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打人」,就是不友好的表現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周末的一天,我帶著成成在小區西廣場玩,正巧看到伊伊爺爺帶小伊也來玩,正準備打招呼時,看到伊伊朝另外一個同齡的男孩跑去,那個1歲半的小男孩看到伊伊,也拉著奶奶的手直奔而來。

看到和自己一樣大的小人,小孩子之間自然而然就站在一起玩了。

他們相互看著對方,不知道怎麼樣搭訕,這時候我見伊伊就用小腳踢了小男孩一下,小男孩呢,舉起小手輕輕地的打了伊伊一下,伊伊也沒有哭,任然繼續和小男孩一起玩。

當伊伊爺爺和奶奶看到時,卻立馬把自己的孫子就拉開到一旁,讓本來還想繼續在一起玩的兩個小孩子,措手不及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

接著就聽到他們板起臉訓斥孩子:「小朋友之間不可以打人的啊,打人就不是好孩子了」「你怎麼能夠去踢小哥哥,不是跟你說過嘛,要和小朋友友好相處,這樣才是乖孩子!」然後,過了一會兒就看到兩個老人各自抱著孩子就走了,不再讓兩個小朋友一起玩了。

兩個孩子眼睛裡面透露出一片迷茫,剛才對於1歲半左右的孩子來說,他們剛才只是在用孩子自己的方式「打招呼」,這是他們剛剛開始學習人際交往的初級階段,打招呼的方式是幼稚的,沒有一絲傷害的,也沒有覺得自己不友好,而是非常真誠地想與對方進行友好的交流方式,不知道為什麼到了成人眼裡,就變成了他們不是好孩子,他們也沒法理解大人口中所說的「友好」究竟是什麼意思。

可是,奶奶和爺爺也不屑也不懂去讀懂孩子的眼神,不考慮也不願去思考,兩個孩子為什麼再被踢了一腳,打了一下也沒有哭,反而還更開心的在一起玩。

也許老一輩家長都是用習慣性的思維來對待成長中的孩子,這種思維當中充滿著偽裝的道德和仁義,而缺失的時對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理解和尊重。

在孩子表現不「友好」時,父母要怎麼做呢?

在幼兒早期,寶寶開始嘗試學著與人交往時,並不知道要像成人之間那樣握手問好,他們會用他們最原始的方式來進行交流,就像上面那兩個孩子一樣。

此時,大人看見來了首先要靜觀孩子的行為,不要輕易去人為干預。

或許,這兩個孩子接下來的活動行為便是友好的手拉手做遊戲或是跑或是跳,成為那天玩耍時最愉快的小夥伴,或者他們會用他們自己聽得懂的語言在交流他們的秘密,又或許他們會繼續動手踢打對方來試探自己的小手小腳的力量。

如果出現了最後一種情況,這時大人發現孩子之前的情緒不再愉悅,從交流的行為變成戰爭時,再上來將兩個孩子分開,並用語言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

你們是不是想成為好朋友呀?那你們可以把手拉在一起玩,這樣就是好朋友了!然後協助孩子把手拉在一起。

大人將「友好」這個詞語與手拉手的行為配對在一起,進行給孩子示範時,為孩子就做了一次直觀「友好」詞語演示,這樣,下一次小朋友在建立交流的時候,就知道用拉手的方式來交朋友,而不再是用腳踢的方式來表達了。

很多時候,孩子早期的幼稚的交往行為會被大人誤解為「打人」和「不友好的行為。

」每一個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發展的過程都是從幼稚到成熟的:腳踢、打人——拉手——微笑——送小禮物——微笑著握手——懂得成人社會人際交往的規則。

而作為父母的我們任務就是,幫助孩子完成這個過程,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總愛打人,原因在於父母

孩子打人的問題一直是積木育兒後台的熱點問題,父母所擔心的是,打人會影響孩子的社會交往,而社交能力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1、 如果孩子經常打人,而且打人已經不分場合,不分人群,那麼可以試試「標準...

2歲的孩子經常動手打人,該怎麼治?

「朵媽,我家寶寶23個月了,最近突然變得愛動手打人。我嚴厲制止,可是不管用。很怕他以後變成小霸王,去了學校也天天打人,怎麼辦?」最近我收到了好幾條類似的留言,媽媽們表示一聽說自家的娃闖禍打了人,...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麼辦?教會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孩子受欺負 家長的錯誤反應在幼兒園和學校里,孩子被同學欺負是常見的事情,當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被欺負後,難免著急,甚至生氣。這時候,往往會出現下面兩種錯誤的反應:一、家長不問青紅皂白,直接插手去警...

寶寶打人是什麼情況,原因在於錯誤的管教方法

很多媽媽遇到寶寶「打人」的情形,看到這種被認為沒有教養的行為,頓時火氣就要上來了,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打人了呢?到底要不要來個以暴制暴,把這種行為遏制在搖籃里。但是,通過大聲訓斥或者意思下拍下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