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但是立規矩是我們的職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無規矩不成方圓,不給孩子訂規矩,受害的不僅是父母,更殃及孩子本身。

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給孩子最好的東西。

所以,一味地縱容,覺得「只要他喜歡就好」、「孩子高興才是最重要的」、「這些規矩長大了孩子自然就懂」……

俗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

從小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

比如整理房間這件事,整理房間是讓很多母親頭痛的事。

看著滿地的玩具,真想發誓以後再也不買了,但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每天催著孩子整理,大家都是精疲力盡,孩子們也是怨言不斷。

但是就有這麼一位聰明的母親,她僅僅做了這樣一件事便讓孩子們乖乖整理自己的房屋。

她是這樣說的:我覺得必須要用立規矩來解決這個問題,不能讓孩子老是依靠父母和保姆來獲得舒適的生活環境。

於是我便問孩子們喜不喜歡常年生活在一個亂糟糟的房間內?他們異口同聲「不喜歡」。

其實他們已習慣了乾淨整齊的環境,只不過不是他們付出勞動的結果而已。

我告訴他們,這個家是我們每個人的,大家都要來愛護,我最初提出每晚臨睡前請他們將東西整理好,但孩子們馬上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們覺得每天要整理太累了,而且覺得很浪費時間。

想想他們畢竟還只是5、6歲的孩子,每天整理可能太過於苛刻了。

於是大家各抒己見後,最後達成共識:

每天晚上,孩子們分別將他們的東西拿回各自的房間,這樣可以不影響白天客廳的雅觀與我們會客的需要。

而他們的房間只要在每個星期天晚上整理好就行。

也就是說在一個星期中,他們在自己房間有任意擺布的自由,但每個星期天晚上他們必須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好。

為了鼓勵他們,我也採取了一個小小的鼓勵措施,在開始的第一年裡,如果房間按時整理好了,兒子可以得到5毛,女兒因為周末還要自己鋪床,所以可以得到1元。

但是如果房間沒有按時整理好,或者忘了,就得動用他們的「小金庫」,支付給我們罰款。

現在他們已養成了習慣,我也不再需要為滿地的玩具而煩惱生氣。

於是我們也就有了每個星期天晚上的查房儀式。

有時他們會參照電視中「房屋裝修」節目的樣子,讓我閉上眼睛,然後牽著我的手引入他們的房間,去欣賞他們的勞動成果!每每此時,我總會在他們的臉上看到自豪的笑容!

可能因為規矩是大家共同討論制定的,他們整理房間時也少了往常的怨言,有的時候更是高高興興地,姐弟倆象玩遊戲一般,有時也會看到他們倆互相幫助。

這位母親用她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規矩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極大的意義。

但是對於立規矩這件事,有的父母認為,孩子要面臨的壓力已經很大了,趁著現在還小,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放縱孩子一下也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

也有的父母則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現在不從生活細節上管教孩子,以後怎麼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

這兩種觀點聽起來都有些道理,但問題就出在這些父母處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綜合考量,而是在「愛孩子」與「立規矩」之間做起了單選題。

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必然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過度愛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後者則讓孩子謹小慎微、循規蹈矩。

家長們有必要認識到: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

在《家庭教育》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規矩,不活潑叫做呆板。

聽起來很拗口,但理解起來卻不難:「比如牧牛場,周圍用鐵柵欄起來,牛在柵里吃草喝水,東奔西跑,這叫做活潑,放牛人不好干涉它;如果跳出柵外,就是放肆,就不得不干涉。

不出柵,這就是規矩;如果在柵里,卻不准它吃草喝水,或是東奔西跑,如此就是呆板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給孩子的愛,造成了孩子的自私與懶惰,讓孩子缺乏最基本的能力與教養,那這種愛就是貽害無窮的。

相反,如果我們給孩子立的規矩,造成了家的淡漠和冰冷,讓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壓抑和扼殺,那麼這種規矩就是毫無意義的。

畢竟家的本質是內心的歸宿,需要的是真誠的關懷和親近,需要的是人情味兒和同理心。

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給孩子立規矩,讓他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是我們的責任。

規矩與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養育家教正能量語錄40

​家長朋友們:家長都希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所以,一味地縱容,覺得「只要他喜歡就好」、「孩子高興才是最重要的」、「這些規矩長大了孩子自然就懂」…… 俗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如...

沒有原則的家長,教不出有規矩的孩子

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所以,一味地縱容,覺得「只要他喜歡就好」、「孩子高興才是最重要的」、「這些規矩長大了孩子自然就懂」……俗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如果沒有爸...