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要給孩子「立」規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幼兒教育網指出,家長立規矩,要把道理講清楚,而不應該是簡單粗暴地命令孩子。

當幼兒園老師的這麼多年,很多家長會問我一個問題:孩子沒有規矩、不聽話、特別是叛逆期的時候根本都不聽使喚、為什麼孩子會沒有規矩呢?

首先就要問家長們一個問題,在孩子小的時候你給孩子「立」規矩了嗎?你有給孩子要求嗎?

我跟家長說:孩子的習慣都是從小培養的,你要從小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因為都知道一個好習慣會陪伴孩子的一生,如果孩子沒有一個良好的習慣,你會發現孩子在慢慢長大一點之後出現的問題都會很讓人頭疼!

SO,問題來了,在家庭里怎麼樣給孩子「立規矩」

1、保持冷靜

你必須保持冷靜,首先爸爸媽媽要知道,建立一個規則或懲罰措施的目的是渴望促進孩子的良好的行為。

如果你設定了一個規則,而他違反了這項規則,你需要保持冷靜地去解決,憤怒很可能使你不能正確地解釋規則或執行懲罰。

2、提出明確的要求

建立一個明確的規則,一定要符合規則的時間框架和條件。

孩子的社會認知是有限的,經常不明白為什麼要限制他的行為。

除此之外,他們也很難把握為什麼同一件事情在不同情境下要求不同。

所以,你需要簡單明確的告訴孩子你的要求或者規則。

例如,你要告訴3歲的小男孩,「你絕對不允許去碰廚房裡的刀具,如果你這樣做了,我就會懲罰你。

3、允許提問

允許你的孩子對規則提出疑問。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你可以嘗試和孩子討論之後再制定相應的規則,這樣就更不會看到孩子打破規則的不良行為。

需要爸爸媽媽注意的是,在規則被打破之前,這種討論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這種討論不應該發生在規則打破之後。

打破了規則之後,孩子想要逃避懲罰是很正常的,但是爸爸媽媽不要允許孩子們發牢騷或乞求擺脫他們行為的後果。

4、簡單解釋

可以和孩子簡單解釋制定這項規則的原因,繼續引用廚房刀具的例子,你可以說「明明,這項是為了保證你的安全。

因為刀是很鋒利的,如果不正確使用會有很大的危險,傷害到自己是很疼的。

需要提醒爸爸媽媽的是,避免說一些傷害情感的話,例如「這個規則就是因為你太不成熟,太不聽話,所以才制定的。

5、事前提醒和事後教育

如果發現孩子的行為快要打破某一項規則,提醒你的孩子如果他打破規則就要接受懲罰了。

例如,發現孩子在廚房玩,你可以說「記住,你是不允許碰刀的,否則你會很快受到懲罰」。

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來保持你的權威,而且可以阻止孩子的行為不斷升級。

如果孩子打破了規則,在懲罰之後,試著和孩子討論他的想法,並且讓孩子理解自己行為的錯誤性。

希望家長們在看見了這篇文章之後,都能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如果覺得這篇幫助到您,希望您能分享給更多的家長,讓更多不懂得育兒的家長看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