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應該這樣教育孩子,讓孩子更能得到尊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國古聖人孔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實際上,這句話就是告誡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別人的立場去體諒別人的感受,理解和善待他人。

我們的孩子在生活中,由於各自生活環境、年齡、性格等有所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反映。

如果他們不懂得換位思考,不會替別人著想,就很難理解他人,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甚至還有可能會給別人帶來傷害。

事實上,孩子的本性是單純善良的,他們對自己說的一些話和做的一些事,根本意識不到那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所以當他知道自己的話語和行為傷害到別人的時候,他的心理實際也會難受,並且會反省。

之所以有些孩子會屢教不改,主要原因還是和家庭教育方式及環境有關。

所以,父母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才更有助於孩子改正那些不良的品行。

1.舉例說明,通過假想情景來引導孩子

父母可以利用孩子喜歡的童話故事,或者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列舉相關的例子,通過假設、打比方等方式,引導孩子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父母們不妨多加借鑑。

這比枯燥的長篇大論效果要好得多。

2.不批評、不放任不少父母對於孩子因無法容忍別人而發脾氣哭鬧的情況時,往往採取先批評制止,再講道理的方式。

但實際上,這種方式效果並不明顯。

孩子雖然在你的嚴厲批評下承認了錯誤,但要知道,這只不過是迫於你的威力,他的內心未必能夠服氣。

在他不能對你心服口服的時候,再對他講道理,孩子是聽不進去的。

所以,面對類似情況,父母不要批評,不要壓制,也不要置之不理,而應該以情感人,讓他先去體會一下別人的感受,進而逐步領悟錯在哪裡,自己應該怎樣做才對。

3.父母和孩子之間也要換位思考

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父母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而應該適當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替他考慮一下,怎樣做孩子才容易接受和改變。

這樣,孩子和父母之間愛你就會多一些理解和關愛,少一些摩擦和矛盾。

任何好品質和好習慣的培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潛移默化的滲透。

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同時,父母不要忘了自身的情感修養。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懂得換位思考的父親或者母親,才能為孩子樹立榜樣,激發出孩子內心最美好的情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