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疳症別大意!為孩子記住這7招按摩法!(3月31日小兒推拿課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疳 症是由於小兒消化不良日久不愈發展而形成的,是一種因消化功能長期障礙、氣血耗傷、身體失養所形成的慢性病症。

營養不良、佝僂病等病狀都屬於該症的範圍。

其病的主要表現為:

長期厭食、面色發青、身體消瘦、腹部脹大如鼓、或腹部凹陷如舟,頭髮乾枯發黃、皮膚乾燥欠彈性、神疲乏力。

下面就和小親一起來看看小兒推拿調理疳症有哪些辦法吧!

小兒疳症推拿方法

1

補脾經 400-600次

脾經位於拇指外側緣或拇指螺旋面

順著拇指外側從拇指指尖推至指根

作用:

健脾胃、補氣血,多用於防止疳積、食欲不振、便秘等病症。

2

補腎經 400-600次

腎經位於小指末節螺紋面。

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為補腎經

作用:補腎益腦、溫養下元(溫馨提示:腎經宜補不宜清)

3

揉板門 300次

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魚際,成為揉板門或運板門。

作用:

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於防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4

順運內八卦 30-50次

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從乾宮起自兌宮止,順時針運,反覆操作。

作用:

形滯銷食,常用於食欲不振等病症。

5

推小橫紋橫紋 2-3分鐘

四指掌指間關節橫紋處。

做法:將孩子左手四指併攏,以拇指端外側緣著力,從食指橫紋滑向小指橫紋

適用:調中行氣、和氣血、消滯脹。

多用於防治疳積、腹脹腹痛、消化不良。

6

捏脊 3-5遍

讓孩子俯臥、背部裸露,塗抹適量的潤膚介質(爽身粉),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後頂住孩子皮膚,拇、食前移,提拿皮肉、同時向上捻動,自尾椎兩旁(即脊柱兩側)雙手交替向前推自大椎(脖後突出部位)兩旁。

作用:

調陰陽、理氣血,和肺腑、通經絡、強健身體。

多用於防治疳積、嘔吐、便秘、泄瀉等病症。

7

摩湧泉 30-50次

湧泉穴位於足底,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足底第2、3跖趾縫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端揉30-50次。

有滋陰退熱、降逆止嘔、理腸止瀉的作用。

小親說

小親近日已將常見消化系統疾病的基本推拿手法介紹過,寶媽可以在後台回復關鍵詞(如:便秘、腹瀉、嘔吐、厭食等)可自行學習哦!

近日收到你們很多的關於育兒方面需求和建議,孩子的健康是我們共同的努力,為此給大家新開【育兒解疑,你問我答】諮詢環節 ,寶媽們可以在公眾號文章後、後台留言,小親會【非常認真】的收集大家的問題,專業老師解答後,解決辦法隔天會發布在公眾號文章內。

關注方式

親親寶貝網

微信號:qbaobei2013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每天一招帶娃技巧,不再手忙腳亂,輕鬆搞定熊孩子!

婆媳三十六計

微信號:poxi36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一天一個小妙計,婆媳關係不再是千古難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又尿床?TA可能是病了!爸媽這樣做!

遺尿是指孩子3歲以後,睡眠中不自覺的排尿,俗稱尿床,多發生在夜間、輕者數夜一次,重者一夜數次,多因腎氣不足、下元虛冷、膀胱鬱熱或病後體虛、肺脾氣虛所致。因此小兒推拿治療遺尿的原則是:「溫補脾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