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想護犢子,又不想忍氣吞聲,如何面對捲入打人事件的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長的處理態度

也許會深深影響到孩子

姐姐家的孩子在幼兒園上中班了,從孩子小的時候她就採取「散養」且「絕對民主」的方式對待孩子。

她給孩子最大的自由,並且事事都會徵求孩子的意見。

慢慢的,我覺得她家的教育有點過了:極端的放養型反而讓家中上上下下什麼事都變成了孩子做主,有時甚至不考慮事情的始末。

記得有一次,姐夫去幼兒園接孩子,被老師留了下來,說孩子無緣無故掐小朋友,還把小朋友的胳膊都擰青了,並把這個小朋友的胳膊給姐夫看。

誰知姐夫馬上反駁到:「老師,我們要先回家問問孩子情況,看看孩子是怎麼說的,您說的事情我們也得聽聽孩子反饋。

「護犢子」嫌疑:

其實我也很贊同得聽聽孩子的想法,可是這樣子跟老師溝通難免會給老師留下「護犢子」的看法。

不管怎麼樣,對方小朋友的胳膊已經受傷了。

姐夫這樣解決問題有點低情商+太寵溺孩子,過分注重了對自家孩子想法的關注。

事後,若姐姐他們了解到真的是自家孩子沒有緣由的主動動手傷害了其他小朋友,那氣氛得有多尷尬。

幼兒園的現狀:

孩子們都還小,幼兒園裡孩子又很多,一天下來難免出現磕磕碰碰、互相打鬧的現象,當家長的誰也不願意看到自家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欺負。

當出現孩子被卷進打人事件里(不管是被打還是打了別人),家長們該如何正確處理呢?

當老師反饋孩子打人了怎麼辦

不管事情的起因是什麼,是自己孩子先動的手也好,是別人家孩子先找事兒的也罷,動手打人都是錯誤的。

家長首先要有這個意識,並且能第一時間反饋給老師,讓老師了解到自己對「孩子打人」這件事的正確態度。

誰也不願意發生這樣的事,老師也一樣。

我們平時在家看一個孩子和樓下的幾個小夥伴一塊玩都會出現此類情況,何況幼兒園班裡都是二三十個孩子,出現的機率更大,老師每天承擔的壓力很大。

該怎麼辦?

對老師來說,事情發生後,首先要想辦法教會兩個孩子如何處理,並且要照顧雙方的情緒和心情,還要向孩子們的家長做一個詳細的交代。

對家長們來說,要積極的配合老師,以信任的態度傾聽老師對事件的描述,耐心的跟老師溝通事情發生的細節和解決方法的建議。

當造成對方小朋友受傷時,配合老師去處理後續問題,主動提出跟對方小朋友的家長溝通道歉,相信老師一定會為這種態度點讚並且大幅度增加老師對家長的信任。

其實:

誰都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打人已經犯錯在先了,當家長表現出這種高素質高修養的姿態,老師就會因此對其整個家庭成員產生好感,這樣也有利於老師今後對孩子的教育態度。

姐夫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是沒能跟老師有效溝通,但他值得學習的地方是他有跟孩子溝通交流的意識。

家長若是沒有了解情況就輕易批評孩子,孩子肯定會出現牴觸情緒,不利於今後的親子關係。

親子溝通需注意:

請孩子講一講事情的經過,重點在於觀察孩子對這件事情的態度和情緒。

一般來說老師反饋的事情基本不會有什麼偏差,所以家長跟孩子詢問打人事件始末的時候一定要維護好老師的權威性,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產生質疑,這樣會影響孩子今後對老師的態度,不利於他在幼兒園的發展。

家長和老師共同讓孩子認識到打人這個行為是錯誤的,進而主動道歉承擔責任,並且避免再犯。

這樣在輕鬆的氛圍中解決問題,比「橫眉冷對」效果好得多。

當老師反饋孩子被打了怎麼辦

孩子被人欺負了,家長一定會難過且憤怒,但都請先平息你自己的情緒,因為傷心或發火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只會添亂。

忍氣吞聲?

有的家長怕自己表達太多老師會厭煩就連忙表示沒事、不要緊,這也是不可取的行為。

家長們不必為了擔心老師今後對孩子的態度有所變化就表現的滿不在乎,也不要因為老師有責任就一味的責怪,處理此類事件最大的意義是幫助孩子提升在衝突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當老師致歉時就大方的表示理解和接受,然後再與老師一起商討幫助孩子的方法即可。

家長也可以藉助這次機會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其他方面的信息,諮詢老師如何教孩子「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等問題,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對於孩子,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不能馬上對孩子表現出極大的安慰和同情,可能本來孩子沒有承受多大的委屈,卻被媽媽的情緒情感渲染的誇張起來。

因此,淡化處理有時候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首選。

當孩子的情緒冷靜下來後,家長就可以把重點放在今後遇到同樣的問題該怎麼辦、如何解決上面來。

總結

其實這麼小的孩子打人或者不小心被打,根本也不會打怎麼樣,或者帶來什麼大的傷害,相反家長的處理態度卻能深深影響到孩子。

當打人事件發生後,家長要及時配合老師分析原因,接著讓孩子知道如何用語言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動手。

對於打人的孩子,要告訴他打人是野蠻的行為,但也要讓孩子明白家長和老師包括小朋友們都不會因為打人這件事而討厭他。

以免他有種做錯事不被愛的擔憂,或者由此對幼兒園的生活和集體生活產生反感。

讓孩子感覺被愛包圍著,一時的錯誤是可以被原諒的,他就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對於被打的孩子,要讓他知道勇敢的自衛,但也要懂得發生衝突時正確的反抗不是大嚷大叫/衝動還手,而是自覺無力反抗時,趕緊迴避並向老師求助,避免再次受到傷害。

年齡小的孩子確實沒有辦法在任何時候都安靜乖巧,當孩子給別人帶來的麻煩的時候,家長需要道歉,但也不能把自己作為家長承擔的責任和壓力傳遞給孩子。

我們可以要教育他們,但是不能苛求他們,他們還需要時間去學習,才能夠成長。

任何時候,都要讓孩子體會到成人對他們全身心的關愛,大人們從未放棄過他們,相信這樣他們一定會朝著更好的方向成長。


科學家庭育兒團隊原創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

更多育兒難題,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家庭育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在幼兒園被打,到底該不該還手?

我的寶寶四歲了,性格還算可以,比較合群,但是經常是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玩著玩著,就被別的小朋友推到一邊去了或者一個大些的孩子過來就把孩子推倒了,然後把車搶走了。我也不知道怎麼辦,就那樣看著...

一位被打媽媽的憤怒陳述...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石佛營某一級一類幼兒園發生了一件家長打家長事件,而原因僅僅是由於玩鬧一個孩子把另一個孩子撓了一下。大人的惡果不能讓小孩承擔,但是這位打人的所謂的媽媽大家都得注意了,能遠離的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