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這些禮儀沒學好,以後再學就難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章來源於「陪孩子玩兒」公眾號

我想,爸爸媽媽們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眾人面前表現得很有禮貌和教養,成為有淑女氣質的公主或者有紳士風度的王子吧!這就需要大家對孩子進行持久的家庭教育。

要知道,教孩子學習禮儀,越早越好。

尤其是3-6歲,這是孩子學習禮儀的最好時期。

1、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父母要教給孩子對長輩、友人或初識者稱呼您;對教師、社會工作人員稱呼老師師傅阿姨叔叔等;對他人提出要求時要說「請」;與人打招呼時要說「您好」;與人分手時要說「再見」;給人添麻煩時說「對不起,打擾一下」;得到幫助時說「謝謝」。

要使孩子正確使用這些禮貌用語,一方面,父母必須在接人待物過程中正確使用禮貌用語,讓孩子有一本活的學習教材;另一方面,父母要創造機會讓孩子隨時隨地練習,逐漸形成自覺使用禮貌用語,讓這些禮節形成終生的習慣。

2、公共場合注意文明

打噴嚏或咳嗽時捂住嘴。

不隨便評論、取笑他人,在室內和室外的說話聲音要控制好——父母要告訴孩子在哪裡能夠大聲說話,哪裡不能大聲說話。

3、在動別人東西前詢問

要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並非以自己為中心,教他們分辨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

在他們拿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前應該詢問所有者,進他人房間之前先敲門,他人包括父母。

4、真誠地與他人溝通

真誠是對待他人很有教養的事情。

真誠地道歉,真誠地問話,真誠地回應他人,會讓你的孩子更加受人歡迎。

表達真誠的小技巧:看著別人的眼睛。

5、請孩子說「打斷您一下!」

大多時候你會發現,大人們每每講話就會被孩子打斷,爸爸媽媽們經常選擇忽略這些問題。

事實上,要想孩子有教養,他們需要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打斷別人,什麼時候不可以打斷別人,並且應該學會禮貌地說「打斷您一下」,而不是一直接連不停地打斷說「媽媽,媽媽,媽媽」。

6、安靜等待

當環境需要保持安靜時,一定要告知孩子安靜,比如看電影、閱覽室、等待他人談話時等。

孩子們需要學會如何在無人搭理的情況下儘量少做動作。

耐心絕對是一種美德。

7、餐桌禮儀

吃飯時要能夠在餐桌邊安靜坐15到20分鐘。

吃東西時要用自己的餐具,除非吃可以用手吃的東西時才能用手。

不要隨便評論食物不好,如果不想吃哪一樣食物,只需要說:「謝謝,不用了。

」閉著嘴巴嚼食物,嘴巴里有食物時不要開口說話,注意說話時的口水不要噴在菜上。

8、幫助他人,助人為樂

教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當看到別人雙手拿著東西能夠主動幫他人開門。

詢問他們的老師或父母是否有雜務需要幫助。

看到他人的困難主動提出幫助會讓你的孩子獲得好人緣。

9、禮儀待客

家裡有客人時,千萬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來瘋。

父母要引導和鼓勵孩子親切、主動地和客人打招呼。

客人進屋後,可以讓孩子做些簡單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給客人倒茶水等。

在大人談話時,要讓孩子學會安靜地做自己的事,對客人要尊重。

10、去他人家做客要尊重主人

父母可以指導著孩子如何回訪親戚朋友,從按門鈴到進門。

進門後,父母要引導孩子在問好之後主動把脫下的鞋子排整齊。

當孩子受到招待時記著讓孩子說聲謝謝。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環境中更是如此,告訴孩子隨便亂動別人的東西是不禮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書,一定要經過主人的同意。

在自己玩時不要打擾大人談話,玩過之後,讓孩子把東西放好。

在孩子學習禮儀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當發現孩子有問題時要求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反覆糾正,直到學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帶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聰明的爸媽這麼教!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麼是教養呢?教養就是不光考慮自己也考慮別人,就是對尊重和邊界深刻理解之後的一種分寸感。有了這種分寸感,大家都會感覺很合理很舒服;沒有這種分寸感,就會給別人帶來不便和煩惱。因為很...

家有男孩,家長該用什麼方法管教?

我們都知道,在孩子的教養問題上,不同性別的寶寶,教養方式是不同的,其中,男孩的教養是需要父母們注意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男孩的管教法吧。

這幾點都做不到,怎麼去教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啟蒙源於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國素有「三歲看老」的說法,因此從小開始培養孩子有禮貌的好習慣是很有必要的。童年亦是一生中學習禮儀的最佳時間段。孩子在三歲前需要進行哪些禮儀...

孩子愛插話,家長怎麼辦?

光明網02-25 02:21顯示圖片很多家長對這樣的情形並不陌生:大人們在談論的時候,孩子總在一邊插話,讓家長覺得十分尷尬,又生氣,但是若訓斥孩子又擔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