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批評方式好得了一時,長大叛逆誰都控制不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做錯事需要父母及時指正與批評,但批評不等於責罵,批評是育兒生活中的一門大學問。
批評孩子的時候你要知道孩子的承受能力,選擇適合的方式,下面3種錯誤的批評做法,不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的問題更嚴重。
誤區1.犯錯就得打
寶媽讓孩子往東他偏往西,寶媽讓他安靜吃飯他非要滿地亂跑,寶媽讓他好好看書他偏偏把書頁撕爛……於是說服教育升級為武力懲罰,打手板,打屁股,甚至打臉蛋,孩子挨了打瞬間聽話了,寶媽達到了目的,下次孩子不聽話還用這招......
正確做法:
將批評升級為「戰爭」,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
孩子還沒有形成自我評價體系,他們是通過成人尤其是父母對自己的評價來看待自身的。
而且,脆弱的內心特別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這能給孩子自信,也能使他們愉快地接受批評。
批評的藝術在於正強化,而非負強化。
與其強化孩子的弱點或全盤否定,不如將孩子的點滴成績和好的苗頭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掛在嘴邊,強化其好的一面,給予必要的指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潛力,提升自信。
誤區2.大聲訓斥,傾瀉憤怒
孩子打碎了碗碟,打亂了玩具,東西扔的滿屋都是,屋內的一片狼藉點燃了寶媽心中的怒火:「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從哪兒拿來的東西玩完了還放回哪兒去。
你就是不長記性,你不收,看我全把它們扔掉!」說著假裝把孩子最心愛的玩具扔了,接著是一陣急風暴雨般的叫嚷。
正確做法:
不要以為你的態度,包括表情、語氣和目光無足輕重,只有好心就足夠了;不肯在表達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難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評。
因為,有時候他們拒絕的不是批評本身,而是父母的態度。
心平氣和地批評孩子,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也能達到批評的目的。
所以,最好管住自己的脾氣,讓自己息怒。
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難養成的習慣,媽媽應該耐心一些。
先和孩子一起收拾,能收好一件東西就鼓勵一下。
孩子被媽媽的肯定激勵著,會慢慢學會獨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誤區3.喋喋不休
孩子搶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媽媽覺得很沒面子:「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怎麼就不明白呢?不能總是看著別人的東西好,你家裡的玩具還少嗎?自己的東西扔在一邊不玩,一看到別人拿點什麼就跟寶貝似的,真沒出息……下次再這樣,我絕不再給你買任何玩具!」
正確做法:
這些嘮叨不能給孩子大腦以明顯的刺激,說得越多,孩子越會把這些話當成耳邊風。
而且,別看孩子小,對語言的領悟能力一點不差,「沒出息」、「占有欲」一類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話很容易引起他們內心的反感,明著或暗著和你對著幹,身上的毛病很可能會有增無減。
可可獅早教專家團提醒各位寶媽們:
孩子犯錯在所難免,家長的批評可以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但是一定要注意批評的方式,家長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將自己一時的怒氣完全傾瀉到孩子身上,否則雖然一時起效,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只能適得其反,讓孩子更加叛逆。
孩子越來越叛逆?寶媽你可長點心吧,在這方面你可能真的錯了
養孩子是要有很大的耐心的,但是很多父母對孩子的行為看不慣,直接就大吼大叫的吵孩子。家長大聲一吼表面上看孩子是被家長「管住了」,其實是「嚇住了」。時間一長,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的一些毛病並沒有改掉...
孩子的9種行為讓我糗弊了!
高高興興帶孩子外出,孩子卻狀況百出,在餐廳跑來跑去不聽勸,遇到長輩死也不開口打招呼,更慘的是不答應買玩具就躺地上又哭又鬧,真的好尷尬、好糗喔!遇到這些情形,家長該怎麼化解、處理?回家後又該如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