上很早醒來,總之,之前吃奶和睡覺的慣例都被打破了;

· 頻繁的吮吸自己的拇指;

· 有些無精打采,比往常要安靜的多。

寶寶大腦的第三次飛躍

隨著寶寶進入了「平穩變化的世界」,他能夠意識到不論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都可以發生連續的漸變式的變化,比如聲調可以從高到低過渡、光線可以從明到暗轉變等等。

這時的寶寶也學會很多技能,他的動作更加平穩流暢,寶寶對頭部的控制力也更得心應手,視力幾乎接近於成人,出生時的反射活動逐漸消失,可以有意識的看和聽,但這時寶寶的視線還不能跟隨物體上下運動。

第三次飛躍過後,寶寶將學會以下本領:(注意,以下項目並不是寶寶全部都能做到,而是只做到其中一部分並逐漸完善)

1、身體控制

· 豎抱時頭可以自己直立

· 頭和眼睛可以更流暢的跟隨目標左右移動

· 醒著的時間更長

· 換尿布時喜歡用力翹起小屁股

· 可以獨立從仰臥翻到俯臥

· 可以把腳趾放進嘴裡

· 可以靠著小坐一會兒

· 可以握著媽媽的手指拉坐起

2、手部控制

· 用兩隻手抓住玩具

· 可以搖一兩下撥浪鼓

· 什麼都往嘴裡放

· 對媽媽的手、臉、頭髮和衣服很感興趣,會伸手觸摸

· 可以觸摸到自己的脖子到眼睛

3、看的本領

· 可以翻轉小手,研究手心和手背

· 盯著自己的小腳看

· 觀察媽媽的臉、眼睛、嘴巴、頭髮、衣服

4、聽和說的本領

· 能夠很輕鬆的從大聲轉換到小聲

· 可以發出非常接近於成人語言的元音,並用這些發音來「聊天」

· 會用唾液吹泡泡

5、其他本領

· 用聽、看、說等表達自己的情緒,並等待回應

· 對不同的人開始有了不同的行為表達

· 長時間玩一個玩具會煩

如何幫助寶寶度過第三次飛躍期

在寶寶反覆練習新本領的時候,媽媽的參與和鼓勵至關重要。

媽媽需要適時幫助寶寶降低任務的難度以建立寶寶的信心和興趣。

媽媽們可以採用以下的方式陪伴並幫助寶寶度過第三個飛躍期:

1、給予感官引導

· 協助寶寶用聽覺探索世界。

頻繁的和寶寶說話,在寶寶用聲音引起你注意的時候,及時給予他鼓勵和回應,而且你最好用高聲調回應他,同時要遵循一個規則,即,寶寶主導「談話」,媽媽給予回應,切記不能滔滔不絕,也要留給寶寶「說話」的時間。

另外,任何電視、廣播、旁人的聊天都不能替代你與寶寶的一對一談話。

這時的寶寶能夠用特定的聲音表達高興的情緒,媽媽要注意識別並報以擁抱、親吻、鼓勵來回應。

· 協助寶寶用觸覺探索世界。

用心觀察你會發現寶寶會朝喜歡的玩具伸展身體和手臂,由於寶寶這時還不能準確預測手和玩具間的距離,大多時候是自己拿不到的,媽媽可以把玩具放近一些,讓寶寶嘗試到成功的體驗。

如果你發現寶寶喜歡拍打和觸摸一些東西,那麼儘可能提供不同質地的物品,軟的硬的、涼的熱的、粗糙的細膩的……豐富寶寶的觸覺感受。

有些寶寶還喜歡摸媽媽的臉、抓媽媽的頭髮和衣服。

如果寶寶對媽媽的手感興趣,讓他看著你伸手拿玩具,這也是寶寶理解「平穩變化的世界」很典型的動作過程,注意不要太快也不要改變方向,寶寶的追視還不夠成熟。

· 協助寶寶通過身體的移動探索世界。

這次飛躍的主題就是「平穩轉變的世界」,不僅局限在視覺、聽覺、觸覺上,就連身體的動作也會是寶寶感受「流暢變化」的一部分,比如把腳趾放進嘴裡、翻身等,媽媽可以適當給些幫助讓寶寶可以完成他的動作。

如果有條件,讓寶寶光著身子玩一會,沒有束縛的感覺能讓他更好的控制肢體並體驗「平穩轉變」的感覺。

2、以下是幾個遊戲推薦

· 舉高高。

慢慢舉起寶寶,媽媽還可以模仿飛機的聲音。

· 溜滑梯。

媽媽仰靠在床頭,保持上身和腿成一直線,扶著寶寶從媽媽的身上滑落到床上。

· 搖擺搖擺。

做這個遊戲的前提是寶寶能夠自己直立頭部。

媽媽坐姿並屈膝,讓寶寶面向媽媽坐在膝蓋上,扶著寶寶模仿鐘擺一樣左右搖擺,或者上下晃動。

媽媽同時要模仿發出滴滴答答、忽高忽低、忽快忽慢的聲音。

· 觸覺感受。

讓寶寶觸摸不同材質的衣服或織物,比如羊毛的、純棉的、毛巾的……掠過寶寶的手心讓他感受不同質地。

· 起立-坐下。

扶著寶寶腋下讓他站起來-坐下-再站起來-再坐下……,讓寶寶感受「動作轉換」的奧秘。

3、適合本階段的玩具推薦

· 懸掛並能擺動的玩具、健身毯

· 沙錘、響板、撥浪鼓

· 搖椅

· 能發出嘀嘀、吱吱聲的玩具

· 五官端正的娃娃

第三次飛躍完成後

你的寶寶看起來更像個「小大人兒」了,他可以自由的看和聽他所感興趣的東西,他可以沖別人笑,也會回應別人和他的「談話」,可以為了更好的視線而變換姿勢,也比之前更活潑了,寶寶已經成為可以與家人互動的小成員了。

【寶寶大腦的第四次飛躍】

寶寶出生後第14至19周左右,第四次飛躍如期而至,這次飛躍的主題是「事件」。

對於成人來講,很多事情是理所當然的,比如彈力球掉在地上,我們知道它會繼續彈跳幾次,人跳起來就一定會落回地上,但對於小寶寶來講,他們沒有這種經驗,他們認為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新鮮的,不可預知的。

上一次飛躍過後,寶寶知道了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平穩轉變、平滑過渡的,比如抓起玩具可以使玩具移動位置,他只是意識到這一個動作的變化,那麼經過第四次飛躍,寶寶就會知道,一系列動作是可以構成一個「事件」的,例如:抓起撥浪鼓、搖一搖、翻轉看一看、放進嘴裡嘗一嘗,這些動作可以構成玩撥浪鼓這件事情。

認識「事件」的過程,對於寶寶理解成人世界中的因果聯繫是至關重要的,慢慢的寶寶也將理解事物的因果聯繫和某些事件的可預知性,比如彈力球掉在地上會再彈起來,這些都將轉化成為寶寶自己的認知經驗。

這次飛躍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大約四到五周時間。

有些寶寶也可能只持續一周或者長達六周,當然這只是特例。

「第四次飛躍」來臨的信號

每次飛躍期的來臨信號都基本相似,哭鬧是每次必來的。

第四次飛躍到來的基本信號如下:

· 哭鬧、煩躁、古怪的壞脾氣;

· 要求媽媽不間斷的陪玩、關注和身體接觸;

· 不喜歡被橫著抱,要求媽媽支撐著頭部豎抱;

· 睡眠少、睡不安穩;

· 食慾差;

· 比從前更害怕陌生人的接近;

· 不像前些天那麼活潑;

· 心情明顯起伏不定;

· 頻繁的吃大拇指。

寶寶大腦的第四次飛躍

經過上一次飛躍,寶寶可以完成某個動作,比如抓玩具、搖撥浪鼓等等,隨後他會不斷重複這些新學會的動作,等到完成這次飛躍,寶寶將會把這些動作的片段連起來,形成一個系列動作,從而組成一個「事件」,就像文章開始提到的,寶寶可以抓起撥浪鼓、從左手遞到右手、然後搖一搖、看一看、再放進嘴裡嘗一嘗……寶寶的變化不只局限在身體控制上,還表現在聽、說、看等各個方面,我們來看看經過第四次飛躍,寶寶又學會了哪些新本領。

(注意,以下項目並不是寶寶全部都能做到,而是只做到其中一部分並逐漸完善)

1、身體控制

· 可以從仰臥翻到俯臥,大運動發育早的寶寶甚至可以從俯臥翻回仰臥;

· 趴著的時候有意識想向前移動身體,想往前爬,但還做不到;

· 有意識的抬起小屁股想用力移動身體,但還做不到;

· 靠著沙發可以自己坐直;

· 用雙手撐著地可以短暫的獨坐一下;

· 俯趴抬頭、可以用手臂支撐起前胸;

· 喜歡嘴巴上的運動,比如噘嘴、吐舌頭。

2、抓握、觸摸和感覺

· 可以用任意一隻手成功抓到玩具;

· 自如的吃手;

· 媽媽說話的時候會去觸摸媽媽的嘴巴;

· 什麼都喜歡往嘴裡放,用嘴巴感知世界;

· 可以慢慢的掀開蓋在臉上的紗巾;

· 可以找到被部分覆蓋的玩具;

· 搖晃、拍打玩具;

· 故意把玩具扔到地上;

· 夠不到的玩具也會努力去抓;

· 能夠理解玩具的功能,比如拿起玩具電話會去撥號;

· 對玩具的細節開始感興趣。

3、看的本領

· 對重複性的動作感興趣;

· 對媽媽說話時嘴唇和舌頭的動作感興趣;

· 可以扭動身子尋找媽媽在哪裡;

· 可以找到部分隱藏起來的玩具;

· 對鏡子裡的自己做出反應,或驚奇或微笑;

· 拿起繪本看圖。

4、聽的本領

· 別人叫自己名字的時候有回應;

· 可以在嘈雜的聲音中辨別出特別的聲音,比如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 可以理解一些名詞,比如問寶寶「你的小熊在哪?」,他會朝小熊的方向看;

· 對於表揚和批評有了初步的不同回應。

5、說的本領

· 用嘴唇和舌頭髮出新的聲音,比如sss、vvv、zzz,嘴裡有食物的時候更喜歡發出聲音;

· 可以說出一些輔音,比如b、p、m;

· 牙牙學語,dada、baba、momo;

6、肢體語言

· 伸胳膊讓抱抱;

· 餓了會摸嘴唇、揮舞手腳、或者張開嘴巴看向食物;

· 吃飽會推開奶瓶;

7、其他本領

· 誇張他的行為,例如,媽媽如果回應了他的咳嗽聲,他會繼續咳嗽然後笑;

· 不耐煩時候會發脾氣;

· 有自己依戀的玩具,比如一條毯子或一個毛絨玩具。

如何幫助寶寶度過第四次飛躍期

1、給予感官引導

· 協助寶寶通過身體的移動探索世界。

比如幫助寶寶練習翻身,媽媽可以把一個他喜歡的玩具放在適當的位置,引導寶寶需要翻身才可以夠到。

寶寶這時候已經有了爬的意識,媽媽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寶寶往前爬。

· 協助寶寶通過操作和檢視探索世界。

給寶寶提供適當的環境,讓寶寶用不同的方式「操作」和「檢視」他所感興趣的東西,比如,給寶寶提供一個餐椅,他會坐在上面拿著玩具往桌面上拍、再扔到地上聽聲音;如果寶寶想把積木放進盒子裡卻多次做不到,媽媽可以做示範或者扶著寶寶的手讓他體驗一次成功的動作等等,當然,寶寶也可能對媽媽的手、嘴巴、食物、水杯感興趣,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寶寶盡情探索他喜歡的一切東西。

· 協助寶寶用視覺探索世界。

此時的寶寶如果喜歡觀察媽媽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比如準備食材、做飯、掃地、擦桌子等等,那麼,媽媽需要做的就是把寶寶放在一個視線良好的位置,讓他盡情的觀察。

如果寶寶喜歡看繪本,就讓他雙手拿著書看。

也可以和寶寶玩藏貓貓的遊戲,或者把他喜歡的玩具藏起來一個角兒,讓寶寶把玩具找出來。

· 協助寶寶用語言和音樂探索世界。

寶寶發出的嬰兒音實際是他在說話甚至在造句,這時的寶寶通過媽媽不斷的重複性語言,已經可以理解簡單的詞或短句子了,所以媽媽給他回應特別重要。

給寶寶聽一些他喜歡的音樂,或者提供一些可以播放音樂的玩具。

2、以下是幾個遊戲推薦

· 聊天。

注意要用簡單的短句子;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的遊戲。

比如,媽媽說「我要點點你的鼻子」,然後媽媽用手指摸摸寶寶鼻子,反覆操作,寶寶就會知道媽媽接下來要做什麼;

· 看圖片或繪本;

· 唱歌;

· 撓痒痒的遊戲;

· 藏貓貓。

把手帕蓋在寶寶臉上,當寶寶掀開手帕的時候,媽媽開心的對寶寶說「喵……」;如果寶寶還不能自己掀開手帕,媽媽也可以採取雙手捂臉再打開的方式來玩這個遊戲;

· 鏡子遊戲。

和寶寶一起照鏡子,並做出不同的表情。

媽媽也可以通過和寶寶說話的方式讓寶寶辨別出哪個是真正的媽媽。

3、適合本階段的玩具推薦

· 洗澡玩具

· 能發聲的玩具

· 裝上大米的礦泉水瓶

· 容易撕開的紙

· 鏡子

· 常見動物的卡片或有寶寶臉的圖片

· 兒童歌曲

· 有輪子的玩具,比如小汽車

第四次飛躍完成後

從現在開始,媽媽將不再是寶寶唯一的「玩具」,他對周圍各種各樣的事物都來了興趣,在下一次飛躍來臨之前,寶寶將會很開心,媽媽也會輕鬆很多。

【寶寶大腦的第五次飛躍】

寶寶大腦的第五次飛躍,出現在第22.5周至第26.5周,持續大約一個月,也就是寶寶五個半月至六個半月左右。

基於寶寶上個月學會的新知識——「事件」,這次飛躍他將明白事物之間的「關係」,對於寶寶來講,最顯著的一個「關係」就是「距離」,他可以發現一個事物與另一個事物之間存在的「距離」,這就讓寶寶覺得世界突然變得很大很大,在高高的桌子上、在手夠不到的遠處、在盒子裡都會有他的玩具,他甚至發現媽媽也會離開他身邊,這時他還不太清楚「客體永存」的概念,他會以為看不到媽媽就是媽媽不見了,寶寶的「分離焦慮」也將慢慢出現。

這一系列的新發現又讓寶寶陷入了不安,加之這個時期多數寶寶開始長牙,牙齦的不適也會增加寶寶的煩躁和不安,他再次需要媽媽,非常需要媽媽在身邊給予安全感。

「第五次飛躍」來臨的信號

· 哭鬧、壞脾氣;

· 需要更多陪伴關注和身體接觸;

· 睡眠少;

· 食慾差;

· 不喜歡被改變,比如牴觸換衣服、換尿布;

· 比之前更「認生」;

· 無精打采;

· 頻繁的吃大拇指;

· 比之前更頻繁的想去伸手拿玩具

寶寶大腦的第五次飛躍

生活給寶寶提供了大量的可以幫助他理解「關係」這個新事物的機會,比如人、物、聲音、感覺等等之間的關係,寶寶會根據自己特有的偏好、意向、遺傳基因等去選擇他所偏好的東西,媽媽要做的就是鼓勵寶寶去實施他的興趣,而不是強求寶寶去做他不喜歡的遊戲。

這次飛躍的主題是「關係」,寶寶會發現兩個物體或兩個人之間是存在「距離」的,當然,他最先注意到的就是自己與媽媽的距離,而且這個距離有時還會越來越遠,他自己又無法控制這個距離的產生,於是寶寶就開始哭鬧,所以在這個時期,多數媽媽會感覺到寶寶開始出現分離焦慮。

除了「距離」之外,寶寶還發現了事物之間的另一些關係,即:在裡面、在外面、在上面、緊挨著、在下面、在中間……他將運用這些關係的概念去鼓搗自己的玩具,比如把盒子裡的玩具拿出來,再放進去。

接下來,寶寶還會發現他可以控制一些事情,比如開燈、關燈。

媽媽們會發現自己的小寶貝對燈的開關異常感興趣。

他還會理解人、物、聲音等之間的關係,比如,在廚房忙碌的人是在準備飯菜,爸爸媽媽和他自己是一家人、小狗有自己的食物和玩具……除此之外,寶寶還發現他可以協調自己身體、四肢、手的運動,一旦理解了這個關係,他很快就將開始學習爬行了。

學會「關係」的概念,寶寶將陸續開始學習以下的本領,以下項目並不是寶寶全部都能做到,而是只做到其中一部分並逐漸完善,如果你的寶寶還做不到,不要擔心,給他充分的時間去學習。

1、身體平衡

· 獨坐

· 扶著能站,有些寶寶出現走路邁步的動作

· 扶站時雙腿出現跳躍動作(膝蓋彈跳)

· 有爬的意識。

通過爬的姿勢,身體能向前移動

2、抓取、觸摸、感覺

· 用拇食指捏起小物件;

· 兩隻手玩玩具;

· 掀開小手帕看看下面是什麼;

· 把玩具倒過來聽聽裡面的聲音;

· 玩球並有意識去抓滾向自己的球;

· 扔東西;

· 把玩具放進盒子、拿出盒子;

· 試著把一個玩具放進另一個玩具里;

· 拉掉襪子;

· 拉開媽媽的鞋帶;

· 從餐椅上往下扔東西,並尋找掉落的物體;

· 把食物放進媽媽嘴裡;

· 用推的動作關門。

3、看的本領

· 觀察大人的動作,比如扔、放進去、拿出來;

· 看繪本或手裡玩具的時候,可以從一個目標看向另一個目標;

· 觀察人或小動物的動作,比如爸爸倒立、小狗從地板這邊跑到那邊;

· 對小物件感興趣,比如玩具上的小按鈕、毛巾上的商標;

· 自己選擇要玩的玩具。

4、聽的本領

· 理解行為和話語之間的關係,能明白一些簡短的指令,比如:不、走;

· 專心的聽媽媽說話,樣子好像能聽懂一樣;

· 專心聽電話里的聲音;

· 關注和行為有關的聲音,比如:切菜的聲音、洗澡水濺出來的聲音;

· 聽自己製造出的聲音。

5、說的本領

· 理解行動和語言之間的關係,自己會發出一些特定的聲音表達特定的意思;

· 吹氣。

6、「親子距離」

· 抗議媽媽走開;

· 朝媽媽的方向爬;

· 總要媽媽抱抱。

7、模仿

· 模仿揮手再見;

· 聽到「拍手」的指令,會拍手;

· 用舌頭的動作模仿類似mama、dada聲;

· 模仿點頭搖頭,實際上通常情況下只是用眼睛在「點頭」。

8、其他方面

· 跟著音樂晃身體

如何幫助寶寶度過第五次飛躍期

1、協助寶寶用感官探索世界

· 讓寶寶感覺到你不會拋棄他。

寶寶現在知道了「距離」的概念,他發現媽媽隨時都可能離開他身邊,他自己又不能控制這個距離,他還不能理解「客體永存」的概念,以為媽媽離開就是不見了,因此會產生無助感,從而很不安、哭鬧。

媽媽要做的就是多抱抱寶寶、玩藏貓貓的遊戲、或者多用語言和孩子交流,比如離開之前告訴寶寶「媽媽要離開一分鐘」、特別是當媽媽在孩子視線之外的時候,更應該讓孩子聽到你的聲音,幫助他理解「媽媽不在你的視線內並不是消失不見了」。

· 協助寶寶通過周圍的環境來探索世界。

給寶寶提供適當的玩具和活動場地,讓寶寶自由玩弄他的玩具——放裡面、拿出來、倒過來、扔出去。

如果你的寶寶會爬了,不要阻止他,可以給他提供個山洞一樣的道具,讓他感受裡面、下面的概念,如果你能陪寶寶一起爬,寶寶會更開心。

如果寶寶喜歡開門關門、也讓他盡情去嘗試。

給寶寶提供一些可以「分離」的玩具,比如貼紙、能掰開的積木等,讓他探索「分離」的概念。

另外,在這個階段,藏貓貓是寶寶非常樂衷的遊戲。

· 協助寶寶用身體探索世界。

這階段的寶寶一般可以利用身體的平衡獨坐了,還可以在媽媽的幫助下成站姿,媽媽多給寶寶提供坐和站的機會,當然,如果你的寶寶還達不到,切勿強加給他,否則你反而會放慢寶寶學習新本領的時間。

有些寶寶,在媽媽扶著腋下時能走幾步,媽媽也可以讓他試試這種平衡感,但是切記不能長時間讓寶寶站立或走動。

寶寶這時還學會用兩隻手合作去做一些事情,給他提供條件,讓他拿玩具敲牆、敲地板、對敲、把積木從一隻手傳遞到另一隻手上、同時扔掉兩手上的玩具等。

如果你的寶寶已經有意識用拇食指捏起小物件,同樣鼓勵他去做。

媽媽需要注意的是,越往後面的階段,寶寶的差異會越大,比如在精細動作上,有些寶寶六個多月就可以拇食指捏小物件,有些寶寶卻十個月才會,這只是寶寶的個性差異,媽媽不必為此擔心。

· 協助寶寶通過語言和音樂探索世界。

多和寶寶說話,和寶寶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用簡短、清晰的語言描述你所做的,如果能讓寶寶去看、摸、聞、嘗你所說的事情,效果會更好。

還有就是給寶寶放音樂聽,當然要選擇適合寶寶的兒童音樂。

2、以下是幾個遊戲推薦

· 藏貓貓

· 一起看繪本

· 耳邊說悄悄話

· 唱歌、聽音樂、並讓寶寶感受到節奏感

· 平衡遊戲,比如坐、站、「小飛機」、倒立(這個動作中國家長一般不願嘗試)

· 能讓寶寶體會「上下里外高低」的玩具,比如玩具收納盒和餐椅

3、適合本階段的玩具推薦,可以是生活中的物品

· 玩具收納盒

· 家裡的門

· 球

· 繪本

· 兒童歌曲

· 洗澡玩具

· 輪子能轉、門能打開的小汽車

· 陪伴娃娃

· 玩具電話

· 鼓、琴、有聲玩具

第五次飛躍完成後

接下來的一個半月時間裡,你的天使寶寶又回來了,他將為自己理解了「關係的世界」而開心不已,並反覆實踐這次飛躍後所學會的技能。

媽媽也會覺得寶寶的新本領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驚喜。

【寶寶大腦的第六次飛躍】

寶寶嬰兒期大腦的第六次飛躍發生在足月出生的第33.5周至37.5周,大約是第8-9個月期間,早於或晚於預產期出生的寶寶,請媽媽按照預產期換算時間。

第六次飛躍,寶寶將懂得把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分類」,媽媽會發現寶寶諸如以下這些行為:用手指捏爛香蕉、攪拌米粥、撿起地上小紙屑仔細審視……因為他已經發現諸如香蕉和菠菜的樣子、味道、手感不同但他們都是食物,這個時期,寶寶的語言能力也開始飛躍,他雖然還不會說話但已經可以理解很多話的意思了。

這次飛躍通常持續四周,也有些寶寶會將它縮短到三周,亦或延長到六周。

「第六次飛躍」來臨的信號

這一次飛躍期,更加考驗寶寶,因為小傢伙經過上一次飛躍期已經懂得了「距離」的概念,也就是說,寶寶已經能意識到媽媽隨時會從他身邊走開,這給寶寶這一次的飛躍期帶來了格外的壓力和不安。

這次飛躍,你的寶寶會有如下表現:

· 經常哭鬧、突然發脾氣;

· 剛剛還很高興,下一秒就哭起來;

· 比從前更加粘著媽媽,需要更親密的身體接觸;

· 更害羞、認生;

· 睡眠不佳、做「噩夢」;

· 沒食慾;

· 無精打采、不愛「說話」;

· 安靜的坐在那裡做「白日夢」;

· 不讓換尿布;

· 依戀他的「陪伴娃娃」、吃手指、更像小嬰兒。

寶寶大腦的第六次飛躍

經過上一次飛躍,寶寶開始理解不同事物之間的「關係」,不管是外面的世界還是自己的身體,寶寶都可以明白其中的聯繫。

經過這第六次飛躍,神奇的寶寶已經可以明白類別的概念,他會給事物分類,比如,說到「馬」,寶寶學會將所有的馬放進這個類別,不管是黑的馬、白的馬、棕的馬……也不管是野外的馬、馬廄里的馬、照片馬、畫的馬……總之,在寶寶眼裡這些都是馬。

當然寶寶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學會這麼多,在這之前他要先給人、動物、食物等做大類別的歸類,然後慢慢的還會懂得以大小、輕重、軟硬、更甚至是高興、傷心等作為標準來分類,寶寶學習各種「分類」是一個過程。

寶寶的大腦經過第六次飛躍,他會掌握如下技能(以下項目並不是寶寶全部都能做到,而是只做到其中一部分並逐漸完善)。

1、識別動物和物體

· 識別一個分類,比如動物類、食物類;

· 辨別形狀;

· 明白某個動作或聲音代表的意思,比如皺起鼻子表示難聞、某個聲音或動作是在逗樂他;

· 知道了動物或物體的名字,比如牙刷、襪子、貓,當媽媽問「小貓在哪裡?」,寶寶會尋找或指向那裡;

· 有時會重複媽媽的發音,比如「dada、mama」。

2、識別「人」

· 會模仿別人;

· 有意識的和別人做遊戲;

· 會將不同的人和他的聲音、舉止聯繫起來;

· 用他自己的方式招呼家庭成員。

3、識別不同環境裡的人

· 可以在不同環境下識別出同一個人;

· 對著鏡子做鬼臉;

· 在房間裡看到一個人,然後從鏡子裡把他找出來。

4、識別「情感」

· 會因為媽媽關注別的寶寶而產生嫉妒心;

· 當最喜歡的娃娃掉地上了,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安慰它;

· 想要某個東西的時候會討好媽媽;

· 誇張自己的情緒;

· 看到別的寶寶哭,自己也會哭。

5、角色轉換

· 用奶瓶餵媽媽;

· 讓媽媽唱歌,然後自己拍手;

· 爬到遮擋物後面玩藏貓貓;

· 把積木給媽媽讓媽媽搭積木。

如何幫助寶寶度過第六次飛躍期

寶寶需要一些時間去弄清為什麼這個東西可以歸入這個類別、而那個卻不能歸入此類,給寶寶足夠的機會去擴大他對於「類別」概念的理解,每個寶寶的探索方式不同,有的先對物體分類感興趣,有的卻先給人來分類,讓寶寶做媽媽的嚮導,尊重寶寶的偏好。

我們來看看有什麼好辦法能幫助寶寶度過第六次飛躍:

1、讓寶寶自由的去「研究」類別的概念

· 協助寶寶通過「研究」來探索世界。

當寶寶開始以「類別」作實驗,媽媽會發現他熱衷於研究每個物體的全部特徵,比如把玩具拿起來上下左右翻看、移動它、甚至嘗嘗它,然後再去比較,從中找出他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分類標準,寶寶最終會通過自己的研究方式得出結論,比如「這樣子的是球,那個不是」。

因此,媽媽需要根據寶寶的喜好,給他提供足夠開放的環境和物品,讓他自由的探索,如果寶寶對形狀有興趣,就給他不同形狀的物品或玩具,如果寶寶習慣於使用觸覺,就讓他去摸各種物品,如果寶寶對食物感興趣,就讓他盡情的去拿捏那些食物,不要因為怕寶寶弄髒衣服和餐桌而去阻止他,總之,每個寶寶有他自己的興趣偏好,媽媽要做的就是儘量給他提供可探索的物品並給他自由。

· 給寶寶提供一個「研究室」。

到了八九個月的月齡,給寶寶提供一個開放的活動空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麼大的寶寶已經可以指揮自己的身體,他要爬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或者拉著床欄站起來,甚至踮起腳尖去夠某個玩具,媽媽不要以危險為名去阻止孩子,只要不會傷害到寶寶的地方就讓他盡情去探索吧,由此可見,一個適宜寶寶活動的空間是多麼重要。

· 協助寶寶通過「表演」探索世界。

爸爸媽媽很難相信,這麼小的一個寶寶竟然可以通過表演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目的,他會裝哭、誇張的笑、為了得到某個玩具而表現出討好的樣子等等,這就是小寶寶的神奇之處,他已經懂得運用情緒了,媽媽要讓寶寶知道自己理解了寶寶的情緒,但切不可讓寶寶認為他能用情緒來控制媽媽的一切行為。

有時寶寶還會去模仿媽媽,比如也拿著勺子往媽媽嘴裡放,這是因為寶寶已經明白他和媽媽同屬於一個類別——人類,因此他要和媽媽做同樣的行為,媽媽只需和寶寶做好互動即可。

2、適合本階段的遊戲推薦

· 鈴聲和開關。

允許寶寶動手做一些事情,並讓他知道他所做的事情帶來的變化和影響。

比如,讓寶寶按門鈴,讓他體會按門鈴以後就會有人來開門;讓寶寶按電梯按鈕,讓他知道按了按鈕電梯就會開門上行;讓寶寶在天黑後開燈,讓他知道按了開關屋子就會變亮……總之,這類遊戲的目的是讓寶寶明白「他所做的事情」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之間的關係。

· 戶外「探險」。

很簡單,多帶寶寶去戶外接觸大自然,發現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讓寶寶看見媽媽打扮他。

比如洗完澡後,對著鏡子讓寶寶看到媽媽給他擦身、穿衣的過程,寶寶會很開心,甚至會對著鏡子藏貓貓。

· 命名遊戲。

給寶寶感興趣的物品、聲音、動作等命名,讓寶寶知道他也可以通過說話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 給寶寶指令。

比如「把小熊遞給媽媽」、「把球給爸爸」、「到媽媽這裡來」。

· 讓寶寶模仿你的動作。

聽著歌曲拍手,晃動身體打節拍都是不錯的選擇。

· 角色轉換。

比如媽媽追著寶寶爬,再鼓勵寶寶爬著去追媽媽;媽媽藏起來讓寶寶找(記得要讓寶寶看到媽媽藏在哪裡),然後再讓寶寶藏起來由媽媽來找。

3、適合本階段的玩具推薦

· 能開關的東西,比如門或抽屜

· 有蓋子的瓶瓶罐罐等容器

· 門鈴、電梯按鈕、燈的開關等各種按鈕

· 鬧鐘

· 可以撕的各種紙

· 比寶寶還大的盒子、桶、澡盆等

· 爬行滾筒類的玩具

· 旋鈕等可以用手指轉動的小物件

· 可以自己動的東西,比如隨風搖曳的樹枝或行人的影子

· 各種大大小小的球

· 有標緻五官的娃娃

· 各種形狀的積木塊

· 嬰兒泳池

· 沙子、水、石子和玩沙工具

· 搖椅

· 有清晰大圖的繪本或挂圖

· 玩具汽車

· 有的寶寶更喜歡洗衣機、吹風機這些小電器

第六次飛躍完成後

寶寶每完成一次飛躍,就更像一個小大人兒,越來越懂事,越來越會和家長交流,這個家庭小成員不知不覺中已經站上了舞台中央。

【寶寶大腦的第七次飛躍】

寶寶大腦的第七次飛躍發生在足月出生的第41.5周至46.5周,即第九個半月至第十個半月期間,這次飛躍的主題是「次序」。

此時的寶寶逐漸認識到,想要達到某個目的,需要通過一定的次序來完成。

在寶寶想操作兩個物體的時候,動手行動前,他會先觀察思考這兩個物體的關係,諸如把一個放在另一個裡面?還是把兩個東西摞起來?亦或是把它倆對接?舉例來說:當寶寶想把兩塊積木摞起來,他會先拿起一塊來對準另一塊積木;如果寶寶想把小木棍插進小洞,他會先比較小木棍和小洞的形狀是否匹配。

生活中有太多機會讓寶寶去體驗「次序」,如果媽媽注意觀察,會發現你的寶寶原來已經明白了很多事情。

「第七次飛躍」來臨的信號

寶寶在大腦飛躍期間,依然全程出現如下表現:

· 哭鬧、壞脾氣、突然發怒

· 喜怒無常

· 閒不下來

· 粘人、依賴媽媽或陪伴玩具

· 變的淘氣、四處抓拿

· 嫉妒

· 認生

· 睡眠少或不安穩、做噩夢驚醒

· 食慾降低、時而無精打采

· 有時安靜坐著發獃

· 不喜歡換尿布

寶寶大腦的第七次飛躍

寶寶的每次飛躍主題都是環環相扣的,經過上一次飛躍,寶寶學會了分類,媽媽會發現,小朋友不停的把東西拆開再裝上,比如,他會樂此不疲的把鑰匙從鎖上拔下來放一邊,再撿起鑰匙、插進鎖孔,事實上,寶寶做這些拆拆裝裝的動作,就是在體驗分類,從而從中找到關於操作次序的奧秘。

寶寶的大腦經過第七次飛躍後,他會掌握如下技能。

注意,寶寶越大,不同孩子之間的差異就會越大,可能別的寶寶十個月會的事情,你的寶寶一歲多才能做到,反之,你的寶寶十個月會的技能,別人家的寶寶要幾個月之後才能做到,媽媽們不要因為這些產生焦慮。

(以下是從此月齡段開始,至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逐步完成的項目,由於這些項目和「次序」概念相關,故在此全部列出:

1、指認和交談

· 可以根據命名依次指認不同的人或物,不論是實物或圖片均可

· 有意識的看書並根據不同圖片有所發音

· 被提問鼻子在哪裡時,能指出自己的鼻子

· 能指出自己和媽媽的五官,並要求媽媽命名

· 當被問道「貓怎麼叫」時,回答「喵」

· 當他不想做某件事的時候,會用自己的嬰兒語說不

2、體驗「同時」和「接下來」的概念

· 知道形狀配對,比如,圓球放進圓洞

· 嘗試把硬幣放進投幣口

· 嘗試把一個罐子放進另一個罐子裡面

· 拿起桌上的鑰匙,繼而把它插進鎖眼

· 當你開燈的時候,寶寶會看向燈並試圖觸摸

· 想和電話里的聲音對話

· 把積木放進杯子,用手帕蓋上杯子,再移開手帕、拿出積木,樂於循環類似的動作

· 推小汽車,並發出「嗚嗚」聲

· 把玩具裝滿盒子再倒出來,或一件一件拿出來

· 用筆在紙上畫道道

3、藉助工具

· 找到能推的物體協助自己學走路

· 找到能扶著的物體,以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

· 被抱著的時候,會用手指指向自己想去的地方

4、移動位置

· 爬上爬下

· 有幫助的情況下可以前滾翻

· 嘗試屈膝下蹲

· 扔球之前嘗試瞄準

· 行動前會看看是否可以自主到達下一個可以扶著的物體

5、和他人玩耍

· 能表達什麼遊戲是自己喜歡玩的

· 重複一個喜愛的遊戲

· 用各種方式誘導媽媽和自己做遊戲,比如假裝自己做不到、或通過嬰兒語的呼喚

6、藏貓貓

· 尋找媽媽藏起來的東西

· 自己把東西藏起來,當媽媽找到的時候自己特別開心

7、依次模仿大人的動作

· 依次模仿大人兩個以上的手勢

· 聽兒歌時會模仿一兩個之前做過的動作,搖晃身體或跳跳(不會跳離地面)

8、幫助「做家務」

· 媽媽收起玩具時,會一件件的把玩具遞給媽媽

· 拿起用過的尿布走向垃圾桶並扔進去

· 拿起苕帚掃地

· 拿起抹布擦

· 模仿媽媽做飯或切菜,比如聽到切菜的聲音時,會用手做出連續切的動作

9、穿衣和清潔

· 自己把襪子拉下來

· 做出自己穿鞋穿襪的動作(只是動作,並非能穿上)

· 媽媽給自己穿衣時,知道配合,比如伸袖子或把衣服拽下來

· 梳頭髮

· 拿著牙刷做刷牙的動作

· 有時可以用便盆

10、吃飯

· 吃飯的時候會餵給別人吃

· 吃冒熱氣的東西之前會吹吹

· 用勺子或叉子舀起食物並放進嘴裡

如何幫助寶寶度過第七次飛躍期

每個寶寶都需要時間和幫助來學會新技能,媽媽要積極給寶寶提供機會和時間去體驗「次序」的概念。

1、給予積極引導和幫助

· 協助寶寶通過「實驗」來探索世界。

進入「次序」期的寶寶,會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做事情,他會觀察大人的行為,但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實踐,有時可以做到,有時卻不可以,當做不到時,寶寶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他所認為的「次序」。

比如,看媽媽上台階是站著邁上去的,但由於台階太高,自己邁不上去,這時他就會先爬上一階台階,然後站起來,緊接著再彎腰爬上一階,然後再站起來……寶寶練習「次序」概念的時候,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模仿大人的行為的。

因此,多給寶寶提供實踐的機會,他將以自己的方式來內化「次序」的概念。

讓寶寶「獨立自主」的探索世界。

這時的寶寶喜歡自己去做事情,而且會明確拒絕別人的幫助,因為他認為自己可以做到,因此,在遠離危險的前提下,媽媽只需要在一旁看護就可以了。

用「積極反饋」協助寶寶探索世界。

這個月齡的寶寶,開始探索一件特別新奇的事情,那就是他要嘗試在別人讓他停下來之前,試探到底自己能到達多遠的位置,如果在這期間,媽媽能反饋給寶寶其中什麼是危險的和錯誤的,寶寶可以從中學會更多。

比如,媽媽可以通過「表揚的方式」來讓他知道他的哪個行為是對的,寶寶就會從中逐漸學到「對的行為會得到讚揚」,那麼,在每次正確的行為後,寶寶都會向媽媽要掌聲,這樣,小傢伙就能辨別某個對與錯的行為了。

協助寶寶通過「語言」來探索世界。

寶寶的次序世界也會從指認和命名不同的人或物開始,他可能用說話的方式也可能用肢體動作來指認,如果你發現寶寶以上行為,要讓寶寶感覺到你理解了他的意思,並且給予肯定和讚揚,注意不要去糾正寶寶的發音,這不但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會影響寶寶的心情,媽媽只需要教給他正確的發音,寶寶將自行學會並轉化成自己的嬰兒語。

2、適合本階段的遊戲推薦

· 幫幫忙遊戲。

這階段的寶寶喜歡自己「被需要」,讓寶寶幫忙做一些事情,即使他實際上是不會做的,但媽媽要給寶寶一些任務以滿足他「被需要」的願望,同時也可以為下次飛躍做準備。

比如,讓寶寶幫忙做家務、穿衣服時讓寶寶幫忙舉起自己的胳膊來穿袖子、在鏡子前讓他自己擦嘴和梳頭髮、讓寶寶自己拿勺子吃飯……雖然哪樣事情寶寶都不可能完成,但是媽媽注意,重要的是給寶寶提供自己做事情的機會來滿足他本階段的心理需要。

· 命名遊戲。

給五官、身體部位、各種物體命名,並教寶寶指認。

在家裡和戶外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開展「指認命名」的遊戲。

· 音樂和律動。

媽媽把寶寶放在腿上,邊聽音樂邊跟著節拍顛腿,讓寶寶感覺律動和運動之間的關聯。

· 玩具捉迷藏。

當著寶寶的面,把積木包進紙里,讓寶寶找出來;或者當著寶寶的面,用杯子扣住積木,問寶寶積木去哪裡了,鼓勵寶寶拿開杯子找出積木。

當然,媽媽還可以讓寶寶藏起他的東西,然後由媽媽來找,寶寶會非常開心又有成就感。

3、適合本階段的玩具推薦

· 玩具火車、車站、軌道的組合套裝;玩具小汽車

· 套娃

· 能敲擊的鼓、罐子、平底鍋等

· 沙子和玩沙工具

· 大大小小的球

· 大的有孔珠子(大小以不會被寶寶吞下為準)

· 一捏會發聲的玩具

· 學步車(是可以騎在上面走動的,切記不是中空把寶寶架在裡面的學步車)

· 人或動物的小模型玩具

· 鏡子

第七次飛躍完成後

度過了第七次飛躍,媽媽會驚喜於寶寶獨立而又快樂的狀態,寶寶會專注聽大人說話、會自己投入的玩玩具,媽媽會感覺寶寶突然長大了、更加有心眼兒了,至此,那個懷裡的小嬰兒已經越來越像個幼兒了!

【寶寶大腦的第八次飛躍】

寶寶大腦的第八次飛躍發生在足月出生的第50.5周至54.5周,即第十一個半月至第十二個半月期間,這次飛躍的主題是「程序」。

讀過前幾篇文章的媽媽有沒有發現,寶寶每次大腦飛躍所學會的本領都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

在第八次飛躍期間,寶寶將迎來生命中的第一個生日,這個生日意味著寶寶正式從嬰兒跨入學步幼兒的隊伍中。

上一次飛躍寶寶懂得了「次序」的概念,「程序」比次序要複雜的多,對於寶寶來說是一次很大的挑戰,當然,一旦寶寶學會理解程序這個概念,他就可以理解類似洗衣服、做飯、掃地、穿衣服、打電話以及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事情。

這裡所講的程序,特徵是:某件事情的目的是確定的,而完成這個目的的步驟卻是靈活多變的,這個靈活的步驟對於寶寶的理解力是個很大的挑戰。

「程序」和「次序」的區別到底是什麼?舉個例子來說,次序就像從一數到十,每次都是相同的順序;而打掃屋子就像是一個程序,每次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可以先掃地也可以先擦桌子,但目的只有一個——把屋子打掃乾淨。

這就是為什麼程序比次序更難掌握的原因。

第八次飛躍來臨的信號

寶寶在這次大腦飛躍期間,會出現如下表現:

· 極容易哭鬧、極粘人、總要求媽媽抱

· 認生的程度增加,甚至有生人靠近就會大哭

· 時而淘氣惡作劇,時而無故發脾氣

· 嫉妒媽媽親近其他人

· 睡眠少,時有噩夢

· 食慾下降

· 發獃、白日夢

· 偶有返嬰行為

寶寶大腦的第八次飛躍

成人的世界充斥著各種複雜的程序,孩子的世界還很單純,因此他們理解「程序」要難於理解「次序」,因為次序是固定的,而達到某個「程序」的目的卻可以有千百種不同的途徑。

比如:吃飯時,吃完這口飯後要不要再吃點別的?接下來喝口水?吃下一口飯是用勺子還是用手?這些事情的順序可以不同,但不管先做哪一件事,這都叫做「吃飯」,因此,寶寶在理解「程序」概念時,並非那麼容易。

除了自己學習完成某個「程序」外,寶寶還會通過觀察家庭成員的行為來理解某件事,比如,當他看到媽媽端來茶杯、甜點,他便知道下午茶開始了,也期待自己能吃到一點。

以下是第八次飛躍後,寶寶在未來幾個月里將逐步學會的新本領:(還是要強調,以下這些本領並非每個寶寶馬上就能學會,不同的寶寶有快有慢,有的寶寶對於有些技能,甚至在接下來的數周或數月都不會出現,媽媽們千萬不要產生焦慮,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學習速度。

1、自己開始嘗試「程序」概念(注意:這些行為建立在模仿的基礎上)

· 拿出掃把開始掃地

· 走進洗手間去清潔馬桶

· 打開餅乾盒要吃餅乾

· 給媽媽拿衣服鞋子表示要出門

· 拿出自己的衣服要穿上

2、加入大人的「程序」活動中

· 當你打掃的時候幫你把掃把拿起來

· 幫著你把食物收起來

· 準備吃飯的時候,拿起自己的碗和勺

· 用語言或手勢告訴你該吃飯了

· 把勺子放進碗裡開心的攪拌

· 試圖自己穿鞋襪

(還有很多類似以上的家務活動,不一一列明)

3、在指導下完成某個「程序」

· 在指導下可以正確的把不同形狀的積木放進相應形狀的洞裡

· 在家長的幫助和指導下,可以嘗試使用便盆

· 拿出紙筆畫道道

4、獨立完成某個「程序」

· 仿照自己吃飯的過程去餵玩具娃娃吃飯

· 自己吃飯或有強烈的自己吃飯的意願

· 從小袋子裡捏葡萄乾吃

· 至少獨自搭起三塊積木

· 完成打電話的全過程

· 按照自己的「路徑」爬行或行走

· 尋找家長藏起來的東西

5、看別人完成某些「程序」

· 專注看卡通節目

· 聽廣播里的短故事

· 表達繪本里的事情,比如,看到書中的汽車,會發出「嘀嘀嗚嗚」的聲音

· 專心觀察大孩子是怎麼玩玩具的

· 觀察家庭成員類似穿衣、吃飯、打電話等行為

如何幫助寶寶度過第八次飛躍期

儘可能細心觀察寶寶的行為,當你發現他喜歡看你做某件事的時候,鼓勵他參與,給他講述你在幹什麼,下面一些方法,媽媽們可以參考應用:

1、給予積極引導和幫助

· 給寶寶充分的獨立探索空間。

當你的寶寶對穿衣吃飯掃地感興趣的時候,媽媽要做的是:示範、講解這是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當寶寶想自己吃飯時,即使他弄的滿身滿臉都是飯,也讓他自己去嘗試,這是他的權利;這時的寶寶更喜歡生活中的物件勝過他的玩具,媽媽要放手讓寶寶去探索,不要因為怕髒怕亂就阻止寶寶探索的慾望。

· 讓寶寶藉助玩具探索程序的概念。

寶寶在這個時期不再對單一的玩具感興趣,而是轉而關注複雜的、仿真的模型套裝,比如,火車、隧道、橋樑、路障等的軌道套裝;有農舍、各種動物、農夫、農用車等的模型套裝;過家家的模擬超市、模擬公園等等,這些更能吸引寶寶的注意,他會通過這些去理解或模擬一些生活中看到的「程序」。

當然,有的寶寶更喜歡實物,那麼,家長也可以帶寶寶來一次實地考察。

· 協助寶寶通過語言和音樂探索世界。

這時的寶寶開始對聽故事感興趣,媽媽可以藉助繪本閱讀來給寶寶講故事,但每次不宜超過三分鐘。

有的寶寶喜歡自己咿咿呀呀「講故事」,即使聽不懂,媽媽也要配合寶寶。

有的寶寶喜歡聽兒歌、有的寶寶喜歡自己敲琴,一律都去滿足小傢伙的願望。

· 讓寶寶通過親身實踐去探索世界。

如果你的寶寶是個「小科學家」,你會發現他反反覆復的把玩具扔下去、轉一轉、拍一拍……實際上寶寶是在研究這個玩具到底是什麼,千萬不要打擾他,在一邊靜靜看著就可以,因為寶寶是在用自己的系統方式探知事物的特徵,這是他發現這個世界的重要途徑。

2、適合本階段的遊戲推薦

· 讓寶寶自己去完成某項任務。

例如:給娃娃洗澡梳頭髮、幫媽媽做飯、從箱子裡一件一件取出東西等。

前提是媽媽要為寶寶做好足夠的準備工作並提供協助。

· 萬能的藏貓貓遊戲。

這個遊戲可以盡情發揮,比如:拿兩個杯子扣在寶寶面前,在其中一個下面藏上玩具,讓寶寶去找。

或者,根據這個月齡段寶寶喜歡尋找聲音的特點,可以把會發聲的玩具藏起來,和寶寶一起去尋找。

3、適合本階段的玩具推薦

· 娃娃以及配套的衣服飾品小房子等

· 全套的過家家玩具

· 模擬農場的套裝,包括農舍、動物、柵欄等

· 火車套裝,包括火車、隧道、車站、橋樑等

· 木質的鍋碗瓢勺

· 可以坐在裡面操作的玩具汽車

· 搖搖馬或搖椅

· 適合寶寶高度的超市購物手推車

· 形狀配對玩具(例如:帶有各種形狀的積木和相應形狀洞的盒子)

· 足夠大的紙和筆

· 動物、交通工具等認知繪本

· 音樂玩具(例如:玩具鋼琴)

· 兒童歌曲和音樂

第八次飛躍完成後

度過了第八次飛躍,懂事可愛又好帶的寶寶回來了,這個蜜月期將持續一個月零一周,然後,寶寶的第九次飛躍就會在第60周的時候如期而至。

【寶寶大腦的第九次飛躍】

寶寶大腦的第九次飛躍發生在足月出生的第59.5周至64.5周,即第十三個半月至第十五個月期間,這次飛躍的主題是「原則」。

經過上一次飛躍,你的寶寶對於日常的程序,例如吃飯、購物、洗碗、掃地,都已經習以為常了,而且他會找機會給你展示他也可以做到這些。

到了這次飛躍來臨的時候,你會發現寶寶開始嘗試一些新的東西,他開始意識到事物在變化,新的感覺像迷宮一樣包圍你的小傢伙,對他來講,處理這些新的變化是一個大工程,處理的第一步,就是給這些混亂創造出規則。

這次飛躍對於你的學步期寶寶來說非常複雜也非常關鍵,因此,父母在這個關鍵的時期一定要幫助孩子建立原則,否則你就欠了孩子的,因為社會上的人們只會評判而不會去教你的孩子。

「第九次飛躍」來臨的信號

寶寶在這次大腦飛躍期間,會出現如下表現:

· 哭鬧、煩躁、發脾氣

· 喜怒無常,這一秒笑下一秒哭

· 非常粘媽媽、需要身體接觸

· 撒嬌、淘氣、惡作劇

· 拒絕陌生人接近

· 嫉妒媽媽親近別的寶寶

· 睡眠不佳、會做噩夢

· 食慾不佳

· 發獃、白日夢

· 喜歡抱他的陪伴玩具

· 抵抗穿衣服換尿布

寶寶大腦的第九次飛躍

寶寶通過以下這些方式來探索「原則」的世界,並將逐漸學會這些新的本領:(還是要強調,以下這些本領並非每個寶寶馬上就能學會,不同的寶寶有快有慢,有的寶寶對於有些技能,甚至在接下來的數周或數月都不會出現,媽媽們千萬不要產生焦慮,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學習速度。

1、自主意願

· 自主選擇

· 要求主動權、發言權

· 清楚玩具的所有權

2、複製和模仿

· 認真觀察成人和其他孩子

· 模仿可愛的動作和進攻性行為

· 模仿肢體大動作,比如翻跟頭和爬高

· 模仿精細動作,比如握筆

· 模仿奇怪的動作,比如駝背走路,踮腳走路

· 模仿他在書里或電視上看到的東西

3、嘗試對策、試探界限、開始有小主意

· 嘗試運動技巧

· 反覆把東西藏起來再找出來

· 爬到障礙物下面或後面,然後再出來

· 嘗試小心的操作一些工具

· 嘗試做決定

· 嘗試「是」和「不」的意思

· 戲弄媽媽,比如故意不聽話

· 嘗試斜坡、台階等不同的空間

4、實施自己的想法

· 想給大人幫忙

· 做事表現出小心謹慎的一面

· 會表達自己的感受

· 通過討好的表現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 表現出自己的喜好和做事方式,比如不讓媽媽餵飯

· 嘗試用其他手段實現目前無法達成的目的,比如,媽媽不給的東西,找爸爸要

· 有時會承認自己是小孩,要求幫助且會服從,比如過馬路的時候,媽媽牽著他的手,一般情況下他不會掙脫。

如何幫助寶寶度過第九次飛躍期

在「原則」的世界裡,寶寶發現了很多種實現目標的途徑,他可以使用所有策略:比如,小心的還是魯莽的做、固執的還是和善的做、是否要惡作劇一下……小傢伙將變成「主意作坊」。

他能理解更多大人的話並給予回應,他會運用他的情感,對吃喝做家務都產生濃烈興趣,你的寶寶會用不同的方法去實現他的目的,他會慢慢發現,不同的方法能帶來不同的結果。

所以,給孩子機會去使用他那些小主意吧。

1、父母從以下各方面給予寶寶積極引導和幫助

· 重視並鼓勵孩子的大運動。

當寶寶開始探索「原則」的世界,他會先從探索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開始,嘗試哪些驚險動作我可以做?我在這個小空間舒服嗎?我怎麼爬台階?我怎麼溜下滑梯?等等。

· 帶孩子到戶外獲得新知。

· 給孩子機會去探索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比如讓孩子自己拿著勺子吃飯。

· 幫孩子辨別所模仿行為的對與錯。

當寶寶熱衷於模仿別人的時候,父母可以重複孩子的行為,並讓他知道你對於他這個行為的態度,他將從中學會對與錯的概念

· 提供機會鼓勵你的孩子扮演爸爸或媽媽的角色。

比如,寶寶想和爸爸一樣,他可能會去穿爸爸的鞋走路。

配合孩子的這些行為,不要妄加制止。

· 配合寶寶使用情緒。

在原則的世界裡,寶寶會嘗試運用自己的感受,高興、生氣、害羞等等,他會嘗試用不同的表情或動作來表示自己的各種感受,父母需要給予積極回應。

· 給寶寶機會表達自己的話語權和決定權。

· 讓寶寶知道攻擊行為不好。

當寶寶想知道別人對他的攻擊行為有什麼反應,父母在這時必須給予寶寶正確的反應,而不是嬉笑,否則寶寶會認為他的攻擊行為是有趣的、受歡迎的,這會給寶寶將來的社會關係帶來困擾。

· 協助寶寶感受「我的」和「你的」。

這個時期的寶寶認為房子裡的一切玩具都是自己的,如果有別的小朋友拿了他的玩具,他會感覺被侵犯、會哭,從而不許別人靠近他的玩具,更不會信任別的小朋友,父母需要在幫助孩子感知「我的」和「你的」的同時,引導他學習分享、和別人一起玩。

· 創造機會和寶寶一起開玩笑、惡作劇。

· 給寶寶機會使用「是」和「不」,即使寶寶還不能準確理解「是」和「不」的意思。

· 當寶寶向你尋求幫助的時候,給他時間去表達意願,並反饋給寶寶你的想法,孩子是從大人的反饋當中來學習的。

· 當孩子想幫助大人一起掃地、擦桌子的時候,千萬不要拒絕他,因為他正在從中體驗「合作」並證明自己可以幫助媽媽做事情。

2、適合本階段的遊戲推薦(以下遊戲在本次飛躍結束後依然可以玩)

· 大運動。

跑、爬上爬下、追、跳、打滾、翻跟斗、爬台階……這些大運動都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

· 戶外活動。

公園、動物園、操場、遊樂園……都是帶孩子開闊視野的好地方

· 指認遊戲。

你說出一個詞,問孩子相應的東西在哪裡,比如,你說「維尼小熊」,問孩子「維尼小熊在哪裡?」

· 音樂和律動。

和孩子一起通過手腳和身體的動作去感受音樂的律動

· 呼喚名字。

當你的孩子叫你的時候,你也喊出他的名字,如此往復,多數孩子會從中體驗到歸屬感

· 開玩笑

· 居家遊戲。

比如,給孩子一些安全的食材和工具,讓他嘗試「做飯」並餵給他的玩具吃;讓他嘗試用拖把和吸塵器;讓他參與擦桌子以及其他媽媽做過的家務

· 藏貓貓

· 誇張的情感遊戲。

比如用誇張的情緒和寶寶互動,大笑、害怕、可憐等等

3、適合本階段的玩具推薦

· 攀爬架

· 球

· 書

· 沙子

· 水和茶具、塑料瓶、餐具

· 拼圖

· 玩具吸塵器

· 拉繩玩具

· 卡通動畫

第九次飛躍完成後

這次飛躍結束,下次飛躍來臨前,你的學步期小孩會讓你很省心,能自己玩、不激怒你、不煩你,作為媽媽,你會由衷感嘆「我的寶寶真的長大了」,這段甜蜜期會持續到第十次飛躍來臨時。

【寶寶大腦的第十次飛躍】

寶大腦的第十次飛躍發生在足月出生的第70.5周至75.5周,大約第十六個月至第十七個多月期間,這次飛躍的主題是「系統」(system)。

經過了上一次飛躍,孩子已經突破「程序」的限制,開始理解什麼是「原則」了,他可以評估眼前的程序,為了探究不同做法帶來的影響,會不斷改變事情的處理程序。

這個進步會表現在一些方面,比如:嘗試肢體動作、戶外探險、模仿他人、重複日常行為、試用自己的情緒、開始有計劃、會表演、喜歡參與、學會攻擊、知道什麼是自己的、惡作劇、嘗試用「是」或「不是」,學習合作、求關注等等。

孩子第一次理解「系統」,一切對他來講都是新的,他將從最熟悉的家庭開始探尋:他首先發現自己就是一個系統,和爸爸媽媽一起組成了一個家庭;他的家庭和別的小朋友的不一樣;自己家的房子和鄰居的也不一樣……當然,孩子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才能真正理解社會、文化、法律。

現在,孩子開始理解一些重要的東西,他可以選擇他是否要成為的樣子:誠實?樂於助人?小心謹慎?有耐心?……孩子開始不那麼機械的運用原則,而是學著如何根據各種不同環境改善做事的方法。

「第十次飛躍」來臨的信號

和寶寶一起經歷這麼多次的飛躍,媽媽們一定會發現,只要進入飛躍期,寶寶就會開始3C原則:哭鬧、粘人、偏執,媽媽首要做的也就是兩件事:陪伴和關注。

我們最後一次溫習寶寶的飛躍期表現吧:

· 哭鬧、煩躁、喜怒無常、發脾氣

· 粘人、撒嬌、依賴媽媽或陪伴娃娃

· 淘氣

· 嫉妒

· 警惕陌生人

· 睡眠不佳、做噩夢甚至說夢話

· 沒食慾

· 發獃、白日夢

· 孩子氣

寶寶大腦的第十次飛躍

以下是第十次飛躍後,寶寶將逐步學會的新本領:(還是要強調,以下這些本領並非每個寶寶馬上就能學會,不同的寶寶有快有慢,有的寶寶對於有些技能,甚至在接下來的數周或數月都不會出現,媽媽們千萬不要產生焦慮,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學習速度。

1、道德感

· 脫口而出「不」

· 通過做被禁止的事情來試探你

· 模仿電視里的行為

· 對不公平的對待感到受傷或困惑

· 會「說謊」了

2、懂得自我概念

· 我和我的身體

· 我能控制我的身體

· 我可以自己做事情

· 我有自己的意願

· 我可以自己決定

· 我需要權力

3、「眼不見、心裡想」

· 藏起來又想被找到

· 返回原地找人

4、我和你

· 知道媽媽和爸爸是不同的

· 能判斷相似和不同

· 辨認自己

· 安慰別人

· 非常會模仿

· 有想像力

5、關注自然界

· 去聞植物

· 對蜜蜂、螞蟻、瓢蟲興趣濃厚

· 嘗試給植物澆水

· 餵小動物

6、核心家庭

· 理解核心家庭成員各自獨立卻又同屬一家

· 可以和寵物玩一天,比如餵食、讓它睡覺

· 理解別人也有自己的核心家庭

7、家庭和朋友

· 理解自己家庭和其他小朋友的家庭不同

· 準確的知道誰屬於誰

· 想去親友家、並給親友打電話

8、房子、回家的路

· 能認出自己家的房子

· 可以指出去公園或回家的路

· 準確的知道家裡的一些東西在哪裡

· 在不同的環境裡能找出熟悉的東西

9、物權、所有權

· 知道每件衣服、包、鞋子分別是誰的

· 知道每件玩具屬於誰、知道哪裡禁止入內

· 不再和別的小朋友分享玩具

· 藏起東西堅持不讓扔掉

· 不喜歡混亂,想要每件東西都放到正確的位置(秩序敏感期)

10、拼圖和小物件

· 喜歡拼圖玩具

· 精細動作加強

· 堅持細節,關注小物件

11、編遊戲

· 按自己的規則編遊戲

· 製造惡作劇

12、藝術

· 知道玩具象徵著現實的物品或人

· 開始學著畫圓形、方形

· 用繪畫表達現實中的事物,畫自己、畫父母、畫船、畫樹

· 能長時間聽音樂

· 喜歡玩電子琴

· 搭更高的積木

13、時間觀念

· 記得過去的體驗

· 可以預知相似的、重複的事情的程序

· 提醒你該去親友家串門了

· 製作計劃,如果你承諾給他一些事情卻忘記了,他會鬧脾氣

14、基本物理現象

· 把球按進水裡看它突然上浮

· 不停的把東西從一個容器倒進另一個容器

· 關注顏色

· 可能會害怕電動牙刷

· 忙於實驗一些基本物理現象,比如物體掉落、水中浮力等

15、基本結構

· 觀察建築工人

· 通過混合沙子和水來模仿和水泥

· 模仿塗牆面

· 堆樂高積木

16、語言

· 理解很多大人說的話

· 可以區分出不同語言

· 製造出很多詞語

· 可以用字詞製造簡單句子

· 模仿動物叫聲

· 指手畫腳、可以用肢體語言交流

· 愛看書,聚精會神聽完短故事

如何幫助寶寶度過第十次飛躍期

在「系統」的世界裡,孩子發現他可以對「原則」加以選擇。

他發現很多概念:自己、家庭、朋友、鄰居、房子等等,給你的寶寶足夠的機會去探索,下面的方法和推薦供媽媽們參考。

1、請根據以下重點內容,給予孩子積極的引導和幫助

· 我和我的道德感。

道德感是一系列道德規範、價值觀、規則等組成的系統,孩子構建自己的道德感取材於父母和代養人的行為事件,他需要看到很多事例、花很長時間才會形成一個結論,因此和孩子最親近的人,必須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讓孩子清楚的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 我和我自己。

孩子發現他是自己身體的所有者,他可以控制身體,可以操縱事情的發生,可以有自己的意願,也可以自己做決定,而且他還有能力去影響別人,這時的孩子想的一切都是「我」。

給孩子機會去體驗「自己」的概念。

· 我看不到的並不意味著我沒去想。

因為孩子現在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系統(獨立個體),也知道適用於別人的原則同樣適用於自己,他還知道即使人或事物不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卻依然存在。

而且,孩子因為發現自己是可以移動位置的,所以他還知道沒有必要去記住上次看到某個人的地點。

這個階段,藏貓貓遊戲又可以派上大用場了。

· 「我」和「你」的概念。

孩子現在把自己看作一個獨立個體,把爸爸或媽媽也看作一個獨立個體,開始使用「我」和「你」的概念,而且開始去比較自己和父母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 我是家庭的一員,我的家庭和別人的不一樣。

家庭對於孩子來說,是第一個由人組成的系統,寶寶將從中學到很多行為和觀念。

孩子還會去尋找自己的家庭和小夥伴的家庭有什麼不同。

· 找到回家的路。

孩子會在頭腦中構建一幅關於回家之路的地圖,這幅地圖對他來講也是一個系統。

拒絕混亂。

進入秩序敏感期,每件物品都要放在它應在的位置,媽媽們要注意孩子這個特殊時期,有的時候孩子發脾氣就是因為秩序被打亂了。

· 我和我的藝術。

關注你的小藝術家,一歲半左右孩子的繪畫思維已經有了大幅度提升,他開始嘗試畫身邊真實的事物,比如小汽車、小狗、甚至是他自己,如果你發現孩子酷愛畫畫,給他提供足夠的紙和筆。

同時也要注意觀察你的孩子是否喜歡搭高樓、聽音樂,這些都是寶寶藝術偏好的一種體現。

給他們提供足夠的施展空間。

· 我和時間感:過去、現在、將來。

孩子對過去的記憶增強,並開始學著預測未來。

· 我和我的語言。

17至22個月的孩子,語言能力突飛猛進的增長,雖然還不能說太多完整的句子,但他可以清晰的理解成人語言。

2、適合本階段的遊戲推薦

· 摔跤

· 指認人

· 倒立、攀登、練習平衡

· 畫畫

· 吹泡泡

· 從台階跳下來掌握平衡

· 裝傻或做蠢事以逗笑他

· 戶外玩耍

· 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 玩球

· 餵小動物

· 撓痒痒

· 和爸爸一起進行體育運動

· 轉圈圈

· 騎馬遊戲

· 藏貓貓

· 講故事

· 舌尖遊戲:媽媽用舌尖用力頂住自己的側臉,讓寶寶去推鼓出來的的地方。

3、適合本階段的玩具推薦

· 小汽車和車庫、火車、卡車等

· 橡皮泥

· 繪本

· 一套有從屬關係的小物件

· 玩具機場

· 繪畫紙筆

· 裝著沙子和水的玩具台

· 球

· 小凳子

· 自行車、能推的車

· 毛絨玩具

· 貼紙

· 能挖土的工具

· 兒童音樂

· 滑板(要適應寶寶大運動發育)

· 彩筆

· 吹泡泡的玩具

· 小木偶

· 鞦韆

· 搖搖馬

· 拼圖(不超過20塊的)

第十次飛躍完成後

至此,寶寶生命中最初的十次最重要的飛躍,就和各位媽媽們分享完了。

雖然寶寶生命中前十次最重要的WonderWeeks已經在父母的幫助和愛護下順利度過,這並不意味著大腦飛躍的結束,就像我們開篇曾說過的,人類的大腦有很多飛躍期,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甚至青春期都會有不同的飛躍,因此,走進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是作為父母必修的功課。

我們可以怎麼做?

一些小tips

  • 照顧好自己

  • 充分理解寶寶的這個階段是暫時的。

    可以多安撫和擁抱寶寶

  • 安慰自己寶寶在過了這個階段之後又會學會新的本領,會變得更加自主獨立

  • 對跳躍期內可能發生的哭鬧和黏人做好心理準備

  • 如有需要可以用餵奶的方式幫助寶寶入睡

  • 不用特別擔心寶寶餵養規律變化,吃奶頻繁是正常的

  • 告訴寶寶媽媽一直都在身邊陪伴你,給予寶寶更多的關注

  • 不要擔心在這期間原本已經掌握的本領現在突然不會了,都會恢復的

  • 如果寶寶並沒有很強烈地意願去探索或者獨立玩耍,也不需要逼迫寶寶,TA只是想要和你多呆在一起。

如果你在寶寶睡眠方面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如何幫助寶寶睡夠睡好,請持續關注我們。

這裡有口口相傳的經驗,對大樣本的觀察,前沿的研究成果,更有對這些經驗,觀察,成果的提煉,糅合,批判,與反思。

同時,我們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睡眠諮詢訂製服務,幫助你和寶寶同時獲得健康充足的睡眠。

關注「好睡寶嬰兒睡眠」公眾號,明天繼續分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爸爸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更聰明呢?」

簡言之就是要刺激寶寶的大腦,讓大腦「動」起來,而2歲,則是智力飛速提升的關鍵時期,不過此時其往往還伴隨著寶寶的「性情大變」,也就是從小天使變成小惡魔的時期,他們開始對周遭的一切感到興趣,無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