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教會孩子這4個教養禮儀,長大後在社會上會更吃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好多家庭就養育一個孩子,所以孩子的舉止言談行為處處彰顯的不僅僅是孩子的素養和品質,而是一個家庭包括父母的素質體現。

如果一個孩子在公共場合說很無禮的話,做出「野蠻」的行為,大家肯定認為那是家長沒有教育好的原因,這個孩子家教欠缺,教育失敗。

父母應教會孩子以下這4個教養禮儀,長大後在社會上會更吃香!

1、不要打斷大人說話

教會孩子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打斷別人。

小方帶兒子去社區參加親子活動,五歲的兒子看到媽媽在和其他人談話時,就停下來等媽媽她們把話說完了,再問小方,「媽媽,我想過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可以嗎?」旁邊人問小方如何教育的,孩子這麼有禮貌,小方說,在家裡也是這樣,我們平時說話,他從來不插嘴,等我們說完,再說。

也就是從小就習慣了。

不要輕易打斷別人說話,是有禮貌的基本表現。

2、不能說髒話

小黃平時在孩子面前說話不注意,經常帶髒話,不知不覺孩子學會了。

小黃的兒子在幼兒園和別的小朋友起了爭執,兒子搶玩具搶不過別人,氣急說了一句髒話出來,小朋友告訴了老師,老師把小黃請到幼兒園,告知這件事情,小黃才知道自己的失誤導致了誤導了孩子的言行。

很是愧疚,決定痛改前非,改掉說髒話的毛病,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3、不要隨意評論別人

小王是個很喜歡八卦的人,喜歡對別人評論。

在孩子面前也不避諱。

孩子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小黃的這個特點,有次,在商場,看到了個跛腳的殘疾人,兒子不禁大聲說出,「媽媽,你看那個人走路一晃一晃的,多好玩啊。

」大家紛紛把責備的眼光投向兒子和小黃,小黃尷尬極了。

急忙帶孩子離開了。

不能對別人的言語行為進行隨意評論,這是對人起碼的尊重。

4、不要以自我為中心

小王是獨生子,他就一個兒子,更是寶貝地不行,兒子出門,就像是旅行,媽媽抱著,爸爸拿包,奶奶在旁邊打傘,爺爺在旁邊給孫子餵零食,這樣的家庭每次出門,回頭率極高。

就像「小皇帝」出門一樣。

家長在教孩子時,一定不能讓孩子感覺自己就是王,全家人必須要圍著他轉,這樣的孩子只會自私乖戾。

如果父母能從懂得尊重別人,不要打斷大人說話,不說髒話,不要隨意評論別人,不要以自我為中心這幾個方面去教育培養孩子的禮儀,孩子以後的情商會更高,與人相處會更融洽,與社會契合度會更高的。

(文章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不要再這樣教孩子了,真的特別沒教養!

「孩子的教養,父母的修養」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一個孩子什麼樣,他的父母也就什麼樣。我們從來都不會讚美那些沒有教養的孩子,也從來不會厭惡那些有禮貌的孩子。

被罵沒教養?那是你養出的「熊孩子」!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是懂事的。也就是說,不論在家還是出門,孩子都能與他人友好相處,不會給他人製造困擾。可是當你的孩子被別人責怪是「熊孩子」、「沒教養」時,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怎麼及時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