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發脾氣?情緒也需要管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心理學家認為,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
情緒是以寶寶的需要為中介的,當寶寶某一方面的需要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例如,如果寶寶餓了,就產生了吃奶的需要,如果媽媽給寶寶餵奶,他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如滿足、快樂。
如果需要不能得到滿足,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
例如,如果寶寶正在玩一個非常喜歡的玩具,這時媽媽給他收起來,並要求寶寶吃飯,寶寶玩遊戲的需要被剝奪,就會產生悲傷或憤怒的情緒,發脾氣就是寶寶憤怒情緒的外在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發脾氣對於寶寶適應環境,與父母進行有效溝通還是有重要意義的。
如果寶寶不會發脾氣,爸爸媽媽就難以發現他的需要,寶寶也就難以獲得合理的照料,無法健康成長了。
第一部分:寶寶情緒發展的規律
寶寶的脾氣其實是他情緒發展中的一部分,了解寶寶的情緒發展規律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寶寶為什麼會在特定的年齡脾氣變大,又如何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情緒的發展過程就是脾氣的演變過程,消極情緒就有可能引爆寶寶的脾氣。
2-7個月
寶寶會出現一些基本的情緒,如憤怒、悲傷、快樂、驚訝和恐懼,這時候的寶寶本能地通過哭鬧發泄自己的不滿或憤怒。
7-10個月
寶寶開始理解表情,他知道特定的表情所代表的情緒意義。
例如,知道瞪著眼睛的媽媽是生氣了,知道爸爸的嘴角彎彎是高興。
同時,寶寶也開始關注爸爸媽媽對於各種情境的情緒反應,例如媽媽在什麼情況下會發脾氣。
寶寶開始關注說明他在學習了,爸爸媽媽千萬不要成為壞榜樣。
10-12個月
寶寶開始使用一些方法來減少不愉快的情緒,避開引起他不愉快的人或者事物。
例如,如果寶寶必須等待才能吃東西,他可能會通過玩玩具等方式緩解情緒的不愉悅。
但是,這個月齡段的寶寶還不會掩飾自己的恐懼情緒。
12-24個月
寶寶開始表現出複雜的情緒,如尷尬、害羞、內疚、嫉妒。
很明顯,寶寶掌握了更多複雜情緒,但他的情緒控制能力還很差,因此,這段時期也變成了寶寶發脾氣的高峰期。
24個月
寶寶開始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了,語言交流是重要工具。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可以自如地進行言語交流或者談論自己的感受了,所以,爸爸媽媽就可以通過和寶寶交流,適當舒緩他的情緒,讓他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36個月
寶寶開始學會掩飾自己的真實感受。
我們可以看到,寶寶已經可以適當地掌握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了,「可以掩飾」表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當然發脾氣的情況就會有所減少了。
從上面的情緒發展過程中,我們大致看到了寶寶脾氣的演變過程。
寶寶發脾氣就是憤怒、不滿等負面情緒的外在表現。
因為情緒本身是有兩極性的,有高興就一定有悲傷,當寶寶掌握到更多的複雜情緒時,他就可能體會到更多的負面情緒,但情緒控制能力發展相對緩慢,所以寶寶更有可能脾氣大作。
當然,隨著寶寶情緒控制能力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們自然會看到一個乖寶寶重新出現在面前。
第二部分:寶寶為什麼發脾氣
我們已經知道,寶寶發脾氣是他在發泄不滿、憤怒的情緒,那麼這些「怒火」從何而來?
身體不適。
一些寶寶由於種種原因身體不舒服,如果爸爸媽媽不知道寶寶身體不適,而寶寶的語言又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時,他就特別容易發脾氣。
宣洩壓力。
當寶寶開始學著獨立走路、說出新詞、解決簡單問題時,他很容易因為行為受到阻礙而產生挫折感,發脾氣便成了他情緒宣洩的最佳途徑。
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有時寶寶的一些生理或心理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例如渴了、餓了,或者得不到爸爸媽媽的關注,但他可能還沒有學會跟家人很好地溝通,因此會發脾氣表達不滿。
如果爸爸媽媽不了解這種情況,就可能認為寶寶不如平時聽話,以為寶寶在故意找茬。
表達自我意識。
1歲半到2歲之間的寶寶,獨立意識開始發展。
在這一時期,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強烈意識開始在寶寶腦中形成並發展——他要成為一個有主見、有能力並且有自己需求的人。
當爸爸媽媽的要求與寶寶的想法不一致時,寶寶就可能通過發脾氣來反抗,以表達自己的獨立。
寶寶一般情況下會由於以上一些原因大發脾氣。
但爸爸媽媽一定要理解,寶寶發脾氣是他身心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各種能力發展的不平衡是最主要的原因,例如,語言交流能力差的寶寶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他就會通過發脾氣來發泄或「訴說」。
爸爸媽媽需要給寶寶一些時間和關愛,讓他可以慢慢地完善自己,別忘了這個過程就是寶寶成長的過程。
第三部分:寶寶多大開始發脾氣
對寶寶來說,發脾氣是伴隨著他情緒的發展,以及身心各方面的成長而不斷變化發展的,寶寶的脾氣有自身的發展規律。
一般來講,寶寶會在1歲左右開始脾氣變大。
萌發憤怒的情緒
寶寶在2-7個月之間就會出現憤怒的情緒,但寶寶在這一階段並不會很頻繁地發脾氣。
當寶寶的某些需要不能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就會以哭鬧等發脾氣的形式表現出來。
經常發脾氣
寶寶經常發脾氣,一般是從1歲左右開始的,特別是1歲半到2歲之間會比較常見。
在這一時期,寶寶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不斷說出新詞想表達自己的思想,並開始試著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眾多能力的大爆髮式發展,使得寶寶因為任何事情遇到挫折時,都很容易發脾氣。
發脾氣減少
寶寶直到3歲左右,發脾氣的情況才開始減少。
儘管快滿1歲時,寶寶已經開始使用一些方法來減少不愉快的衝動(如搖晃自己的身體、用嘴咬東西以及避開引起他不愉快的人或者事物),但是他經常發脾氣的情況還是會持續1年半以上。
到3歲時,寶寶就能比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了,而且開始顯示出一些掩飾自己真實感受的能力。
在此之前,如果爸爸媽媽對寶寶能保持一致的態度和行為約束,他就能學會如何處理情緒,並按照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行動,會具有越來越強的自我控制能力。
第四部分:爸爸媽媽如何應對
當面對自己越來越「淘氣」的寶寶,很多父母感到莫名其妙的同時,又束手無策,感到無可奈何。
該以怎樣的態度看待寶寶發脾氣,又應如何對待寶寶發脾氣呢?
了解寶寶情緒的發展特點
爸爸媽媽要適當了解寶寶情緒的發展特點,了解寶寶情緒發展的基本規律。
要知道,寶寶在1歲半到3歲之間經常發脾氣是正常的、必然的,對寶寶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是有益的,消極情緒得到抒發才不會鬱結於心。
爸爸媽媽如果採取適當的措施,寶寶在3歲以後就能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變得不發脾氣或少發脾氣。
理解寶寶的不滿情緒
寶寶在特定的階段發脾氣是正常的,爸爸媽媽要幫助寶寶說出他的感受,並表示理解他的不滿和憤怒。
例如,媽媽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現在感到很生氣,但你一定要吃完飯才能喝冷飲。
」
如果爸爸媽媽對寶寶的發脾氣採用訓斥或不理的態度,會讓寶寶產生不安全感。
大人的不理解只會讓寶寶更加難受和氣憤,長期的消極情緒對寶寶身心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要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關愛,他才有可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了解寶寶發脾氣背後的故事
寶寶在特定的年齡階段發脾氣是正常的,但每次發脾氣又是有原因的。
爸爸媽媽應了解寶寶發脾氣的原因,也許寶寶並不是要跟你作對,也許他真的有某種生理的不適或心理的需求,也許他真的需要你幫他解決一個小問題。
善於發現寶寶發脾氣的原因,不但有利於問題的解決,還可以使爸爸媽媽贏得寶寶更大的信任,這對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幫助寶寶找到表達情緒、控制情緒的合理方法
寶寶有憤怒、有不滿,爸爸媽媽除了理解,還要教會寶寶正確的表達方式。
比如,寶寶想玩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可以告訴寶寶通過交換得到玩具,而不是發脾氣或採用暴力。
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寶寶還不懂如何處理,爸爸媽媽要適時地發現寶寶的挫折並教會寶寶如何處理。
★在寶寶發脾氣時,引導寶寶說出自己的想法,讓他學會用語言表達情感。
★教寶寶避開能夠引起他憤怒的人或事物。
★告訴寶寶遇到不愉快或不知道怎麼解決的問題可以尋求大人的幫助,這樣寶寶就不會獨自生悶氣了。
★當寶寶的脾氣大得不能控制時,爸爸媽媽可以用有趣的東西或寶寶喜歡的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這個方法很有效。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爸爸媽媽給寶寶傳授一些生活、處事技能是非常必要的,面對什麼樣的情景要怎樣處理,這些都是需要家長不斷講解教育、寶寶不斷摸索學習的。
當寶寶掌握到一些處事方法後,他自然會減少發脾氣次數。
不要養成寶寶亂發脾氣的習慣
對於寶寶不合理的要求要堅定地拒絕(當然要注意方式),溺愛會讓寶寶養成發脾氣的壞習慣。
如果寶寶確實身體不適,或者需要爸爸媽媽幫助解決一個問題,或者需要家人的關注,父母就應該設法滿足寶寶的需求。
但如果寶寶想通過發脾氣來達到控制爸爸媽媽的目的,例如,只要爸爸媽媽不同意寶寶做某些不合理的事他就發脾氣,那麼父母就應該堅持原則,不同意的堅決不同意,並做到始終如一。
父母態度的一致性,讓寶寶理解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有利於寶寶改正愛發脾氣的毛病。
兩個賈是誰:一個是東方愛嬰的創始人賈軍,一個是畢業於清華的暖心老爸賈松濤,兩賈聯合創辦史上第一檔育兒脫口秀《兩個賈說》,每周五在愛奇藝上線更新。
上愛奇藝,搜索兩個賈說,聽聽育兒那些事兒。
更多育兒問題,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兩個賈說【lianggejiashuo】。
小寶脾氣大怎麼辦,教你一鍵專治「憤怒小惡魔」
其實寶寶的脾氣問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許多媽媽也都自己「見招拆招」的技巧,寶媽也是如此,在與二寶不斷「鬥智鬥勇」的過程中,習得了一套孩子和自己都能有效調節憤怒情緒的方法,下面帶大家認識很實用的寶...
寶寶脾氣越來越大,是天生的還是家庭影響的?
春節剛過,寶寶們都長大了一歲,媽媽們看著寶寶不斷的成長,學會爬行,學會站立,學會說話,學會自己吃飯,心裡是從未有過的喜悅。但是,媽媽們也逐漸發現寶寶的脾氣也越來越大,特別是2、3歲的孩子,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