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這幾種表現,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寶媽別不當回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的安全感這個是一個非常模糊的話題。

大家都知道安全感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人卻又不知道什麼樣子才是真正的叫做有安全感呢?

很多家長認為給孩子吃好了,給孩子穿漂亮衣服,給孩子一些零用錢等等,這些都是給孩子的安全感。

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很多父母都會因為自己小時候沒有吃的很好,沒有穿的很好,沒有很多好玩的玩具或者是零花錢。

等自己有了孩子之後,就拚命的給孩子這些。

她們認為這樣子是對寶寶好的最好的方式。

這樣子孩子會有很多安全感。

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安全感不能用物質來代替他們需要父母的關愛。

那麼如果有以下幾種方式呢,說明孩子可能會缺乏安全感,家長需要多注意喲。

第一,孩子喜歡粘著父母。

很多孩子特別喜歡粘著養育自己的人。

一般這個養育自己的人就是父母。

如果孩子是有老人帶大的,那麼孩子可能會喜歡粘著家裡的老人。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孩子跟自己的養育人親近的一種表達方式。

可是大家卻沒有注意到這也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因為粘人的寶寶通常來說會比一般的孩子要缺乏安全感。

記得出去玩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子的父母。

他們家的小孩特別喜歡黏在他們身邊,或者是一直要他們抱在懷裡。

他們會笑笑說自己家的孩子特別會粘人。

雖然是有一些不滿,但是語氣里卻充滿了驕傲。

覺得寶寶粘自己,說明自己好,自己討人喜歡,寶寶最喜歡自己。

殊不知這其實是寶寶內心裏面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

如果家裡面有一個非常喜歡粘著人的寶寶,大家一定要注意喲!

第二,寶寶不喜歡社交。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很多寶寶出去玩的時候遇到跟自己年紀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般會玩的很嗨,一下子就融入了孩子群裡面去啦,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即使對方是自己不認識的小朋友。

他們也會很快就能玩到一起去。

可是有的小朋友卻不喜歡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

他們喜歡自己在一邊玩自己的。

即使是有小朋友主動來找他們玩,他們也不會去和其他人一起玩。

家長們可能把這種現象解釋為內向,不喜歡社交等等。

可是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會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的一種體現。

內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太容易跟陌生人融合到一起。

它們喜歡在熟悉的地方玩熟悉的玩具,跟熟悉的人一起。

如果把他們帶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面,裡面有陌生的小朋友,即使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嗨,他也不能融入進去。

這是因為他們內心裏面沒有安全感,他們害怕受到傷害,他們抗拒陌生的事物,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

即使再內向的小朋友,她們也會喜歡跟跟自己差不多大年紀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所以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話,那麼家長要注意,這可能是內心裏面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喲。

第三,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該怎麼辦呢?

如果孩子已經有了一些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的話,那麼家長就要注意啦。

首先家長要先反省一下自己平時的言行,是否是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那些粘人的孩子,家長平時是否有言語上的恐嚇或者是威脅。

孩子小時候都很調皮,但是很多家長都會這樣子恐嚇或者是威脅孩子。

比如說,如果孩子調皮,家長會這麼說:如果你再調皮的話,媽媽就不要你啦。

如果你再調皮的話,媽媽就不愛你啦。

等等這樣子的話。

長時間說這樣子的話。

會使寶寶內心裏面特別缺乏安全感,害怕媽媽不愛自己,害怕媽媽不要自己 害怕媽媽會消失。

所以他們會粘著媽媽。

不讓媽媽離開自己的視線。

如果媽媽不見了,他們內心裏面就會極度的害怕,會失去自己的媽媽。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麼家長注意平時要改正自己的語言。

要告訴孩子,不管發生什麼事情,爸爸媽媽都不會不要他,都不會不愛他。

如果孩子調皮,家長管教的時候呢,請不要用威脅或者是恐嚇的語言來管教孩子,這樣不僅沒有效果,還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孩子的安全感很重要。

這將會伴隨他的一生成長,所以請父母們多加注意和保護孩子的安全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